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信息专业工匠精神培养途径探讨①

2018-05-14 09:57芦宝娟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2期
关键词:爱岗敬业信息产业电子信息

芦宝娟

[摘 要] 现代工匠精神是指一种心有精诚、手有精艺、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是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用户至上的职业道德。弘扬“工匠精神”是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是加快建设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学生职业生涯实现自我价值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学、电子设计竞赛、校园文化建设、“互联网+”信息化平台等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强化电子信息专业“工匠精神”的塑造和培养。

[关 键 词] 电子信息专业;工匠精神;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6-0116-02

一、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

传统的工匠即手艺人,熟练掌握某一领域的技艺,师傅带徒弟,言传身教,徒弟尊师重道,讲究传承。[1]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匠不再是作坊里的伙计,而是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能工巧匠”,现代工业也赋予了“工匠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一)心有精诚、手有精艺

工匠具有超凡的心理素质、精湛的匠艺,身怀绝技有绝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是匠人“吹毛求疵”的习惯,一点小事情都认认真真地去做。精雕细琢、锲而不舍、反复打磨,确保每个零件、每道工序都达到严格的技术标准。[2]“鬼斧神工”方文墨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苦练技术,一年用坏的锉刀就有200多把,蒙着眼睛也能打磨出极限精度“0.003毫米”。“9.3阅兵式”的歼-15舰载机中很多高精度零件,就是由方文墨和他的组员纯手工打磨出来的。大国工匠已成为一个行业乃至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

(二)勇于创新

勇于挑战、敢于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个企业要想基业长青关键在于能否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地创新和完善自己的产品。一个工匠,具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技无止境的情怀,善于将传统经验与先进科技相结合,不断探索与进步。人民币原版雕刻师马荣,手工凹版雕刻技艺已炉火纯青,但是人民币原版雕刻技术受到了数字化技术的挑战。马荣团队从零开始刻苦钻研计算机凹版雕刻技术,她们攻坚克难,勇往直前,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数字化生产线出的作品人物像也能栩栩如生的目标。

(三)爱岗敬业

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用户至上是至高无上的职业信仰。忠于职守,工匠以专业的视角、专注的工作态度服从于自己的职业要求,时刻保持对专业领域的高度热情,并积极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爱岗敬业,工匠对职业的一种神圣、虔敬的信仰,把干好本职工作当作天职,刻苦钻研不断进步,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保持用户至上的服务态度,工匠始终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使命,在反复打磨以及精心制作完美产品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二、高职电子信息专业引入“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一)弘扬“工匠精神”,为加快建设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先后提出了刺激制造业经济增长的国家战略,德国制定了“工业4.0”、日本提出了“重振战略制造业”、美国实施了“再工业化”等战略部署。目前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只有部分领先行业可以比肩世界制造业强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产业处于中低端水平,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时期。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拟将在2025年我国步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并重点突出了“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这一主题。加快建立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服务平台。坚持人才为本,培养现代“工匠型”电子信息人才是加快建设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的根本前提,为中国由制造大国转型成制造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工匠型”的人才培养是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种高科技产业,是目前全球更新速度最快、涉及领域最广、创新最活跃的领域。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稳步扩大,骨干企业实力逐渐增强,其制造业规模已据全球首位。电子信息产业对于社会经济增长、国民就业、制造业转型及升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然而我国的电子信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特别是缺少核心技术专利,导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对国外关键技术的依赖,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培养具有技术高超、精益求精、创新能力强的“工匠型”人才,是提高整个电子信息行业水平及其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三)工匠精神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实现自我价值的现实需要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就业率高,但是工作变动比较频繁,职业发展后劲不足,缺少职业发展规划。人才的素质直接关系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大多数企业重视对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培养,因此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学生更容易获得表现机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课题是如何让学生正确地评估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做出适合的职业规划。把“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在就业之前就具备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取得成功。

三、高職电子信息专业培养“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

(一)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和尽心尽责的职业道德

坚持立德树人,明确培养工匠精神为电子信息人才培养重要目标之一,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匠精神有机结合。开展道德讲堂、社科名家进讲坛等专题讲座,道德模范、社科名家与学生探讨道德修养与幸福人生。学生时代是最容易塑造职业道德的阶段,在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毕业教育等教学环节增加职业道德内容,培养学生具备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职业精神,使学生产生职业自豪感和敬畏感。

猜你喜欢
爱岗敬业信息产业电子信息
四张榜单“揭秘”电子信息百强浙企
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1%
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奖 (按获奖类别、企业音序排列)
电子信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爱岗敬业成就辉煌
马路公仆赞
谈爱岗敬业的不同层次和内涵
纳米产品在涂料、信息产业、材料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用途。
大唐电信获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