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育场”到“游乐场”①

2018-05-14 09:57赵建霞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育场游乐场创设

赵建霞

[摘 要] 户外环境的功能定位及其创设好坏,极大地影响着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质量。主要从理论来源及实施策略两方面探讨了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游乐场”倾向。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权利,游戏对儿童身心及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以及当前中国社会的实际等因素促使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应实现从“体育场”向“游乐场”转变。而在“游乐场”创设过程中应遵循“亲近自然、赋予挑战性、材料低结构化、注重安全与维护”等原则。

[关 键 词] 幼儿园;户外环境;体育场;游乐场;倾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2-0052-02

幼儿户外活动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这当中,户外环境的功能定位及其创设好坏极大地影响着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质量。由此而言,幼儿园户外环境是其整体环境创设的重要一环。

从当前实践来看,“体育场”无疑是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主流倾向。换而言之,幼儿园试图将其户外环境创设成为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最佳场所。

然而,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常常出现幼儿按照个人想法、自主游戏的现象:他们不按教师预设的情境、流程活动,改变器材的常规用法甚至完全抛弃预定的体育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采取了种种办法,努力将体育活动纳入游戏范畴,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游戏性,寓教于乐。由此而言,能否将户外空间打造成幼儿的“游戏空间”,实现从“体育场”向“游乐场”的转变,就成为幼儿园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拟从“游乐场”创设的合理性及其实施策略两方面展开探讨。

一、“游乐场”倾向的理论来源

将幼儿园的户外环境打造成为幼儿“游乐场”,源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权利

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在“原则七”中明确指出:“儿童应有游戏和娱乐的充分机会,应使游戏和娱乐达到与教育相同的目的;社会和公众事务当局应尽力设法使儿童得享此种权利。”联合国大会于1989年11月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中再次确认“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艺术活动。”这两份文件以法律条文形式明确指出: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全社会应当为儿童游戏权的实现提供条件、创造机会。当然,两份文件里的“儿童”范畴不仅仅包括幼儿园里3~5岁的幼儿,而是涵盖了“18岁以下的任何人”。

(二)游戏对儿童身体、心理乃至社会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游戏,特别是户外游戏,对儿童身体、心理乃至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游戏中,儿童能够体验真实情感。他们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未知场景并体验随之而来的种种“意外”。如此,他们会积极调整、适应出现的“新”情况。游戏能够实现儿童与成人及周边环境建立良好的亲密互动,进而能够促进儿童的学习自主性、自信心、快速适应能力、自尊心乃至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而且,游戏能够密切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增强亲子关系。此外,户外游戏过程中,弱化成人对儿童的监控同样重要。这有利于发展儿童的独立活动能力,有利于儿童自己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并从中发展自我。值得说明的是,本文里的“游戏”,是一种活动过程。这种活动过程的主要特征是:(儿童)自由选择、个性导向与内在激发。换句话说,“游戏”就是儿童依自己的想法,自行决定时间、地点并以自己的方式所进行的活动。

(三)现实社会环境的约束

伴随中国社会的城镇化进程,高楼、住宅小区、商业广场越建越多,道路交通越来越拥挤,而儿童户外游戏活动的空间却急剧减少。现在儿童的户外游戏活动场所,多是住宅小区周边的“空地”:停车场、运动场、小区居民纳凉的广场……严格来看,这些“空地”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并不适应儿童户外游戏的真正需要。另一方面,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幼儿教育功利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儿童自动自发的游戏愈益被种种结构化、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取代。即使是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家长或学校也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学习到什么。种种现实因素制约着儿童户外游戏的时间与空间。作为专业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园对此不应无所作为。

二、“游乐场”式户外环境之构建

由前述分析已知,幼儿“游戏空间”打造的根本着眼点是让孩子充分享受到游戏的自由与快乐。这与“体育场”倾向是不同的,“游乐场”式户外环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构:

(一)亲近自然

诸多研究已经证明亲近自然、接触自然环境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草地、绿树、岩石……这些都使户外环境意趣盎然。而且,绿色植物还能够吸引鸟类及其他野生物,从而使“游乐场”鲜活起来,富于生命力。目前方兴未艾的“森林幼儿园”,其主旨就是让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幼儿园在户外环境创设时,应有意识地引入“地、水、风、火、植被”等自然元素。孩子们喜欢摆弄沙土、小石子以及在泥地玩耍,因而质地迥异的“地面”能够提供给孩子们不同的游戏体验。“水”能够提供给孩子们种种不同的玩法,特别是当它与沙子之类表面松软的物质结合起来的时候。不仅仅是对幼儿,“水”对几乎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应该说,“地”“水”元素在目前幼儿园户外环境中还比较常见。相对而言,“风”“火”两种元素较少。实际上,它们能够给幼儿增加新的游戏体验。

此外,绿树、灌木以及草丛等植被能够为游戏空间增添不少野趣。绿色植被能够随着季节以及地点的不同而改变,这会使幼儿园一年四季呈现不同景色。而且它们还能够吸引蝴蝶、鸟类以及其他动物。

需要强调的是,“亲近自然”的首要目的是服务于幼儿游戏。上述自然元素的加入旨在提升“游乐场”的可玩度,而其对幼儿园环境的美化倒在其次。例如,在绿色植被方面,若考虑到幼儿游戏的需要,其品种选择就应考虑速生、易维护、生命力顽强的本地物种,而那些难以接近(譬如有刺)、会释放对孩子皮肤有刺激性或是有毒的物种就不应纳入考虑范围內。

(二)赋予挑战

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去体验兴奋、冒险与挑战。他们需要在冒险中学会如何掌控风险,这属于他们成长的重要部分。而游戏无疑是他们掌握这项技能最为重要、有效的途径之一。户外骑行、攀爬、互相推搡(追逐打闹)、荡秋千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冒险”成分。

在户外环境创设中,幼儿园还可以重新整合、设计与利用已有的资源与条件,让儿童在游戏中体验“冒险”。如,可以利用运动场周边的树林拉起空中摇摆浮绳,树干上悬挂幼儿游戏软绳梯。而前述“火”元素的引入,同样也有“冒险”成分。孩子们在游戏中对“火”接触愈多,就越能加深他们对“火”的认识与理解。

对幼儿而言,他们常常在游戏中去检验自身的能力阈限或是重复某项技能直至掌握,又或是探索周边的未知世界。他们应当在游戏中体验冒险与挑战,并学会如何掌控自身能力所及的风险。而幼儿园应尽可能提供此种机会与条件,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成长。

(三)材料的低结构性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高度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丰富的操作性材料,创设多样化、有选择性的活动环境。因此,材料投放作为孩子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支撑物,应该作为环境创设的重点内容。但是,在传统的户外操场上,提供给孩子的材料往往是高结构的,玩法单一,价格昂贵,不能满足幼儿的个体发展需求。很多材料被放在操场外围的玩具储藏室,只有在开展规则游戏时才能玩。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材料的性质和结构入手,实现从“体育场”到“游戏场”的转变。

材料的结构关系到幼儿活动的性质。低结构的材料目标指向宽泛,使用过程都是幼儿发起,玩法开放自由,注重对材料操作的过程,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导向,孩子有无限可以探求的空间,利于发展孩子的创造力。低结构的材料将诱导幼儿产生自主行为,是幼儿控制材料,能促进幼儿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框架,它对幼儿的自主选择、自主决定、挑战困难、增强自信等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鼓励幼儿在生活中收集低结构材料,像易拉罐、木板、包装盒子、塑料袋、沙石、吸管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容易引起孩子的认同感。可以用塑料袋制作模特的衣服,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纸盒和指圈可以制作成机器人等。

我们需要提醒的是,低结构材料并不是指废旧材料,如我们在市场上采购不同形状的积木、不同长度的木块,如“换装宝贝”玩具,可在磁性底板上设计出无数种服饰,这些玩具都符合低结构材料特征,深受幼儿喜爱。所以,这一类的材料幼儿园也可以采购一些回来供游戏操作,这比老师亲手制作的玩具更耐用。

“指南”倡导珍视幼儿游戏的价值,过去的幼儿,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玩具,但并不影响他们的游戏兴趣,瓦片、树叶当碗,石头当蛋,枯枝当柴,两块砖头上架起一块瓦片就是灶……他们的乐趣完全来自于自由地挥洒无边的想象力。因此,在日常游戏中,教师应支持幼儿创造性地使用替代物,将看似高结构的材料向低结构转化。

(四)安全性

从“游乐场”创设而言,幼儿园应增强风险意识,将之贯彻于场地、设施的设计、使用与维护等环节之中。譬如游乐设施,像户外组合滑梯、秋千、蹦蹦床等能给孩子们带来极佳的游戏体验。而其设计、选购与安装应符合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与规范。再如,前述“游乐场”倾向的户外环境创设应亲近自然,需要有意识地引入“地、水、风、火、植被”等自然元素。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加强风险防患意识,因为它们往往缺乏相应的标准与规范。

此外,相较于“体育场”运动器械与场地的维护而言,“游乐场”维护尤其重要与复杂。如果因为游乐设施故障或维护不善而导致“游乐场”暂时(或长期)无法正常使用,可以想见,这不仅会降低幼儿园孩子们的游戏体验,还有可能造成幼儿园户外场地、设施的进一步损坏。对游乐场地、设施的日常检查,譬如设施的完好程度、磨損、清洁与消毒等,其周期应视它们的使用频次而定。又比如,相较于人工设施而言,自然环境更容易受损或老化,所以应时常对其加以检查与维护。

总之,无论是“体育场”,抑或是“游乐场”,它们都是幼儿园在户外环境创设时的选择倾向。在实践中,其实二者兼而有之,只是孰轻孰重、谁主谁次的问题。而影响到这种取舍的决定因素较为复杂:既来自幼儿园办学理念层面,也来自幼儿园所处环境的影响,譬如幼儿园处于城市或是乡村,还有来自经济层面的考虑……若考虑到“游戏”在幼儿身心成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游乐场”倾向的户外环境创设应成为幼儿园重要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华爱华.幼儿园活动区活动的功能定位[J].幼儿教育,2012(25):6-7.

[2]孙璐.丹麦森林幼儿园:精心设计的游戏场[J].上海教育,2015(8):27-29.

猜你喜欢
体育场游乐场创设
Two Funny Men
创设未来
游乐场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去龄化游乐场
热闹的体育场
奥运体育场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奥运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