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应用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2018-05-14 09:06张文竹
丝路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应用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食品营养与应用化学课程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为满足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优化教学模式和考核标准。本文对食品营养与应用化学课程改革进行探究,希望通过课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应用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食品营养;应用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随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营养缺乏症也越来越少,但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均衡导致的肥胖等也将增加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病概率。与此同时,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也使人们在关注食品营养的同时更加看重食品安全的问题。然而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再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难以起到好的教学结果。

一、课程设计改革

目前的课程内容枯燥乏味,过于理论化,与现实需要有较大区别。为保证学生在食品营养课上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并且能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将学生培养方向定为具有专业营养知识的公共营养师。因此,要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诸如专业实践及协作能力。根据公共营养师应该具备的知识体系和职业能力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再设计,重新制定课程标准,明确学习重点。确定的学习内容应该根据从简到难进行设计,有条理有体系。对于课程考核也应该多元化,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察。此外,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进行培养的同时,还应将分析表达、创新、资源检索等职业综合素质纳入课程培养体系。

二、优化教学内容

食品营养与应用化学科目知识覆盖面广,属于多科目知識交叉学科,涵盖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食品化学等科目的知识。因此,如何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做到系统性输出并让学生学有所得,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通过分析发现,此课程与专业基础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等课程也密不可分,授课教师应与这些科目的教师进行沟通,并结合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标准,将复杂的知识进行浓缩,注重基础教学。最终将教学内容分为5大模块,多个学习情境。对于食品化学、食品添加剂与食品酶学重复的部分进行删除或整合,将与营养学交叉较少的部分、属于食品化学的理论性知识也做到适当简化。将食品营养价值,不同人群营养素需要量以及社区膳食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对于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每日推荐摄入量、食物代谢反应、每日最高摄入量、血糖生成指数、氨基酸评分等专有名称要多次提及,让学生明确这些概念,通过不断重现使学生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根据学习内容多少和难度合理分配学时,要做到既能在规定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效果,能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具体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根据科学知识给出特定人群正确的营养膳食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际任务布置,模拟实际情况,让学生结合所学并自行查找相关资料,提出看法,教师在此过程中做一定指导。

三、教学方法改进

食品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部分内容作为常识都懂,但也可能有认识误区。对于理论性强的东西在让学生接受时也存在一定困难。传统的教学以教师课堂根据课件或书籍讲授内容为主,并加以少量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学习兴趣低,认为课程枯燥无聊,很难集中精力,总觉得与实际生活有较大偏离或者讲授的知识都懂,因此,教学效果较差,学生也难以形成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通过学生学习情况来看,对于实验类重实践和操作的课程,学生往往有较大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讲课时,应该采用情境模拟法和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模拟公共营养师的工作方式,适当布置任务,让学生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涉及到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适当讨论。例如,学习营养师缺乏症判断时,根据现实中常见情况,给出一些特定条件,让学生根据给定人群的特点如年龄、性别、地域饮食方式等,结合专业知识判断,看这些症状可能是缺乏哪些营养素引起的,并给出相应的日常饮食建议或者营养素补充剂量。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有可能某些缺乏症和多种营养素缺乏有关,学生可能漏掉其中的一种,也有可能学生提出的营养素种类过多,或者量不合适等。要注重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育出真正的具有专业营养知识并能够胜任营养师工作的学生。

四、建立多元化考核标准

课程评价应分为期末考核和过程考核两个部分。期末考核主要是期末试卷成绩,考试内容根据公共营养师考试大纲进行设计,注重基本食品化学知识和营养学知识的考察,看学生理论掌握情况。过程考核则分为上课情况和作业完成度,如老师布置的设计营养食谱等作业,模拟营养师给出营养饮食建议等都应该作为该课程的过程考核内容。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食品营养与应用化学课程进行改革时,应该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四个方向进行全面深化改革。通过这些措施,能显著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哈斯其木格.浅议食品营养与应用化学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6(28).

[2]董伟,宋佳佳,杨丽敏.高职高专院校《食品应用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8):119~120.

[3]杨丽敏.“食品应用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21):129~131.

作者简介:张文竹(1988.02—),女,汉族,安徽淮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

猜你喜欢
应用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法探究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应用化学专业开设机械制造实训课程的必要性
基于PBL模式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
浅谈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从本科毕业论文反思应用化学教学队伍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农林院校应用化学化工实验改革初探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