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理念下天祝藏区反贫困对策思考

2018-05-14 12:45徐文林
新丝路(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反贫困共享发展藏区

摘 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回答了“改革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来享有”这一重大发展归旨问题,是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的具象化实现形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了共享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价值目标。共享发展源于对增长、发展及贫困认知的深化,机会平等、协力共建、成果共享及平衡协调是其内在要义。天祝藏区在反贫实践中,必须坚持增权赋能、公平正义及协调原则。优化和完善社会保障,维护好民众基本生存权利;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增强整体性反贫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环境承载力和产业带动力;完善合作型反贫体系,强化藏区反贫攻坚合力。

关键词:共享发展;藏区;反贫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共享”发展,回答了“改革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来享有”这一重大发展归旨问题,是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的具象化实现形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確了共享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价值目标。天祝藏族自治县是四省藏区集中连片特困县,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在实现整体脱贫这一目标中任务艰巨。凝聚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并调动贫困群众发展积极性,在共建共享中强化脱贫攻坚合力,是深度贫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天祝藏区在反贫困对策制定必须以共享发展为遵循,不断完善反贫政策与举措。

一、共享发展意蕴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增长和贫困与其密切相关。共享发展这一发展理念的提出,源于对增长、发展及贫困认知的深化。在新古典学派里,曾一度视增长即为发展,并提出“涓流效应”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即可带来贫困的减少。后来,在这种理论转化为决策和指导实践后,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先后落入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陷阱。至此,人们逐渐认识到,增长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增长仅仅是物质量的增长,而发展应当包括一系列社会目标,是涉及社会结构、国家制度、减少不平等和减轻贫困等多方面进步发展的过程。[1]并且在对贫困由物质贫困到能力贫困,再到权力贫困的认识过程中,证实经济增长是减少贫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要在经济增长中减少贫困,实现发展,必须改变增长模式,因而突破了“涓流效应”理论,提出了“对穷人友善的增长”。2005年,针对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增长迅猛,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由亚行赞助支持,亚行经济研究局和驻中国代表处联合开展了“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研究课题,邀请林毅夫、樊纲等国内知名学者一起参与研究,形成了研究报告《 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2007),首次提出“共享式增长”(后译为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2]之后中国引入并发展了这一概念,2010年9月,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胡锦涛从坚持发展经济、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和坚持以人为本三个层面阐述了对“包容性增长”的中国式理解。[3]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共享发展”这一概念,并将共享发展确定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4]

从共享式增长(或包容性增长)到共享发展,虽然都还未有一个明确的公认定义,但从发展的不同角度来看,共享发展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要义:机会平等,人人享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权利;协力共建,人人尽力于经济社会发展事业;成果共享,人人公平合理地分享发展成果(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成果);协调平衡,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平衡协调;同时也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各国人民共同平等发展。共享发展既是手段,也是目的,通过发展,让不同国家、地域、民族的人民更多更公平享受经济发展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消除绝对贫困中,减小相对贫困,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让人的能力得以提升,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应是共享发展的目标追求。

二、共享发展理念下藏区反贫困原则

共享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是反贫困工作的终极价值遵循,作为一种发展方式,又对反贫困对策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天祝藏区在反贫困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增权赋能原则

在贫困中,权利剥夺、能力缺失是导致贫困和贫富差距拉大的真正原因,权利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又是能力贫困和物质贫困的根因。因此,能力提升是摆脱贫困的关键,权利保障是能力提升的根本支撑,解决贫困问题关键在于权利保障。源于对贫困科学认知上的共享发展,强调权利与机会平等,贫困人口应该平等享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利,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并且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而不应是消极被动的受助者和被怜悯者。[2]这不仅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保障,也为共享发展成果的结果平等赋予正义与尊严。因此,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反贫困实践必须遵循增权赋能原则。

2.公平正义原则

公平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共享发展以及其指导下的反贫困实践作为正义的实现方式,就必须符合正义原则:一方面在反贫困实践中注重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以权利保障为基础,保证人民在共建中共享,实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另一方面要在反贫困实践中注重责任共担,因为“正是通过建立在社会成员们的需要和潜在性基础上的社会联合,每一个人才能分享其他人表现出来的天赋才能总和。”[5]所以只有将反贫困视为政府、企业、公民共同的社会责任,才能在促进每个人最大贡献能力中创造并分享更多社会财富。

3.平衡协调原则

共享发展的核心目标是缩小地区间和不同个体间的贫富差距,在平衡型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再次,共享发展也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强调实现经济同社会、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协调发展中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综合性发展成果,而非单一的经济收入。因此,藏族在反贫困实践中必须遵循平衡协调原则,不仅要推进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协调发展,也要推进经济社会相协调和经济生态相协调。

三、共享发展理念下天祝藏区反贫困对策思考

基于藏区贫困成因及共享发展理念下藏区反贫困必须遵循的原则,在反贫困对策制定中必须以权利保障、能力建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反贫困大格局建设为重点。

1.优化和完善社会保障,维护好民众基本生存权利

社会保障是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安排。作为兜底性的安全网,是政府调节再分配收入,抑制贫富差距幅度,减小相对贫困的手段,同时,也是在保障基本生存生活权利中防止社会成员跌落贫困陷阱,防止并消除因缺失劳动能力和收入机会而陷入绝对贫困的必要性和基本性安排。天祝藏区要完成“十三五”时期的脱贫任务,须在反贫困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社会保障:一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除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外,天祝藏区农村人口在其它类保险中的参保率还很低,政府要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教育宣传,吸引农村居民加入养老、失业、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险中,并在精准扶贫中,以财政补贴、社会筹资等方式,为贫困人口、特殊群体、低收入者提供补贴,实现贫困人口在各类社会保险中“应保尽保”;二要完善和强化社会救助,相比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由政府和社会投资,更具福利性、社会利益再分配性和道义性,其救急救穷功能对于预防和消除绝对贫困有基础性保障作用。藏区在反贫困实践中,要注重社会救助的正义与效率性,避免“养懒汉”和利益争抢矛盾的激化,基本生活救助应重点针对鳏寡孤独、残、老等特殊群体,其余扶贫资金应用于完善大病医疗、灾害、教育和就业救助,尤其要做好医疗、教育和就业救助,帮助有能力的贫困人口积累人力资本,提升其反贫能力,为其可持续生计奠定基础,将“输血”赋予“造血”功能,实现效率与正义的双重价值。三要完善社会保障投入制度,以科学制度设计增量提质,并提升其公平性、效率性和激励性,增强社会保障的反贫困功能。

2.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增强整体性反贫能力

基本公共服务,作为社会利益的再分配,是实现社会价值公平分配,发展成果共享的重要领域,也是民众获得生存生活权利,提升发展能力,获得发展机会的普惠性民生事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必然推进权利公平基础上的机会公平和发展能力的公平提升,不仅是贫困群众有尊严地摆脱贫困和减小相对贫困的核心支撑,也是提升藏区整体性反贫能力的关键。藏区在反贫困实践中,一要综合施策,通过加大税收转移、财政投入和社会力量引进等,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加教育、医疗、文化、住房、治安、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以资本、资源、土地、人才、产品市场的创造,厚植发展条件。二要推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即以软、硬件同步,整体改善农村尤其是贫困乡镇、村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不均衡现状。将国家、省、市扶贫资源与政府投资、社会投资相结合,提升公共服务基础设的硬支撑。同时,要完善政策保障与制度激励,引导干部、教师、医生等人才力量下沉,强化公共服务的软支撑。

3.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环境承载力和产业带动力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关键,也是以产业促就业,提高人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根本依据。天祝藏区作为重要生态屏障区和贫困区,亟须在优化产业结构中提升环境承载力和产業支撑力。一要立足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特色农牧业。充分利用气候、土壤、草地等特色自然资源,强力推进贫困村、户“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主体生产模式,因地置宜,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数村一品”模式,发展具有明显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二要建立完善的产业扶贫制度,在“农户+贮藏加工+运输销售”、“互联网+农产品”“政府+公司+农户”、“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会+农户”等模式中,引导贫困农户进入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化经营与扶贫开发有效对接,使产业扶贫资金真正用于贫困农户的发展上。三要以自然、人文资源与农业资源为依拖,以藏民族特色文化、手工艺品、美食和农副土特产品为支撑,发展“食、住、行、游、购、娱”等链条完整、外延丰富的现代化乡村旅游,实现贫困农牧民得增收、生态得保护、民族文化得发展、社会得和谐的多重价值。

4.完善合作型反贫体系,强化藏区反贫攻坚合力

共享源于共建,在反贫困中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实力,必须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和群众共同协作的大扶贫格局,以合作型反贫体系整合反贫资源与力量,强化反贫攻坚合力。东西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党政机关定点帮扶,是国家协调与共享发展理念下凝聚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强调以多方参与整合扶贫资源,实现了多元主体同频共振、联动帮扶,是强化反贫攻坚合力的有效举措。天祝藏区在政策落实中,要不断完善合作型反贫体系建设,一要在力量融合上下功夫,在做好政府部门间协作联动基础上,以制度、政策推进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反贫参与,进一步融合反贫困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二要在举措“精准”融合上下功夫,以目标精准为基础,细化、分层、分类扶贫措施,将产业扶贫、惠农扶贫、专项扶贫、移民搬迁、行业扶贫等因人因地而施,并使各举措有机衔接,功能耦合。三要在扶贫机制融合上下功夫,完善政府主导、部门、企业、社会、个人协同的工作机制、资金整合使用及监管机制、扶贫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等。

参考文献:

[1]龙静云.共享式增长与消除权利贫困[EB/OL].中国人民科学网,http://www.cssn.cn/zhx/zx_llx/201310/t20131026_621859.shtml

[2]林毅夫、庄巨忠、汤敏.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3]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E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12748954.html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103/c1001-27772701.html

[5][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

徐文林,女,中共天祝藏族自治县委党校,讲师。

猜你喜欢
反贫困共享发展藏区
基于反贫困的农村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基于反贫困的农村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浅谈山区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 促进共享发展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甘孜藏族自治州派出所遭冲击 警察开枪自卫
冲击派出所扰乱藏区不得人心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