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院校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 15:20王庆文赵国志宋秀艳陈宪峰纪萍孙贞明李彦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理论实践

王庆文 赵国志 宋秀艳 陈宪峰 纪萍 孙贞明 李彦莉

[摘要] 实验课在解剖学教学中意义极其重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断地探索,渴求能让学生们对解剖学产生兴趣,在实验课上听得懂、看得透、找得准方法,于是我们想到了微课。“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核心,记录以围绕重点知识,疑难问题,以及实验操作的全过程,而制成的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资源。它的应用解决了我们解剖学实验课中,人员少,内容多,分组讲解时间不够用,不能及时总结反馈的問题。

[关键词] 微课;人体解剖学;教师;学生;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 R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1(a)-0109-02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of experimental lectures in the anatomy teaching is significant, therefore, we need to constantly explore the lectures to mak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the anatomy, and promote them to have a good command of micro-lectures and find out the accurate methods, the micro-lecture takes the teaching video as core, recording the teaching video resources surrounding the key knowledge, difficult problems and whole course of experimental ope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solves the problems of few staff, more contents, short grouping explanation time and failing to summarize the feedback problems in time.

[Key words] Micro-lectures; Human anatomy; Teacher; Student; Theory; Practice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与改革,科技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作为工作在中等职业卫生院校教学一线的我们,也一直在对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进行着探索与研究。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领域内一门重要的形态学学科,它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医学临床课程,奠定了不可或缺的正常人体形态学基础。但要学好人体解剖学,除了要在课堂上认真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上好解剖实验课,因为它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是毋容置疑的。解剖学实验课不但能直接检验学生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真正的学以至用;又能起到通过实验来印证理论知识,并提高动手认知的作用,从而把理论知识与紧密的实验教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理论实践不脱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提高教学质量,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微课”,成为了现代解剖实验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这也是该研究在2015年成功立项,正在进行的课题—《微课在中职院校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 “微课”在解剖学实验应用的目的

建立一套适合中职人体解剖学各系统实验课的“微课”资源库。

过去在平时的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由于理论课和实验课的配比是按比例进行的,大多是每次实验课要实践的知识点比较多,而时间又比较紧。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人体解剖学学科的特殊性,实验对象大多为福尔马林(甲醛)浸泡的脏器标本和尸体标本,充满了难闻刺鼻的气味,致使教学环境变得十分恶劣,在整个的教学过程需要一直开排风排出气味,但排风系统的哄哄声经常扰乱教学环境和课堂秩序,这也成为了解剖学教学中难以改变的实际困难。在解剖学实验教学实施前,教师一般都会把每个班级基本分为4个实验小组,并以每个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别讲解人体器官的结构和位置,每个知识点的内容都要在这一节课讲4遍,基本上从上课讲到下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迷迷糊糊,老师既没有时间组织课堂,也没有时间进行指导印证结构位置及评测反馈,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从而导致学生们出现随意走动,相互聊天,懒散厌学等举动,扰乱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使解剖学理论与实践出现脱节现象,导致学生只知理论,不懂实践。而把“微课”引入实验课堂就能把以上问题轻松、充分的解决。在进行人体解剖学某一系统实验课时,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播放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同时让各实验小组的学生,对照微课视频在实物标本上,找到并印证某器官的结构及位置。通过“微课”的应用,能让全班4个实验小组同时进行学习,省去了教师分组讲解大约3/4的教学时间,老师在学生对照实物与视频学习的时候,有时间组织课堂纪律、指导器官的结构位置和下课前的评测反馈,既省时又省力,同时也可以实现现在比较流行的翻转课堂,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作用,教师在旁指导纠正的新教学模式,继而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分析思考、动手操作等能力。

“微课”还可以通过网络放至云端,学生可自由观看学习,课堂可以辅助教学,课后课辅助学生复习。

2 “微课”在解剖学实验应用的意义

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层次院校的教学中,基本上可以算各学校的标配,于是也成为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之一。但解剖学实验课在教与学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一直都是广大师生比较头痛的问题。传统的实验课讲授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中等职业卫生院校的学生学情。而“微课”应用就在于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们对解剖学知识点的学习,在课堂上像看电影一样边看、边学、边找,老师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指导学生,以达到他们能在实物标本上确认器官的结构位置,在课后观看“微课”也能对所学知识起到强化巩固,加深记忆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在解剖实验课教学过程中节省教学大量的讲授时间,不仅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也有时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到每1名学生,不漏掉每一个知识点,下课前进行考评,能提升学生的危机感,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3 “微课”在解剖学实验应用的价值

①该校是中等职业卫生院校,学生在就业后要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人体解剖学“微课”资源库的建立与应用,克服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水平较低,思维理解能力较差,自主学习不足、兴趣淡漠等缺点。

②通过“微课”课题研究,推动课题组教师对教育教学观念转型,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从而培养出一批素质高、观念新、操作能力强的骨干教师。

③通过“微课“在解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与创新,有效做到理论实践不脱节,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理论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为其他各类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4 “微课”的制作

“微课”是以小的教学视频为核心,记录以围绕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知识,疑难问题,以及实验操作的全过程,而制成的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资源。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需要,“微课”一般为时间短(2~5 min为宜),以实用性强为特点,可通过课堂多媒体系统播放视频,突出在教学过程中的讲授性,学科的特殊性。运用完整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创造出具体的、真实的、典型的教学情景,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突出他们自主学习,动手观察的课型特点。

课题在制作过程中的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①文字内容准备:科研团队全体成员共同研究分析,选取最合适的解剖学各章节实验内容,然后下发每个人完成实验内容的剧本文字任务,文字内容要简单扼要,不啰嗦。②实物标本准备:根据前期选定的实验内容,对录制微课的需要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进行选定,并准备好待用。该步骤在录制微课前先由课题组成员共同协商完成。

(2)微课录制:在实验文字内容和标本、模型等准备工作完毕后,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微课的录制。方法一是:1人手持摄像机录制,1人叙述旁白,1~2人配合旁白在實物标本上演示;方法二是用录屏软件对教学课件加旁白进行录制。录制的“微课”视频,要图像清晰,画面流畅,语速适中,点指结构及位置到位,时间不宜过长。

(3)后期制作:因录制过程中,所有的内容不能一气呵成,有些人体结构要从不同的角度确认,所以会有很多片段,这样要用一些软件进行剪辑,剪辑过程要精细,不重复,不疏漏,完成“微课”资源库。

5 课题“微课”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①课题研究过程中,因课题没有研究经费,而课题研究又不是一天两天完成的,租用和借用专业设备比较难,一些硬件资源都是课题组成员筹集,如摄像机、音频采集等硬件,都不是专业设备, 导致微课视频有所欠缺。

②课题研究过程中,因课题组成员大多是医学专业,而课题研究经常遇到一些图片和视频处理软件的应用较多,如图片处理的Photoshop和美图秀秀;视频编辑软件的爱剪辑、EDIUS7_LOADER;录屏软件的超级录屏工具等,课题组成员中几乎都不会用,经常利用业余休息时间上网学习教程或找专业老师学习,然后再统一大家分享学习,大家从不懂到熟悉的过程中,提高了对各种软件的学习应用能力。

③在使用录屏软件的过程中,录制的视频都有较大电流声,导致声音效果不理想。解决的方法是先录取“微课”旁白的音频,再根据旁白在电脑上录制与之同步的视频文件,但这个视频要把有电流吱吱声的音频需消除掉,然后再通过软件把旁白和消除声音的视频合到一起,做到影音同步,从而解决了问题。

通过“微课”在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应用,真实解决了我们的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教学中省时省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珈东,吴国运,梁成青.人体解剖学视频片段素材库的建立和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1(10):61-62.

[2] 柯荔宁,张海,黄文华.基于网络资源的现代解剖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2):136-138.

[3] 辛明星,刘建卫,赵伟,等.探讨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合与实践[J].解剖科学进展,2015,1(9):67-68.

[4] 黄银宝,高秋珍.微课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2):163-164.

(收稿日期:2017-10-14)

猜你喜欢
人体解剖学理论实践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探讨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人体的吸收功能》说课设计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