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2018-05-14 09:57鲍滢羽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7期
关键词:求助者咨询师测验

鲍滢羽

[摘 要] 案例陈述了大一某男生入校后发生宿舍人际交往矛盾,出现了睡眠质量差、食欲和学习效率下降、焦虑情绪症状等问題,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主要采用了贝克认知疗法,以改变其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帮助求助者能够认清自我、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心理健康发展、完善其人格的目标。

[关 键 词] 人际交往;一般心理问题;贝克认知疗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1-0178-02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李某,男,汉族,18岁,未婚,独生子女,就读于某大专院校,是大一学生。父母初中文化,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

(二)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市的一个小镇,从小没有生过什么大病。父亲经常因家庭琐事发脾气,母亲性格温和、顺从,非常孝敬爷爷奶奶。父亲对求助者管教非常严厉,有时犯了错误父亲会对求助者打骂,求助者与父亲的交流比较少,在学习生活上母亲给予更多的指导。在上初中时,学校老师对待学习差、表现差的学生“非打即骂”,自己也因为学习不好曾被老师辱骂过。所以,求助者在非常传统的教育下长大,一直很努力读书,成绩良好,虽然不会主动与人交往,但为人善良、正直,人际关系正常。

(三)目前状态

情绪焦虑、不安,有些低落,每到晚上入睡时,烦躁不安感更强烈。食欲下降,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上课注意力和学习效率下降;与舍友人际关系紧张,与人相处主动性下降;但能准时上课、参加班级活动,努力学习。

二、主诉及个人陈述

(一)主诉

宿舍三个同学玩电脑声音太大,吵得睡不着,宿舍人际关系紧张,内心焦虑、情绪低落。

(二)个人陈述

最近三周来感觉每晚没法睡觉,一到晚上睡觉的时间就感觉内心焦虑、烦躁。刚开学时宿舍同学关系融洽,生活作息规律,宿舍内务分工明确,上课状态良好。自从有同学配备了电脑后,有同学每天晚自习后就在宿舍打游戏、看电影,有时忘记打扫宿舍,基本上要到十一二点钟才睡觉,上课听讲会走神甚至迟到。求助者从不迟到、上课认真听讲,注重个人卫生,一般十点半准时上床睡觉,但即使舍友玩电脑时带上耳机,也能感觉听到耳机里面的声音和键盘的声响,影响其睡觉。忍受了一段时间后,求助者近来每天晚上睡觉前总有种焦虑感,怎么也睡不着觉,那一刻的感觉就像自己是一匹马,被四周包围的蝙蝠吮吸着他身上的血的感受,非常难受、痛苦。因此,与舍友发生矛盾,人际关系紧张,认为他们三个人是一个圈子的,故意孤立他,不主动打扫宿舍、不结伴上课吃饭等,自己被排斥在外。所以,自己也不打扫宿舍,不理会他们,希望班主任能够帮其调整宿舍。

三、观察及收集到的资料

(一)咨询师的观察和班主任的评价

求助者身材修长、衣着得体,低头皱眉、话少不主动,说到宿舍关系时语速加快,带有焦虑、烦躁的情绪反应;思维清晰,注意力分散,基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性格内向,做事严谨,在说明情况时反复表示舍友排挤自己。

该生第一次班会演讲时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就是低头不敢面对大家,性格内向、略感自卑,学习努力、认真听讲,做事按部就班,人际关系尚可。

(二)心理测验结果

根据求助者的情况,征得求助者同意后选择实施以下心理测验:

(1)SCL-90结果显示,因子分:躯体化因子1.6,强迫症状 1.4,人际关系敏感2.5,抑郁因子1.65,焦虑因子2.7,敌对因子1.2,偏执因子1.8,精神病性1.1,其他1.0;(2)SAS标准分为61分;(3)SDS标准分为44分。

四、评估与诊断

(一)初步诊断

通过对求助者摄入性会谈搜集的临床资料、心理测验结果的综合分析:(1)无既往病史、无器质性病变。(2)有自知力,主动就医,无幻觉、妄想等症状。(3)其焦虑情绪是因为舍友玩电脑影响其睡眠致使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的现实刺激引发,心理冲突属常形。(4)其不良情绪的引发仅局限于最初事件,无泛化;(5)焦虑情况持续近一个月时间。(6)其不良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下,言行不失常态,维持正常学习、生活和社交,但学习效率有所下降,宿舍人际关系有所影响。(8)确定造成其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是其内在不良认知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最终,对其心理问题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二)鉴别诊断

(1)由以上分析,其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神经症、严重心理问题。(2)其有焦虑情绪和症状,但程度不重,病程较短,思维清晰,心理冲突与现实刺激有关,可排除焦虑症、抑郁症。

五、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生理因素

男性,18岁,无既往病史,没有器质性病变。

(二)心理因素

从小家庭学校教育严厉,性格内向,做事严谨。舍友玩电脑声音大影响其睡眠,认为舍友故意排挤孤立,人际关系紧张、食欲下降、学习效率下降,影响其将来发展,存在不良认知。

(三)社会因素

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亲对其管教严厉,甚至打骂;初中学老师的教育方式严厉,高考失利考入大专院校。在校读大学,甚少回家,无交心朋友,社会支持不够。

六、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后制定以下咨询目标:近期目标是降低其焦虑情绪,使其能适应宿舍环境,改变不良认知,改善现有宿舍人际关系,改善睡眠与食欲。长期目标是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构建合理认知模式,完善个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格发展。

七、咨询方案的制订

(一)方法及原理

采用贝克认知疗法,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咨询的方法。该理论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和情绪的变化,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应从认知中找原因,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

(二)双方责任与义务

求助者要提供与此次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遵守预约时间;完成双方商定的家庭作业,配合完成咨询师安排的心理测试。咨询师必须尊重求助者,对访谈资料和心理测试资料保密。

(三)咨询时间与费用

安排:每周一次,一次50分钟,共7次。

收费:学校心理咨询室免费为学生开放。

八、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分为:(1)心理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 1次)。(2)心理咨询阶段(第2、3、4、5次)。(3)结束与巩固阶段(第6、7次)。

(一)第1次咨询

目的:了解基本情况、收集资料,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测验、心理诊断,探寻改变意愿,进行咨询分析。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相关事项与规则,双方责任与义务。(2)摄入性会谈收集临床资料,通过倾听、无条件积极关注让其尽情倾诉、宣泄情绪,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探寻其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3)经过协商和介绍心理测验的意义,给其做SCL-90、SDS和SAS量表,确定主要症状。

(二)第2次咨询

目的:加深咨询关系,反馈测验结果,确定咨询目标,介绍贝克认知疗法,确定其存在的问题。

(1)反馈测验结果,综合初步印象及收集资料,给以初步诊断及原因分析。(2)与其协商建立咨询目标。(3)介绍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原理和程序。(4)通过提问技术确定其存在的问题。(5)引导其进行自我审查,说出其对自己的看法,帮助其体验和反省他与舍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清其不良认知,明确其自身存在的认知性错误与自己现有困扰之间的关系,进而放弃这些不良认知,建立合理观念。

(三)第3~4次咨询

目的:检验表层错误观念,通过建议、演示技术学会发掘和识别自动化思维,深挖其核心错误观念。

(1)针对其暴露的不良认知,建议其与舍友深入沟通,在实际情境中加以检验。(2)建议了解舍友及同学对此事的看法与感受,了解同学们对自己的评价。(3)沟通后其触动很大,似乎大家对此事并不在意,也没有故意不打扫卫生、故意孤立他,但舍友们也意识到玩游戏影响学习的问题。求助者的表层错误观念得到了初步破解。(4)通过演示、角色扮演方法,假设其在玩游戏影响到咨询师,咨询师以求职者应对的形式和相对合理的处理方式去面对,让其对比演示后的内心体验和情绪反应,检验到自己的观念不合理,求助者反映“我是一个懦弱的人,将来估计没有好出路了”。(5)与舍友、同学交流后发现同学对他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一个做事认真、积极进取的人,只是偶有性格内向、不善表达。

九、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自评

入睡前焦虑情绪减轻、睡眠质量好转,心情也逐渐放松了,与舍友人际关系好转,内心有什么想法会想到合理的行为方式与舍友交流、沟通,会监控自己的情绪变化,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模式,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与周围人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学会尝试主动与他人交往。

(二)他人、咨询师的评估

班主任反映求助者心情变得放松了下来,情绪不紧张、焦虑了,精神状态也变好了;舍友表示现在与求助者的人际关系也变得不那么紧张了,求助者较真、固执的言行有所好转,宿舍关系得到了缓和,舍友也会邀请求助者玩电脑、看电影,一起外出游玩、学习;咨询师也明显感到求助者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情绪变得平和,与之交流时,发现他可以正视交谈,对自己的评价也中肯而理智。通过回诊和跟踪,求助者不良认知得到了改变,已减少了原来不自然的症状,情绪平稳,能够正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三)心理测验

(1)SCL-90自评量表结果显示,因子分因子分:躯体化因子1.3,强迫症状1.1,人际关系敏感1.3,抑郁因子1.3,焦虑因子1.55,敌对因子1.0,偏执因子1.5,精神病性1.0,其他1.0。(2)SAS標准分为50分。(3)SDS标准分为40分。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M].民族出版社,2012.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民族出版社,2012.

[3]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民族出版社,2012.

[4]孙时进,张海燕,陈增堂.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1.

[5]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求助者咨询师测验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拒绝的正确方式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心理求助指南你了解多少?
数字测验
一例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行为矫正方案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
你知道吗?
同感的技术
心理案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