论述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与城乡规划

2018-05-14 14:58张钊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改革途径城乡规划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的城镇建设发展,我国对集体建设用地制度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对分布不均、碎片化严重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下面我们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内容和障碍进行分析,探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希望可以给相关部门一些帮助。

【关键词】城乡规划;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内容;改革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各行各业的不断努力,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经济大国之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由于交通、自然环境等等原因,我国的城乡之间还有这较大的差距,可以从收入、社会福利、财产及生活水平这四大方面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差距,导致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上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经过领导人等不断的研究分析,解决目前的“三农问题”才是关键性问题,从而对集体建设用地制度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保证城乡在发展步伐上的一体化。

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内容和障碍

1.1改革内容

2008年,我国颁布实施《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现行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其目标是规范统一城乡建设用地使用权,支撑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该《决定》指出: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公开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来,首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权属情况下,经过政府批准,农村有权利直接出农用地用于工商业建设,打破了过去“先征为国有,再进行建设”政策限制;其次,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经营。通过公开、规范的市场交易,农村建设用地可以承包流转经营,与城市建立用地市场化经营对接,构建一个规范统一的农村建设用地市场。

1.2改革障碍

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是我国的基础问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并且如果不将这些问题正确面对并且解决的话,那么势必会影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下面我们分析下在改革制度中的难点,希望有关部门可以正确认识,突破这些难点。

1.2.1流转机制的问题

在很多的农村都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很多的农户自己不种地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其他的农户进行种植,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后来,为了解决农村中家庭承包经营规模小,在收益上较低,并且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要求之间产生的矛盾,政府开始倡导土地流转机制。但是这样的机制只会增加农民用地从家庭经营规模转化成集约化经营模式之间的障碍。在很多路边的沿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量的土地被荒废,这样现象所发生的原因基本都是上述所说的障碍造成的。并且在有关的法律规定上面也呈现出家庭承包的土地使用权具有不可侵犯性,使用权唯一性,是很多的农户宁可将土地进行荒废也不愿意流转。因此,对于流转机制的问题,就给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上带来了一定的难题及障碍。

1.2.2产权理论的问题

在我国的一些相关的法律条例及规定上,对农村土地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进行了一定的约束,使用土地产权具有唯一性,不能进行转移,只能使用土地产权进行流转,并且这样的流转是要付出一定的经济,同时具有时间限制的,也就是说到了一定时间还要将土地进行归还。但是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常是不需要付出经济,并且可以归农民无限期的使用,在这期间只要农民缴纳一定的手续费就可以进行土地的使用。

2、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城乡规划

2.1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

城乡规划过程中,要根据土地规划管理和權益的具体情况,对集体建设用地进行详细的划分,改善以前城乡规划集体建设用地的理论,加强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控制力,并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条例,将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充分结合,提高城乡规划工作的效率。

2.2做好土地发展权转移和权益保障工作

上述我们也分析到,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在农村中出现一定的问题,想要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的情况,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土地发展权转移制度,使城乡规划按照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进行规划,保障集体建设用地的权益,从而达到城乡规划建设的目的。其次,在对集体建设用地的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和集体建设用地的具体情况,对农村的住宅进行使用时,也要保障农村的权益,对住宅所有人进行一定的补偿或者置换城区的住宅,满足农民的需求,使集体建设用地可以更快的进行转移。

2.3社会多元参与乡村规划发展

其实想要将城乡规划发展的更好,一定要结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具体情况,并分析目前乡村发展的各种方式及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首先,在生活等方面,城乡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根据这个情况,可以对农民的生活及居住环境进行一定的改善;其次,在交通方面农村也有着不小的问题,可以通过修路等方式,缓解农村农民的出行困难,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从各方面来说,在乡村规划发展时,要与社会多元性进行结合,注重农民的生产产物,并根据相关的改革政策及政府的大力扶持,促进城乡化发展。

结论:

根据以上我们的分析和探讨,在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改革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相关部门不要对问题避而不见,找到问题的源头并选择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将问题进行解决,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改革。另外,在对城乡进行规划时,一定要彻底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将农民从现有的生活生产中进行解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黑龙江:扎实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J].中国粮食经济,2017(02).

[2]丁声俊.玉米产销巨变与收储制度改革[J].黑龙江粮食,2016(10).

作者简介:

张钊,中铁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改革途径城乡规划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
城乡规划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实践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工科院校数理基础课程改革构想
浅谈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关于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改革的思考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物理教学改革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途径探索分析
趣味性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探究
论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