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语境下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自信道路

2018-05-14 17:20谢娟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融入文化

谢娟

摘 要:在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史中,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疑是其中的“杰出典范”。正是我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出台,让西部建设迎来了全新高度,而在西部开发进程中,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来说,带来了“危机”与“机遇”的时代新形势。如何有效传承,又如何在传承中合理保护该文化,并且继续发挥其时代价值,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历史使命。本文拟从“触碰”文化到“融入”文化的具体转变,从而探究文化认同语境下,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自信道路。

关键词:“触碰”文化 “融入”文化 文化认同 西部民族传统 体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853/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c)-0174-0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中,通过不间断的传承和延续,从而所形成的极具历史传承价值的体育文化元素,可以说,该文化是整个民族文化中,价值最为突出,影响力也最为深远的文化机制。就目前相关统计表明,涉及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达到几百种之多,透过这些体育文化项目,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深厚,体育文化的远大,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文化中,其往往和民族精神、民族习惯,乃至宗教礼仪文化等等诸多内容之间,有着重要关联和融合。

1 “触碰”文化: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初期走了“弯路”

1.1 片面文化观影响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认知

事实上,文化观是一种基础导向,认知和理解文化的价值内涵,直接关系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传承。我国曾经有着璀璨的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历史,但是在近现代以来,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登上“历史舞台”之后,社會大众只看到现代体育运动的特点和价值,片面的“唯西方论”,进而忽略了对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认知与应用。尤其是在整个体育教学体系中,更多只是构建现代化的体育运动机制,比如,在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其完全是以西方体育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机制,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缺乏应有的认知与理解[1]。

1.2 浅层次文化观影响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用认知

根据文化传承的整体状况看,只有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寻找到合理的应用途径和空间,其才能够为其整体发展提供充足动力。但是,受浅层次文化观的具体影响,在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应用过程中,其未能构建“合理开发、深度融合”的产业机制,这就使得该文化既未融入教学,也未能推向市场,可以说,其社会影响力和大众认可度,明显小于当前各类“西方现代体育文化”,比如,关注和参与“跆拳道”项目的人,明显多于关注和参与“摔跤”项目的人。此外,我们在各种场合中,都能看到西方体育项目的市场化,但是很少能够看到西部民族体育文化市场化的“身影”。

2 “融入”文化:文化认同语境下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自信道路

2.1 深度挖掘和整理文化内容,将文化传承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结合人类学和传播学的具体理论看,任何一种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都需要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作为重要载体,尤其是要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通过培养传统传统文化的人才,进而才有可能为其整体文化传承,提供重要载体。因此,在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时,我们要通过对该文化体系中的具体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尤其是对其中所阐述的精神理念和文化元素等等进行改造,并且将其与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相结合,从而提升该文化的传承动力。实际上,整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多样,且其具体内涵极为丰富,趣味性强,可以说,如果能够对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整理改造,并推进“进课堂”活动,其将是深度“融入”文化的重要表现,因此,合理应该文化,其必然能够实现该文化的有效传承、保护,同时也延伸了学生的学习视野[2]。

2.2 系统化改造和优化文化元素,将文化传承与市场化相结合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市场化因素是提升其影响力,以及价值认可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只有以市场化的形式,对整个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改造,其才有可能为该文化提供“内生动力”。因此,要对该文化元素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改造,通过添加表演、影视等多种形式,从而让整个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过程中,融入更多社会因素。当然,我们必须清楚市场化,是结合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众认同这一客观背景,通过彰显文化特色,进而实现该文化保护与市场化内涵的全面融合。因此,其市场化建设时,要融入必要保护意识,坚决杜绝“盲目开发”。我们认为:将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度推入市场的过程,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展现[3]。

2.3 充分发挥多方合力,构建“政府为主,市场为辅,大众参与”的传承格局

在文化自信的今天,社会大众对我国本土文化的价值认知,也实现了全面提升,而对于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应用来说,其迎来了发展传承的“春天”,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对于该文化的传承与应用而言,想要实现最佳传承效果,不能单单依靠某一种力量,在整个传承过程中,政府、市场、社会大众,“一个都不能少”。因此,在我们传承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时,要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

政府为主,是指在整个文化传承过程中,政府要加大对该文化的保护力度,通过构建相关文化产业,制定完善的文化政策,从而为该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形成核心力量。比如,由文体部门牵头,着重梳理本地区的体育文化项目,结合资金导入、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多项举措,从而实现该文化传承的理想效果。市场为辅,则是在整个传承过程中,要注重市场化元素的合理诠释和表达。构建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市场化体系的过程,也是该文化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的关键。而在融入市场化元素时,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且彰显特色的开发理论,在其市场化发展时,鼓励建设与之相关的文化产业。并且以产业化链条的思维,来推动其成熟发展。大众参与,则是指在整个民族体育文化传承时,要以社会力量参与为主要力量融入。文化本身就是基于社会大众生活习惯所具体形成的,因此,文化发展源自社会大众,也应该由社会大众来推动。当然,大众广泛参与时,要唤醒社会大众的文化保护意识,通过挖掘该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符号,从而实现其深度传承。发挥多方合力,构建“政府为主,市场为辅,大众参与”的传承格局,正是当前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融入新血液,激发新认知,彰显新自信,诠释新愿景的关键所在[4]。

3 结语

今天,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坚持以文化自信为支撑,以文化自觉为创新切入点,进而实现该文化的时代化转化。尤其是在文化认同语境下,我们在传承和应用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时,应该站在“立意更高”的发展视角,坚持面向大众,面向实际的发展立意,通过激发大众的文化认同,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内涵相融合,从而打造“继往开来”的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机制。

参考文献

[1] 孙群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生态文化现状与发展研究——以西部地区湘西州摆手舞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5(1):118-119.

[2] 刘宁.政府主导、市场介入、社会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理想模式[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9):129-131.

[3] 白晋湘,万义,龙佩林.探寻传统体育文化之根传承现代体育文明之魂——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1):181-183.

[4] 简志芬.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困境与破解之道[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1):115-116.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融入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