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2018-05-14 15:20王德容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内分泌科护理安全持续质量改进

王德容

[摘要] 目的 讨论持续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12月共计100例内分泌治疗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内分泌科的护理质量。组织该院医护人员建立内分泌科护理技术小组,并且依据近期医院的持续质量目标,明确各个分工,制定、改进各项内分泌科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可成立分级管理,进一步提升该院的内分泌科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护理成绩考核等相关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在内分泌科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提升了内分泌科护理的质量及其安全性。

[关键词] 内分泌科;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1(a)-0029-02

内分泌科是医院中的专业科室,其主要的治疗对象是患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内分泌疾病主要有糖尿病、肥胖症、痛风、骨质疏松、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多为慢性疾病,久治不愈,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沉重的打击,患者若患有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更加加重患者的生活、心理壓力[1]。优质护理对于内分泌疾病的有效康复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护理安全水平决定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安全性能避免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内分泌科在治疗过程中会使用多种药物,患者极易引发相关并发症,且部分患者没有认真接受治疗、配合医生,所以护理安全事件层出不穷[2]。该文于2016年1—12月选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持续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00例内分泌科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都是50例,对照组共有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在19~67岁,平均年龄(37.5±2.4)岁。观察组共有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在20~65岁,平均年龄(35.7±4.3)岁,选择该院20名内分泌科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1~44岁,平均年龄为(30.2±2.3)岁,主管护师共4名,护士共8名,护师共8名;学历水平:本科及以上有9名,大专有6名,中专有5名。其中观察组2名主管护师,4名护士,4名护师,年龄为21-43岁,平均年龄30.3±1.8,本科及以上共计5名,大专3名,中专2名。对照组2名主管护师,4名护士,4名护师,年龄为21~44岁,平均年龄(31.2±2.4)岁,本科及以上共计4名,大专3名,中专3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护理人员在学历、年龄、护理时间长短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使用普通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经持续护理质量管理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依据该院的管理要求和持续质量改进的具体要求,明确内分泌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护理目标,包括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患者需求等等。

(2)建立内分泌科护理技术小组,选护士长为小组组长,护理技术水平较高且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师担任副组长,另外选择3名护理骨干作为组员,主要负责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以及护理的质量。对于组内护理人员的选择,应该根据其各自的擅长方向和护理水平进行平均分配。保证每组具有相同的护理能力。

(3)内分泌科护理小组要确定工作目标及工作计划,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技术水平,做好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分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发生类型等指标。做好工作培训,每周完成考核,定期进行工作评审,进而改善内分泌科科室的护理质量[2]。

(4)组长要定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操作失误并且做好总结,只有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保证改进项目的完整实施,改进工作中的项目有以下几点:①护理人员的礼仪,包括护理过程中的礼貌性用语,查岗、候岗等工作要统一。②对操作程序进行核对,医嘱的核对,注射之前对病例资料的确认等进行规范性操作,从而确保医疗安全。③确定操作前的安全,例如护士对于病例的过敏史等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认真,确保技术的安全性。④患者要对自己的病情具有知情权,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相关内容。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传输,在护理过程中,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⑤对科室的护士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根据常见的内分泌科疾病的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培训,使护士能够以先进的操作技术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加强理论知识的更新学习,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

(5)对科室实行分级管理,水平高低不同的护士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例如水平较高的护士照顾病情严重的患者,水平一般的护士照顾病情稳定的患者,护士长对水平高的护士进行指导,共同解决技术问题,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的健康指导及治疗护理,护士负责仪器的维护和患者的基础护理等基础工作。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3]。

1.3 统计方法

应用 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分析采用LSD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护士的护理成绩考核等相关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猜你喜欢
内分泌科护理安全持续质量改进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在管理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
内分泌专科与非专科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管理对比分析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感染护理中的运用观察
胃管误插入气管不典型症状1例教训
内分泌科护理中优质服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