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2018-05-14 08:55石芳芳
财讯 2018年15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三农农民

石芳芳

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为“三农”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互联网金融依托数字技术的包容性和无地域性,推动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对晋、冀两地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相应纳政策建议。

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 农村金融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各种新型平台和模式的不断出现,将互联网金融应用到农村金融领域,为有金融需求的农村居民提供资金融通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显得更为重要。晋冀两地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1)农村居民基本情况分析

被调研对象中男女比例基本均衡,受教育水平以初中和高中学历为主。 农村居民中外出务工者占51.49%,分布最为集中,而以传统种植业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仅占21.15%,说明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种植业难以满足其追求更高生活水平的需要。而且经常使用互联网的居民,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居多。

(2)村镇缺少有关农业生产的专业性、系统性培训 农民受其文化水平的制约,无法获得专业的农业耕种技术,致使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难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民生产技能培训是农业技术普及、农民生产技能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农民生产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农村发展的水平。 高达54.48%的农民表示 “所在村镇没有进行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培训” 。

(3)农民互联网运用程度较为低端,对接市场意识薄弱

调查居民中平时有上网习惯的占88_28%,会利用互联网搜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和农业市场信息的仅占36.55%,平时进行“网上理财投资”的居民仅为21.61%。说明农民对互联网运用程度较为低端,利用互联网获取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的能力较差,难以利用网络了解农业行情走势、农产品价格趋势和风险,对接市场的意识薄弱。

(4)投融资观念比较落后

虽然包括银行在内的各大金融机构发行金融理财产品已有多年,针对农民的理财产品类型不断丰富,然而仅有11.03%的农民会选择“购买金融理财产品”,高达42.82%的农村居民把闲散资金存入“银行的定、活期存款”。说明农民对于闲钱的支配理念仍然是以安全和灵活取用为主,对新型理财投资方式接受度较低。

高达56.21%的农户借款来源主要是“亲戚朋友”,其次是“正规商业银行”,占比20.32%,而选择小额贷款公司、P2P等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均不足10%。说明农民的融资观念还是比较传统保守。

晋冀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网络、移动终端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不可或缺的硬件支持。近年来国家通过制定各种惠农政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率大大提高,农村网民数量大幅增加,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居民数量庞大,这一比率仍然较低。所以和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硬件设施仍是比较落后。

(2)农村居民互联网金融知识匮乏

受教育程度是农民家庭背景与能力的体现,而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这就限制了其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难以理解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 广大农村地区对互联网金融等新兴服务和产品的认知较浅,农民的参与度不高,难以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优势,不能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3)农业专业化人才缺失

目前我国缺乏高质量的农业信息收集、分析人员,对农业生产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导致大量的信息资源被浪费,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农村贫困地区居民受知识水平的影响,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不能充分认识和理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事实上,在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专业人才缺乏,人才严重外流的现象,进一步阻碍了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效果。

对晋冀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建议

根据对晋、冀两地农民的调研情况看,农村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发展农业方面的互联网金融之路,任重而道远。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互联网金融体系,夯实互联网金融基础

晋、冀两地部分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无论是在质量还是数量方面都有很大的不足,提高广大农户的金融知识水平,培养农民使用互联网的习惯非常重要。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互联网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户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多对农户进行补贴,加快晋、冀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步伐。 同时,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方式支持互联网设施建设,尽快完善互联网金融体系基础建设,夯实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硬件基础。

(2)加大互联网金融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的互联网使用度

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发挥带头作用,加大互联网金融知识在农村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电子网络平台的使用度,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在農村地区的发展。一方面,国家应该制定有利于宣传金融知识的政策,努力落实宣传金融知识的工作。另一方面,当地政府要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合作,探索合适的方法引导农民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提升农民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度和使用度。

(3)吸引优秀人才,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加大支持力度,防止人才流失,引导高校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互联网金融人才,这将降低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难度,有利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对现有工作人员新技能的培训,加强互联网金融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人员使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更重要的是融合网络信息与金融,用独特的互联网思维引导“三农”工作。

[1]郑学党,供给侧改革、互联网金融与农业产业化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16,( 12):1-7.

[2]张春霞,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模式浅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5,(11):9-13.

[3]王硕.“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现状和创新趋势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5,(11):14-18.

[4]张正平,石红玲.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现状、问题、原因和对策[J].农村金融研究,2017,( 02):60-64.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三农农民
耕牛和农民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农民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赞分盐镇裕牛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