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为支撑撬动宿迁融进“一带一路”

2018-05-14 12:45房勇志
新丝路(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宿迁短板江苏

房勇志

面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任务,宿迁有迫切融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要求与渴望。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宿迁在“一带一路”中的存在感普遍弱于周边城市,甚至不如众多中西部城市,本是沿海腹沦,却成为战略洼地,事实与预想大相径庭。宿迁唯有规避区位、经济、交通等客观要素,在生态文明、文化建设等软实力上另辟蹊径,寻找足以撬动宿迁融进“一带一路”的要点。

一、文化将是开辟宿迁连接世界的新通道

1.准确把握“一带一路”扩容发展的新需求

历经4年多发展,“一带一路”已成为世界上跨度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其格局逐步扩大,涵括领域更加丰富,为国内诸多城市对外发展打开了新大门。然而在这席卷全国的热潮中,宿迁至今还没有良好佳机融进“一带一路”,成为重要“节点城市”。

欲要对接“一带一路”走出去,先要思考宿迁拿什么连接世界?重新审视宿迁现有的竞争形势:作为东陇海线上的“第三座城市”,宿迁的区位优势还能深度挖掘;产业层次偏重实体经济,处于产业链前端的工业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强;电商、数字等新模式虽已稳步扎根宿迁,但新又不强的格局略显尴尬……这些既是宿迁的发力点,却也是阻碍宿迁与“一带一路”的深度融合的短板,让宿迁没能搭乘“一带一路”的早班车。

随着“一带一路”内涵的扩大,文化将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要素,借此,宿迁仍有机会瞄准“一带一路”的新领域,对接新需求,通过文化拉近与世界的距离。

2.紧跟国家和江苏文化“走出去”战略

2017年初,国家文化部印发《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强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切实推动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创新发展”,鼓励各省积极搭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平台。

江苏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较强的经济与文化实力让江苏足以连接世界,在国家“走出去、请进来”的大战略下,江苏文化的外向性和开放步伐明显加快,近年来对外输出了大量的优质文化,成就一批江苏文化为国际经典。同时,关于江苏制造与文化输出的报道此起彼伏,相比之下,宿迁在经济、产业等硬性指标上存在明显短板。

长期以来,无论是江苏大公园建设,还是率先生态文明,宿迁花费大量精力提升城市软实力,例如文明已经成为宿迁的新标识,但这标识却不为外人所知,宿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不如預期。虽有开放的初心与雄心,但连接世界的通道还不宽敞,宿迁欲要实现弯道超车,亟待对接更多的国际资源提升城市品牌。在品牌建设中,宿迁既要自娱自乐,也有为人共赏,只有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寻突破。

二、依托文化弥补宿迁经济发展上的短板

宿迁很难融进国家战略,既是因为宿迁资源少导致产业链低端、经济不强,还有区位不佳,缺少没有完备的交通体系等客观因素,但发展本身就是进行时,不会因为客观因素而陷入停止,宿迁的开放还需在自身上寻求突破。

1.重塑新区位优势,突破东陇海线上的盲点

按照狭义的“一带一路”规划,宿迁恰好位于盲点:“丝绸之路经济带”由连云港经徐州入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海岸一路向南,两条线路均“恰到好处”地掠过宿迁。再者,在传统认知中,对江苏地域的划分长期囿于经济因素:环渤海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距离宿迁太远,辐射效能有限;在“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圈内,又缺少经济强市引领地区发展,因此单纯考量经济因素,宿迁确实不太容易对接“一带一路”。

而在文化领域,地域的概念有可能被弱化,横看世界城市发展格局,文化与经济未必完全对等,有文化的地方未必经济也强。相较于经济,宿迁的生态、文化更能拿出手,加之省委连续谋划多条高铁途径宿迁,在一定程度上补足了宿迁交通上的短板。因此,宿迁可以依托文化,重新构筑宿迁在“一带一路”中的新区位优势。

2.构建新开放经济,弥补宿迁产业上的短板

2017年,宿迁实现进出口总额29.48亿美元,其中出口21.72亿美元,进口7.76亿美元。同年,江苏全省进出口总额40022.1亿元,出口总额24607.2亿元,进口总额15414.9亿元,宿迁进出口额仅占全省0.475%。与全省华丽的外向数据对比,更加凸显宿迁外向经济发展上的不足,深层体现是宿迁产业上的短板。

借助“一带一路”,江苏省正在快马加鞭地走向世界,在贸易、文化、交通等多领域展示中国经济强省地位,这就给予宿迁更大的紧迫感发展外向经济。通过对比江苏与宿迁的《“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两者目标之间的差距巨大,江苏已经开始布局世界,江苏制造、江苏标准正在输出世界,却大多与宿迁无关,按照现有的发展进程,宿迁在开放经济方面将会进一步拉大与国际的距离。

经济方面,宿迁的短板与劣势明显;政治方面,宿迁也当扮演了核心角色,宿迁更宜在软实力上借势江苏强省地位,在文化、生态、旅游等领域谋求业态上的创新与突破,通过新的拐点改变当前产业上的劣势,以另一种方式连接世界。

三、宿迁文化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对策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国内诸多城市都在探索文化与“一带一路”的融合路径。在国内,宿迁的文化地位并不突出,在省内,江苏独特的文化优势在宿迁也不明显,因此,纯粹依靠市场力量不足以创造更高价值推动宿迁文化走向世界,所以宿迁的文化创新还需政府牵头,民间参与,力争形成官方与民间良性互动,经济与文化齐行的新局面。

1.借道文化刷新宿迁于“一带一路”中的定位

文化是突破地域、经济、种族等领域限制的特殊符号。在对外交流中,相较于欠发达的宿迁社会经济,洋河酒、楚霸王项羽等历史文化标识更为外人所知,在进一步推动宿迁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近年来,随着宿迁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市委市政府围绕宿迁特有的元素相继举办了系列的国际性赛事与会议,在国内外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但是同期国内各城市也在云集举办的各类活动,缺乏突出特色的活动很容易被社会淹没,对宿迁而言挑战巨大。

G20峰会成就杭州,上合峰会助力青岛,事实证明,一场被国际认可的会议足以点亮一座城市。对经济强市而言,国际会议是锦上填花,但对宿迁来说,有可能就是质的突破。建市晚、基础弱、工业不强,一系列的标签贴在宿迁身上太久,当前特别需要一场大型国际会议激励人心,彰显宿迁改革求新的锐气。对于欠发达的宿迁而言,亟待向省委、国家争取一些有关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国际会议在宿召开,或是根据宿迁发展需要,谋划新的国际会议或者高端论坛,刷新宿迁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

2.对接“一带一路”讲好宿迁故事

借助“一带一路”,江苏文化已在世界各地宣传,苏州园林、昆曲、大运河文化、《西游记》文化等俨然形成江苏文化符号,这其中却没有独属于宿迁的文化故事。无论是人文历史,还是自然生态,宿迁从来不缺文化,为何宿迁故事在国际上不好讲?关键是在缺少经济基础支撑的情况下,没有靓丽的宿迁文化符号,对此建议:

(1)主动谋划宿迁文化对接“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明晰宿迁文化融入“一带一路”的目标与进程,加快制定宿迁文化发展规划,全面梳理宿迁文化脉络与发展优势,完善与省级、国家文化部门的对接机制,为宿迁文化走出去开辟新通道。

(2)强化宿迁城市名片与文化元素的内在联系,编撰宿迁新文化故事。主动作为,增强宿迁文化的开放性,紧盯国家、江苏省“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规划,制定配套的推广策略,打破外界普遍“只知项王,不知故里宿迁”的局面。

(3)对接国际标准创建宿迁文化精品项目。针对宿迁文化国际韵味不足的问题,还应充分把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情与民情,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宣传模式。无论是文化创新,还是文化输出,文化只有流动起来才有活力,只有符合国际文化的理念才有生命,才能引人入胜,与世界产生共鸣。

(4)壮大民间文化组织,与官方推介形成互补关系。向世界推介宿迁,不只是政府的政治任务,而是关乎宿迁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的长远大计,对接“一带一路”,仅凭政府文化部门很难一己完成,还应充分借力社会组织、社会机构、社会团体等民间力量,形成创新合力,共同发掘宿迁文化。

猜你喜欢
宿迁短板江苏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木桶短板理论”更具人生价值
The Way of Writing an Attractive Cover Letter Through Receptive Aesthetic Theory
大运河·宿迁
图说江苏制造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