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心理成因分析

2018-05-14 09:57刘晓佳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7期
关键词:个人利益责任感意识

刘晓佳

[摘 要] 大學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接班人,但现在很多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与社会文化、家庭教养、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等因素相关,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等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主要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原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呈现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养对策进行阐述,希望能为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 键 词]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心理成因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1-0045-01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我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西方不良思想对大学生产生的冲击,是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社会原因。首先,西方文化对大学生校园的冲击,在网络时代,西方思想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了一定影响。其次,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市场为调控的经济体系下,错误理解市场经济,促使大学生非常注重自我,重视物质生活,忽视精神文明,以个人利益为主,没有形成社会责任感。最后,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促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在课程选择上,注重专业课学习,忽视人文等课程学习,在大学生的人生观中没有形成社会责任感意识,必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二)学校因素

学生高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在我国的考试教育体制下,学校都注重学生知识的培养,忽视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中学时代成绩基本就是衡量一个学生的重要指标,没有对社会责任感形成有意识的培养。

(三)家庭因素

家庭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重要作用,家庭成长环境、亲子关系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孩子影响巨大。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家长更多的是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父母、找个好工作等,很少教育孩子将来怎样回报社会,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四)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主要原因,必须加强自身修养的学习。因为大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他们所接触的社会面较窄,使他们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他们在分析问题时,往往会变得片面,不能全面考虑问题,且生活阅历不够直接导致他们解决问题时不能从大局出发,看待问题时不能理性地分析与解决。大学生处在青年初期,心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在生活中较易产生空虚感和迷茫感,对生活的计划和安排缺少目标性。大学生必须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建立一个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呈现的问题

(一)价值取向错位,重自身价值,轻社会价值

大学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事事考虑自身利益,以“我”为中心,做事前往往看是否对自己有利,从局部出发,缺乏社会意识。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强调个人利益,忽视社会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相矛盾时,大都以个人利益为主,缺少为社会牺牲奉献的精神。

(二)奋斗目标不明确

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自己职业规划不明确,没有人生的追求目标。尤其高职院校学生,理想意识信念缺失,必须加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生理念,形成符合实际的人生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规划自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养对策

(一)社会层面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培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高校宣传中国民族优良传统,正确引导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法律基础意识培养,在思政类课程中积极渗透思想道德方面的正能量,对负能量要敢于批评并正确引导。

(二)学校层面

高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过程中,要加强大学生人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意识。教育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工作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祖国利益,集体利益为根本,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家庭层面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成才起到重要作用,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对学生的成才起到重要监督作用。

(四)自身层面

大学生要通过理论和实践来完善自身,正确看待评价自己,及时修正,正确定位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要向优秀模范学习,并要进行自我监督、调控,逐步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将自己融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大环境中,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总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在高等教育阶段,必须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养,让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要正确借鉴国外文化,正确分析社会现象,要看到社会主流发展方向,让其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欢.浅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现状及其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2(6).

[2]王廷彦,蔡小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现状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27).

[3]陈婷,王彬,李书宁.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基于对广州市705名大学生的调查[J].青年探索,2008(6).

[4]任亚辉.中国传统儒家责任心理思想探究[J].心理学报,2008(11).

猜你喜欢
个人利益责任感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责任感等2则
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
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乡村社区治理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消防意识
漫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