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现存弊端与改进建议

2018-05-14 17:20梁媛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弊端体育游戏建议

梁媛

摘 要:在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在学校体育中发挥体育课堂的健康促进作用是有效缓解这一现状的重要措施。然而传统体育课堂中教学手段的单调乏味已经很难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也直接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健康促进作用。为此,集趣味与健身于一体的“体育游戏”应运而生。“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其教学作用价值不可忽略,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其消极的一面。本文依据实际体育课堂中体育游戏的开展现状,总结归纳出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开展的现存弊端,并分别针对性的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望有效的研究结论能够为基层体育教师合理的设置体育课堂游戏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游戏 弊端 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c)-0191-02

青少年阶段是身心健康和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现阶段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久坐少动与超重肥胖的问题日益严重,学生的耐力、力量、柔韧、肺活量等方面呈现了不断下滑的趋势[1]。“体育课”成为了缓解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的重要手段。然而现阶段下,体育课堂陈旧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因而出现一再恶化的体质健康水平下滑的局面。因而,如何提高青少年的体育课堂参与度、培养其体育运动兴趣继而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成为了体育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2]。

“体育游戏”的出现能够有效帮助体育缓解这一现状,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性质的游戏能够有效提升其运动参与的热情,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更好的达到体育课堂的体质健康促进效果。

然而,任何事物的出现都具有两面性,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我们在看到“体育游戏”对于体育课堂的辅助价值之外,还应该对这种辅助教学手段可能发生的不利影响有一定的预见性,分析现实环境下可能发生的、已经发生的问题,即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帮助体育教师正确的认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

1 “体育游戏”现存弊端

1.1 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削弱体育教学效果

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游戏开始前介绍说明规则以及组织实施等环节均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普通规定的体育课的课时有限,若将体育游戏引入课堂必将与运动技能教学时间相冲突,因此正式的教学时间得到不到保障,必将影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若以牺牲体育游戏时间来保障技能教学,那么体育游戏也发挥不出其应有的运动价值。因而,如何在体育游戏与正式技能教学模块间获得平衡是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趣味性过强,影响学习集中性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标签,但这种游戏设置的高趣味性與后期正式教学中的严肃性成反比[3],体育课中学生很难快速的从游戏的趣味性中缓和过来而进入较为严肃技能学习,此外短暂的体育课也很难给学生提供一个情绪上过渡的时间,因而学生参与运动学习时的集中性受到影响。由于体育游戏的娱乐性与趣味性,学生由此也会对体育游戏产生过多依赖性而沉迷其中,这也将使学生对后期正式的体育课堂产生厌倦心理,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1.3 设置内容不合理,重玩轻学

从实际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师在进行运动游戏选择时缺乏与本次课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科学思考,创编、选取的游戏内容与课程的教学内容关系度较小,体育课堂游戏的效果事倍功半。此外,由于“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体育教师在游戏创编时将关注点过多的集中在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和竞赛性等方面,而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层面的教育,游戏选择、创编时缺少对学生体质健康方向而进行的游戏内容的开发和引导[4],游戏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等方面缺乏科学的促进手段。

1.4 缺乏创新,陈旧俗套

将运动游戏融入体育课堂的现象已经数见不鲜,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堂的新角色也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体育教师在游戏选择时缺乏创新,传统的运动游戏虽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发挥理想的身体活动效果,但是游戏的新颖性不足也能削弱学生对于体育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基层体育教师将过多的关注点集中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而对于游戏内容的创编却鲜有涉及,一方面也是由于体育教育教学大环境的影响造成的。一线体育教师入职后的再教育也很少涉及体育游戏为主题的内容,因而造成了学校教师关于体育游戏创编、设计领域意识的薄弱。

2 改进建议

2.1 明确体育游戏意义,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安排

将体育游戏融入体育课堂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利用体育游戏的特有属性帮助学生快速进入体育课堂的学习状态,并达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因而在教学设计时,可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热身、过渡”等方面的作用,并有针对性的归纳体育课堂中各阶段的教学行为,对于那些有相同操作效果的教学行为再斟酌并合理删减,以达到经济化课堂时间的目的。

2.2 游戏设计掌握好“度”,各阶段衔接科学“过渡”

针对体育课堂游戏娱乐性、趣味性过度等方面的问题,体育教师可以在游戏设置、创编时就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了解学生的兴趣取向与学习特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教学目标合理的选用游戏素材,课堂临场组织时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控好学生参与游戏的“度”,既要达到理想的游戏效果也要保持学生情绪上的稳定。此外在游戏与正式教学的衔接部分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设计,处理好“玩”与“学”的过渡。

2.3 游戏创编应与教学指导指导思想相结合

作为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游戏设置也应该与遵循教学的指导思想,将“健康第一”作为游戏创编的指导思想,并同时兼顾体育游戏本身所特有的属性,科学划分游戏步骤,将游戏的创编也当作是教学设计的再呈现。通过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游戏培养团结、拼搏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4 开拓进取,努力创新

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购买教材、查阅网络资源以及参加专题培训等渠道掌握科学的游戏创新理念和多样的游戏创编素材,将学校一切可利用的环境和软硬件条件作为开展体育游戏的有效资源,创编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并整理归纳,以形成共享教学设计的资源。

3 结语

实践证明,将体育游戏融入体育课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热情以及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但是作为体育教师应该理性的对待体育游戏这项内容,仅仅是为达到体育课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之一,而不是必然手段,在课堂设计上应有选择性的增减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体育游戏的两面性,如何权衡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利”“弊”是体育教师所必须面对的考验。

参考文献

[1] 刘利波.山东省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制机制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5.

[2] 王长光.浅论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J].新课程·小学,2015(3):156-156.

[3] 吕峰.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影响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7):60-60.

[4] 张杨.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1):183-184.

猜你喜欢
弊端体育游戏建议
张银珍:拓展性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跟踪导练(四)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探讨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弊端及应对策略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