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时代大学体育人文精神培养分析

2018-05-14 17:20刘亚东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国梦时代

刘亚东

摘 要:“中国梦”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偉大构想,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以及人民幸福等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大学体育教育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现代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体育教育也倍受人们关注。随着“中国梦”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在“中国梦”时代培养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是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基于此,本文就“中国梦”时代的大学体育人文精神培养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 “中国梦”时代 体育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c)-0239-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就成为了指导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理论,为我国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尽管现阶段“中国梦”已经提出并成为了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但是在各项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梦”理论的落实却依然处于一个较为基础的阶段。大学体育作为培养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如何在将“中国梦”理论落实到大学体育教学中,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是现阶段大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 “中国梦”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体育人文精神培养现状

1.1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大

在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时,依然沿袭了传统的以教师教学为中心,以传授体育技能为主要核心内容,以体育教学各项考核内容达标为主要衡量标准的一种教学模式[1]。在这种模式下,整个体育教学课程相对单一且枯燥,加之整个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为体育技能教学,严重影响了对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

1.2 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缺陷

由于受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影响,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选课为主,尽管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是学生在进行选课前,并未接受过相应的理论知识以及选课指导,导致学生对于可选科目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选课也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就极易导致学生很难通过对大学体育的学习获得实质性的帮助;其次是在实际的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传授,导致学生对于体育项目很难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于大学体育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2 体育人文精神与“中国梦”的有机结合

2.1 大学体育人文精神与“中国梦”有机结合现状

现阶段,尽管“中国梦”伟大理论构想已经融入到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但是在高校体育人文精神结合方面,却依然处于相对基础的一个阶段,加之学生对于“中国梦”与体育人文精神的认知不足,导致大学体育人文精神与“中国梦”并未实现有机结合。笔者研究发展,导致大学体育人文精神与“中国梦”无法实现有机结合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高校管理层对于“中国梦”的解读不足,使得其思想内涵并未得到传递;其次是过于注重体育技能教学,对于弘扬“中国梦”思想重视程度不足;最后是“中国梦”思想在大学体育人文精神中的缺失,导致学生对于当代大学体育人文精神与中国梦的认知极其匮乏,严重影响了大学体育人文精神与“中国梦”的有机结合[3]。

2.2 大学体育人文精神与“中国梦”有机结合策略

要想在大学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实现大学体育人文精神与“中国梦”的有机结合,首先应对可以实现两者融合的基础条件进行充分的认知和理解,该基础条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为“中国梦”时代的伟大理论构想是指导我们前进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对体育人文精神的一种具体展现,而体育也恰恰可以通过一种合理的形式对于人文精神进行展现;另一方面就是体育的普及型较强,随着全民健身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也为我国现阶段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指明发展方向,对于促进体育人文精神与“中国梦”的有机结合意义重大。

其次,要想真正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中国梦”的有机结合,还应对“中国梦”思想以及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人文精神应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仅如此,在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时,学校或者是教师应不断弘扬“中国梦”思想,并通过开展相关的活动,加深学生对于“中国梦”的深刻理解,最终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3 “中国梦”时代大学体育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3.1 充分发挥大学体育教育的积极作用

要想在“中国梦”时代实现对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首先应充分发挥大学体育教育的积极作用。由于在长期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高校仅仅是对学生的体育技能进行培养,并未对体育人文精神进行培养,因此,在进行高校体育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在体育课堂开展较为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例如篮球比赛等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团队交流水平以及自身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精神,最终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3.2 培养学生竞争以及合作意识

“中国梦”时代培养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培养学生的竞争以及合作意识,这也是构建“中国梦”人文精神的关键。竞技体育最为本质的内涵就是通过竞争合作,最终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这也与“中国梦”人文精神的关键因素相契合,因此,在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的竞争以及合作意识进行培养,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技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与队友合作的习惯,并在实际的团队竞技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拼搏意识以及竞争意识[4]。

3.3 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于大学体育的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于大学体育的学习兴趣。首先,在学生进行网上选课之前,学校应在网站上对各个体育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普及,并将整个教学流程进行简单介绍,以此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可以通过“试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1~2周的体育项目教学活动,降低误选体育项目对于学生的不良影响[2];最后,在进行选课时,学生可以选择相同性质或者相同类型的课程,打破选课的单一性,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自由度,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梦”时代的大学体育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通过将“中国梦”思想与大学人文精神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功能,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正中.大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素质教育[J].新校园,2017(7):132.

[2]张守忠,王伟,徐伟.“中国梦”时代大学体育人文精神培养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12):243,245.

[3] 罗清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缺失及解决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3):60-61.

[4] 李强.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6,35(2):161-164.

猜你喜欢
中国梦时代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