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养模式高职护生的实习现状调查分析①

2018-05-14 09:57常保霞,杨颖,陈琳,何淑贞,宋静,郭晓燕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2期
关键词:儿童医院护生儿科

常保霞,杨颖,陈琳,何淑贞,宋静,郭晓燕

[摘 要]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培养模式高职护生的实习表现,探讨山西职工医学院开展儿科护理方向人才培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改进对策。方法:自行设计高职护生实习现状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在儿童医院实习的79名儿科护理方向培养的护生及42名传统培养模式护生的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截止时间为2017年4月。结果:与传统培养模式护生相比,儿科护理方向护生的对口就业意向较明确,但临床护理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方向培养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专业认同,但临床护理行为整体不夠满意,护生运用护理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学校需进一步研究构建更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探索逐步提升学生临床护理能力的途径,以满足临床需求。

[关 键 词] 培养模式;高职护生;实习;调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6-0090-02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法,以2016年7月~2017年4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实习的121名护生,包括79名儿科护理方向培养的护生和42名传统模式培养的护生为研究对象。

(二)方法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自行设计高职护生实习现状调查问卷,包括四部分:一般资料、在校教学情况、就业意向及临床护理行为情况,共35个条目。调查截止时间为2017年4月。于实习结束前,由实习组长统一发放问卷,统一指导填写,当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121份,回收12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进行数据的录入,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D)进行描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一般资料

121名调查对象中男性5例,女性116例,其余一般资料见表1。

(二)在校教学情况比较

我校儿科护理方向班单独开设小儿外科护理学,且邀请山西省儿童医院护理部主任进行讲座,并为学生安排为期1个月的临床见习,但仅有76.2%的非儿科护理方向护生在校学过小儿外科护理,且仅11.9%的护生在校期间参加过相关讲座及临床见习,比例显著低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不同培养模式护生就业意向情况比较

96.2%的儿科护理方向护生喜欢儿科护理专业,且均表示实习结束后愿意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其中90.8%的护生期待能在山西省儿童医院的儿科科室工作。仅有27.5%的传统培养模式的护生表示实习结束后愿意从事儿科护理工作,比例显著低于专业方向培养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不同培养模式护生儿科护理临床行为调查结果(见表2)

表2结果显示:不同培养模式的护生除在“是否请教提高技能的方法”“是否对儿科医疗器械有所了解”“是否能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三个项目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在其他各项目及儿科护理临床行为总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三、讨论

(一)不同培养模式护生就业意向情况分析

由结果可知,儿科护理方向护生在实习结束后愿意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比例显著高于传统模式培养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如下:(1)学校层面:2014年我校成立儿科护理方向班,增加了小儿外科护理课程的学习,96.5%的学生认为在校课程能满足临床实践需求。此外,学校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组织学生在2015年暑假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临床见习,并聘请山西省儿童医院护理部主任进行讲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从事儿科护理的兴趣。(2)学生层面:儿科护理方向护生是在开学初自愿报名,经过严格考核而选拔出来的,与其他学生相比,她们主观上原本就更喜欢儿科,76%的护生表示在校期间就决定成为儿科护士,而传统培养模式的护生仅有3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无论哪种培养模式,仍有5名护生表示想中止实习。调查原因发现,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依次是:临床护理操作机会少、不知如何与患儿家长沟通、对未来的迷茫。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重视护理人际沟通的教学,特别是教会学生如何与不同科室、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巧。同时,医院可以考虑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为实习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热爱。

(二)不同培养模式护生儿科护理临床行为分析

儿科护理方向培养的护生在“是否请教提高技能的方法”“是否对儿科医疗器械有所了解”“是否能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三个项目得分显著高于传统培养模式的护生,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能与她们在校期间更完善的理论学习、较长时间的见习及对儿科护理的浓厚兴趣有关。但两种培养模式护生的护理临床行为总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整体情况不够满意。分析原因如下:(1)学校层面:我校儿科护理方向班虽然增设小儿外科护理学,但并没有增设常见疾病的详细护理方法,理论知识储备较匮乏使她们无法应对临床问题。此外,学校重视基础护理操作的训练,但并未增加儿科护理专科操作的训练,导致学生在校期间重理论轻实践,使实习中临床护理能力与其他学生并无较大差异。调查显示:学生建议适当增加儿科护理实训课时,特别是对小儿心肺复苏、小儿静脉输液、股静脉采血、小儿吸痰操作的需求较高。(2)学生层面:首先,大专护生学习基础较差、学制短等因素,导致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这就要求学生增强学习自主性,不断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更好地满足医院需求。其次,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欠缺。通过临床实习,护生有机会在现实临床环境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本研究发现,学生无法将理论用于实践,如,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及时观察病情。最后,整体护理观念不强。调查显示,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如,评估病情、实施操作、评价效果)解决问题的能力欠佳。近年来,学校教学重视护理程序的运用,但是临床实习中带教老师多数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忽略对护理程序使用的督促,从而导致整体护理理念的缺乏。针对此现象,临床带教老师应改变传统的带教观念,带教中重视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评估、分析、处理常见的临床疾病,逐步提高学生运用护理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与展望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表明,91.74%的护生对在儿童医院的实习整体满意。相对于传统培养模式,儿科护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专业认同,但临床护理行为整体欠佳。学校、医院及学生应综合分析该培养模式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研究构建更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共同探索逐步提升学生临床护理能力的途径,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参考文献:

[1]敏燕,邹寄燕.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基于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11):57-61.

[2]杨娟,王爱玲.新学习模式对本科护生实习行为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5):1359-1361.

猜你喜欢
儿童医院护生儿科
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探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护理人文修养课程在培养护生中的作用
关于高校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
安徽首家“民办公助”医院开诊试水新模式
北京又添一家大型儿童专科医院
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