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风险护理管理的应用及临床价值分析

2018-05-14 15:20陈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护理质量

陈敏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风险护理管理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该院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实施风险护理管理,选择11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前,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1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82%)显著低于对照组(8.18%)(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落实风险护理管理可进一步获得患者的认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并提高护理质量水平,降低护理风险情况的发生,管理质量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风险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1(a)-001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risk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operating room. Methods 110 cases of operative patients 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adopted the risk nursing management, while 110 cases of operative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did not adopt the risk nursing management,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occurrence of nursing risk and nursing quality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risk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82% vs 8.18%)(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operating room can further obtain the recognition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level,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risks and the management quality is higher, and it is worth promotion.

[Key words]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operating room; Risk nursing management; Nursing quality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主要场所,在接收的患者中很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安全、安静、设施齐全、无菌环境等要求的手术室[1]。随着医疗改革的持续推进,人们对医疗知识了解程度越来越深,对医疗环境、医疗水平、护理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进一步加强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但由于患者特征差异较大,病情类型较多,给手术室护理和管理增加了较大的难度,也导致手术室护理风险明显增加,因此为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需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该次研究2016年2月—2017年2月选择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未实施风险管理的110例患者对比分析,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风险护理管理的应用及临床价值,具体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该院手术室护理管理落实风险护理管理后,收治的11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前,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8~75歲之间,平均年龄为(42.93±4.85)岁,男患者56例,女患者5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9~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73±4.26)岁,男患者59例,女患者51例。两组患者均由同一批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包含主管护师5名,护师10名,护士5名。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管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期间仍实施传统手术室护理管理方式,关注手术中出现的事故和护理差错,及时进行处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对照组传统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并落实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如下:①构建风险护理管理小组,依据风险护理管理要求构建管理小组,包含护士长、责任护理组长、护理人员等,并制定风险管理规则,落实管理及护理责任制度,明确各个护理人员的责任;管理小组需定期组织风险护理管理交流会议,针对上周或上个月出现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处理对策,同时将发生风险事件的原因通报,确保护理人员加以了解;针对手术室护理优势和差错进行总结,找到护理的薄弱环节加以防范。②加强风险管理培训,手术室护理人员及管理人员需定时接受风险培训,针对资历较浅的护理人员还需注重护理基础技能培训,确保其能够尽快掌握护理操作,熟悉手术室护理业务,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水平;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护理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总结和防范,加强对其的风险意识培养,确保其以高标准、高水平护理质量完成护理,严格执行手术制度[3]。③构建风险管理氛围,为尽快落实风险护理管理,医院及各科室需加强风险护理管理氛围的构建,增强医生、护理人员等风险意识,确保护理人员也能够认识到护理工作在手术室中体的重要性,提高其责任心,做好风险防范;医院可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和安全文化的学习,掌握预防风险事件的方法,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④做好风险护理记录,手术室需建立风险护理评估表,针对手术室存在的护理缺陷、护理差错等情况及时上报,并提出合理的处理对策,同时护士长及责任护理组长需针对结合上报护理问题进行评估,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落实风险管理制度,确保进一步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⑤风险问题预防,针对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前的手术室护理问题,总结护理经验,找出相应的护理隐患,并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尽快消除风险隐患;针对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后每周出现的安全事故等进行分析,需及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防范措施,避免该风险问题的再次发生。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记录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采用该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从护理操作、业务水平、健康教育和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各项目评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护理质量采用手术室护理质量考核量表进行评价,包含护理记录、基础护理、物品管理、安全管理和无菌管理等,各项目评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护理风险事件包含切口感染、压疮、导管脱落等。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记录和计算的数据均输入到SPSS 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数(%)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

分析表1可知,观察组护理操作、业务水平、健康教育和服务态度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水平比较分析

分析表2可知,观察组护理记录、基础护理、物品管理、安全管理和无菌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

2.3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分析

分析表3可知,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压疮、导管脱落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82%)显著低于对照组(8.18%)(P<0.05)。

3 讨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开展救治工作的重要场所,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仅需要重视对患者的救治护理,还需注重手术室环境护理、器械准备、术前准备等,涉及内容较多,且任何一个环节存在差错,均可能给手术顺利开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4]。风险护理管理应用在手术护理管理中,对手术室环境、设备、卫生学等因素进行风险管理,可有效避免和减少医疗过程中患者、工作人员及探视人员受到伤害,确保获得满意的疗效和医疗安全[5]。开展风险护理管理时,首先应重视术前风险管理,即将任何护理风险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前,确保手术安全,保证手术效果,为此则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基础操作技能培训及风险意识培养,确保增强其护理水平和风险识别能力,及时进行护理操作的防范[6-7]。其次需针对已经发生过或预计将发生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处理对策,尤其是针对预判护理风险加强预防。为确保风险护理管理的落实,需完善和落实风险管理制度,如手术部位查对、输液查对、输血查对等,确保护理记录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严格执行手术室消毒隔离质量标准等[8]。护士长需加强对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将手术作为管理重点,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并做好对护理人员监督,确保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强对手术室消毒和手术器械的管理,确保减少客观因素的不利影响;手术过程中,为确保患者密切配合,减少患者主观因素造成的护理差错,需加强与其的沟通交流和健康教育,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获得满意的疗效和护理[9]。此外通过定期组织健康教育和风险教育,针对风险问题进行总结,提高工作人员整体工作水平,可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10]。该次研究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风险护理管理的应用及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表明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可进一步让患者安心,获得其高度认可,愿意信任医务人员,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减少患者因素造成的护理差错。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82%显著低于对照组8.18%(P<0.05);表明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可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和手术安全。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风险护理管理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措施,且利于获得患者的高度认可,拉近护患关系,值得推廣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春艳.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0):269-270.

[2] 程宝芳.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9):1205-1207.

[3] 钱莉.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11(19):3678-3679.

[4] 田美娟.绩效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8):11669.

[5] 孙丽娟,金花.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2):193-194.

[6] 李霞,宁巧丽.观察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0):123-125.

[7] 张少玲.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28):161-163.

[8] 徐东霞,祖丽皮亚·斯迪克.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252-253.

[9] 王敏,刘建红.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8):1010-1011.

[10] 王雅静.绩效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1):254-255.

(收稿日期:2017-10-08)

猜你喜欢
护理质量
造口人照护模式的应用研究
用iPad实施床边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影响
腔镜资源整合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