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儿

2018-05-14 10:04冯骥才
阅读(高年级) 2018年6期
关键词:手背铁罐电报

冯骥才

那时,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的玩法很简单:先在街中央用白粉笔画一个粗粗的圈儿,将一个空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在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走,这真是个苦差事。

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睁不开似的,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儿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个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独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可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很适合立在地上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就会嫌他是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并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就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儿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的样子,他一会儿斜向左,一会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他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每天的黄昏,这条小街上都是我迅猛威风的身影和歪儿疲于奔命的步伐。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笔圈里,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呵斥着他,拉他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感觉很羞愧,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歪儿再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到,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歪儿呢?有次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也许他正在窗后眼巴巴地瞧着我们玩吧!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接着一个东西被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第一次被內疚深深地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儿。

歪儿又回到了我们中间。

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量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有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马上就要被发现了,便飞奔过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子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能互相感到对方胸脯的急促起伏,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又神奇的快乐。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着的小眼睛竟然睁得那么大,目光中充满着兴奋和满足,并像星辰一样闪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美丽动人的眼睛。或者,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能不能把它点亮。

思考:

文章记叙了一件因游戏而发生的风波,随着事件的发展,“我”和小伙伴们对歪儿的态度和表现截然不同。请具体说说这样的改变因何而来?据此,你是否能够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猜你喜欢
手背铁罐电报
写好人物神态,彰显人物性格
汤姆的电报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洗手歌……
电报
传“电报”
对话显“品格”
手脚冰凉按阳池穴
滚滚红尘
《陶罐和铁罐》告诉了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