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儿童童话习作的四种策略

2018-05-14 10:31李万青
阅读(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皮皮超人菊花

李万青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它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又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因此一直深受儿童的喜爱,也是儿童在写作时十分热衷于尝试的一种体裁。

如何系统地指导儿童写好童话呢?首先应当帮助儿童明确写作的主题,发掘写作素材。笔者所在的学校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菊花节”,于是我试着让孩子们以菊花为题材进行童话创作。我认为对于儿童的童话写作,教师可以从常人体、拟人体、超人体、知识体这几个方面引导孩子,以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激起孩子们的情思。

一、从“我”出发,本色出演

常人体的童话的主人公就是一个普通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校园里,或是班里的某一个同学。不过,童话中人物的行为有明显的夸张和想象的成份。我们读过的 《皇帝的新衣》,就是类似这样的童话故事。这里的皇帝虽然是现实生活中有的形象,但是,他的行为是十分特别的,在现实生活中又不会存在。再例如《白雪公主》这个童话中,不管是恶毒的王后也好,美丽的公主也好,或是七个善良的小矮人,虽然都是普通人,但在现实世界中,却又无法找到这样的人。

那么,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以这样的思考角度去创作自己或是某个普通人,与菊花之间发生的故事。

例如,有同学写自己早上迟到了,进入校园的时候,校园已经静悄悄地了。他不敢去教室,怕老师批评,怕同学嘲笑,于是就躲在校园两只大公鸡菊花造型的肚子里了。后来校园小导游在向客人介绍这两只大公鸡菊花造型地时候,让自己明白了珍惜时间的道理,又鼓足了勇气回到教室,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

这样的故事,既可以发生在普通人的身上,又有对现实的夸张与想象,而且又与校园里的菊花造型形成了联系,体现出了这个菊花造型的内在含义,把童话所要表达的教育意义,通过菊花造型表达了出来,让其具有了一定的文学意象,可谓一举数得。

二、从“花”出发,借花喻理

拟人化,是童话故事最常用的手法。这类童话的主人公多是人类以外的各种人格化的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例如猫、狗、鱼、虫、鸟、树、石、风……《小老虎吃巧克力》中,小老想吃巧克力,虎妈妈哄他吃肉、小猴上树去摘梨等,在动物世界和人类世界中都能找到影子,但又不尽相同。

这样的童话取材很广泛,俯拾皆是,所以,这满院千姿百态的菊花一定可以生长出无数的童话故事来。

例如,有同学创作出“一株小红菊”的故事。在中山小学的校园里原本就长着许多小雏菊。其中一株红色的雏菊更是惹人喜爱。可是,自从有了菊花展之后,各种名贵的菊花品种进入了校园。那“白牡丹”,纯白无暇,像美丽的仙子;那“玉翎管”,花瓣纤细绵长,像小姑娘长长的卷发;那“瑶台玉凤”,白色的花瓣围绕黄色的花心层层相绕,有一种雍容的美感,像瑶台仙子……他们身材高大、色彩艳丽,不仅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还占尽了阳光,夺走了雨露。于是,这株小红菊就号召所有的小雏菊行动起来,大家组合到了一起,组成了校园里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菊花造型。高大威猛的恐龙,憨态可拘的大黄鸭,高贵优雅的天鹅,健硕有力的奔牛……这株小红菊正是那头奔牛的眼睛。从此,这些菊花造型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样的一个童话,正是通过这株小雏菊的经历,告诉孩子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孩子们读过的很多童话,都是属于这一类的,所以,这既是孩子们喜欢写的,也是孩子们容易写好的。

三、从“心”出发,借花抒怀

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入都有一个拥有超人的梦想,开心时,希望有个超人带他飞得更高;失落时,希望有个超人帮他排解烦恼;特别是委屈时,更希望有个超人帮他伸张正义。这正是各类超人体童话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原因。超人体童话主要是描写超自然的人物和他们的活动,借助超越常人和自然力的神仙、妖魔或宝物来展开不可思议的情节。

例如《彼得·潘》中的彼得就是一个会飞的小男孩,《长袜子皮皮》中的皮皮穿得怪异,但是力大无比,这些都是普通人的形象拥有了超人的力量。

再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能满足人类的种种奢望的有魔力的金鱼。《海的女儿》中,长着人身鱼尾并有300年寿命的美人鱼,这些都是非人类的形象,拥有了超人的力量。

再如,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中会与主人公王葆对话的宝葫芦,《打火匣》中的打火匣,《七色花》中的七色花等,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事物拥有了超人的力量,成了宝物形象。

从这些童话类型的分析来看,每一株菊花都可以“长”出一篇童话来。

例如,有同学创作了这样的童话故事:菊花展期间,中山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创作了很多菊花插花作品。这些菊花用精美的花瓶装饰着,就展出在“博爱书院”的门口,每天都吸引人无数同学走近她、欣赏她们。可是,近几天老是出现损坏的情况,不是有一朵花苞受伤了,就是有一个花枝折了。于是,每到夜晚,藏在这些菊花造型里的菊花精灵们就聚在一起,决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后来,这些小精灵不仅查出了破坏菊花的皮皮,还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教育了皮皮,让他成了一个专门守护菊花的小卫士。

读了这些童话之后,還有哪一个孩子不爱护这里的每一株菊花呢?文学的力量在这里显露无遗。

四、从“知”出发,深入浅出

这一种是知识体的童话。所谓的知识体童话,就是用童话的语言、童话的方式,来讲述一个科学知识。这类童话能够将科学的知识巧妙地融合到有趣的故事中,让小读者在兴趣盎然的阅读中增加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启迪智慧。

著名科普作家郑文光曾经说过:一个童年时期就受到优美的知识童话熏陶的人,他会锻炼出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头脑,一种力图窥探物质世界奥秘的意志;他会逐渐学会观察他周围的丰富世界;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爱学习、爱思索、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人。

例如,我们熟悉的《小蝌蚪找妈妈》就是经典的知识体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巴游来游去。他们看到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想到了自己的妈妈。于是在鲤鱼、乌龟等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蹲在大荷叶上的青蛙妈妈。这时候,他们的尾巴已经不见了,长成了一个个小青蛙。于是,他们就每天跟妈妈去捉害虫。

作者就是用这样一个童趣十足的小故事,给我们展示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到事情要懂得主动探索的道理。

学校每年举行的菊花展上,很多菊花都是同学们自己种植的。种植菊花的过程中,如何浇水,如何施肥,光照怎么控制,上盆定植有什么讲究,何时摘心、如何除芽,怎样设支柱,如何控制菊花的高度,等等,都有很多的知识、很多的门道。而这些知识,都可以成为童话故事的内容。

例如, 有同学根据自己给菊花摘心的经历,创作了一篇童话《营养争夺战》。写出了一株菊花因没有摘心,所有的花苞都在争夺营养,最后,都开不出漂亮的花朵。而另一株菊花,因摘心及时,营养都集中在了顶芽上,结果开出的菊花花朵健硕,色彩鲜艳。小作者在这样的得与失的对比中,既生动地传递了知识,又巧妙暗含了道理。

当然,选准了写作角度只是第一步,像这类知识体童话,除了大胆的奇思妙想之外,还要有准确的科学知识。所以,要把相关的知识了解透彻,再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讲述清楚。总之,做到有逻辑性、知识性、教育性,才是一篇好的知识体童话。

当然,创作童话的四种方法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教师可以指导孩子们在同一个故事中交替使用或交融并举,这样的故事才会更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小学)

猜你喜欢
皮皮超人菊花
我也得了A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谁厉害
如此晨跑
书低了
我的爸爸是“超人”
超人+狗头
秋天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