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

2018-05-14 12:12董文兵
今日财富 2018年8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安徽省产业化

董文兵

农村产业化也可以被称为农业生产、销售、经营、服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统一的定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有不同的内涵,不过其中心的含义都是相同的,即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农业为研究对象,以龙头企业、企业组织、协会等为中介组织,打造系统化、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农村农业,从而实现农村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农业产业化的实现需要特定的组成要素,即市场导向、联结农户市场的中介组织、作为主体和基础的农户、规模化。同样,农村产业化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即有发展主导产业的资源优势、商品优势、开发优势、组织优势、运行机制优势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经营体制,集合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大相径庭,除此之外,农村产业化有其特定的基本特征,即生产的专业化、产业的一体化、管理的企业化、服务的社会化。依据生产对象,农业分为农、林、牧、渔业,因此农产品具有不同的种类。又因为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不同,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方式就会有差异,主要分为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和服务类型的经营组织。农业产业化的出现,不仅可以促进农村优化配置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而且还能提高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功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农业的积累能力。

一、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自从1997年,安徽省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开始,安徽省农业的总产值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由2008年做为农业产业化第一引擎的“532”提升工程和“121”强龙工程,到2011年的“671”转型倍增计划,再到2013年的《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安徽省的农业开启新的征程。直至今日,经过10多年的努力,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成绩卓著,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企业数量、规模和实力都有很大的提升。截至2016年底,全省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4838个,规模以上的农业生產主体达到12.6万,其中,由相关机构官方认定的家庭农场达到16759个,并且,在全国数量排名第一的家庭农场,安徽就占有7.7万个。除此之外,龙头企业的平均利润达到8693.59万元,占总产值的2.34%。可见,安徽省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和牵头作用日益增强。

农业产业成果卓著。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安徽省的农林牧渔业都有卓越的提升,总产值和总规模实现较大突破,居于全国前列。2016年底,安徽省农林牧渔业实现的总产值为46555279万元,比去年提升了6.03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占47.99%,林业占6.25%,牧业占29.55%,渔业占11.02%,相应的服务业占5.19%。

2016年,安徽省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业的总产值达到9700亿元。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日渐成熟。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安徽省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经营模式日益完善。有像安徽省和威集团那样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带动的组织模式。有像宣城市养禽业那样的中介组织形式,有市场带动的安徽亳州市中药材产业,还有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科技服 务带动型等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安徽省至此已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组织形式,为之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区域化主导产业布局合理,产业化整体环境改善。粮食、油料主要分布在合芜蚌等城市,蔬菜主要在皖江地区,水果主要在砀山和萧县,中药材主要在亳州,茶叶主要在六安、池州、宣城、黄山等城市,蚕丝绸主要在大别山、皖南和阜阳等地区,水产主要在巢湖等沿江城市。可见各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布局清晰合理。农业产业化整体环境日益改善。资源优势、商品优势、开发优势、组织优势、运行机制优势等等优势发挥的优势越来越显著,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支持体系也日渐完善。

农产品品牌建设日益成熟。至2016年底,安徽省农业“三品一标”就达到了400个,中国驰名商标和安徽省著名商标等名牌农业产品新增量达到了100个。

二、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的整体发展趋势与全国的几乎同步,横向来看,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良好,连续几年都实现了新突破,成绩显著。但是纵向来看,即和山东省、江苏省还有浙江省等相比,安徽省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只有与其他省份相比较,才会发现不足与差距。就比较结果以及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而言,可以总结出如下的问题。

龙头企业规模较小,综合实力较弱,农民中介组织程度不强且发展缓慢。安徽省横向来看,成长迅速,但是纵向看,与发达省份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相比,发现安徽省龙头产业的规模不够,引领和带动作用不强,未能将安徽省强势的资源优势化为强势的比较优势,同时,农产品的加工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在安徽省众多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中,年收益达到亿元以上的比例却很低,能达到10亿元以上的更是微乎其微。农民中介组织是由农户组成,所以组织规模较小,且协调问题难解决,服务单一,缺乏适应市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农业产业链短而窄,产业竞争力较弱。经验表明,农业绝大部分的利益源于农产品的加工阶段。但是安徽省的农业产业链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是比较短,目前精加工、深加工能力比较弱。同时安徽省原料加工价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还没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这样也带来了安徽省农产品的的市场竞争力不高的问题。

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不成熟,农民企业间利益分配不协调。安徽省农业产业化能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就在于利益联结机制,此机制将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利益联系起来,促使紧密式发展。但尽管如此,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不规范的行为和违约现象的出现。如,一些龙头企业不管农户的利益,利用市场形势压低收购价格。也有一些农户不顾全大局,为了一己私利违反或者逾越合同规定,私下进行农产品的交易。这些矛盾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

企业相关人才匮乏,管理水平有待加强。安徽存在的农业企业有较大部分都是家族式企业,意识水平底以及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弱,导致经营水平不高。又因为家族式企业融资困难,所以科技水平弱,创新性项目入驻的少,不能吸引人才,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农民文化修养低,主体意识、品牌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环保意识不强。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农户,其文化素养直接关乎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而由于经济实力与历史发展的因素,安徽省农民的文化素养、技术能力普遍偏低,小农意识强,市场意识弱、法制观念弱等等因素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据安徽省2016年统计年鉴数据,安徽省总人口的文盲率为5.6%,人均受教育年限9.23年,而这部分比例绝大部分出现在农村。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农村企业眼界不远,主体意识,品牌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生态意识不强。

农村信息化普及率低,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水平不高。农村产业融资困难,导致对基本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同时对科技项目的投入水平降低。虽然近几年政府对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大,比如,为农村企业配备计算机等设备,建立信息服务中心等,但是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却不高,导致物不能尽其所用,致使资源浪费。

三、推进安徽省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众多实践表明,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的实施能加快农村产业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笔者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了如下的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建议:1.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中介组织,增强引导力与带动效益。2.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3.改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共赢。4.加大农村企业的人才引进力度,改变农村企业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5.对农村企业和农户定期做相关知识培训,提升各方面素养水平。(作者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安徽省产业化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2017年安徽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海南橡胶被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