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经济决策中的羊群效应分析与治理研究

2018-05-14 08:55黄红友
财讯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主观羊群效应

黄红友

地方政府是我国GDP的增长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地方政府会以利益扩大到最大作为指导准则,同时,经济发展为地方政府的头号目标,这样一来就难免造成工作范围严重超出职能范畴。照这样发展,离现代公司的的某种经营方式更近了,这种经营方式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我们也可以将这个趋势称之力“地方政府公司化”,那么,就通过较为典型的案例,研究和探索地方政府经济决策中羊群效应的形成原因和影响机制,并总结有效对策或者有效建议。

地方政府 经济决策 羊群效应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地方政府是我国GDP的增长各地区发挥职能的重要支柱。正常来讲,地方政府制定的经济决策是根据市场监督,公共产品的供给来决定,但是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经济发展必然也是地方政府的首要目标,并且地方政府会将经济利益扩大到最大化,这样就难免会有超出职能范畴的事情发生。这种发展趋势雷同于公司的经营方式,随之就出现了“地方政府公司化”这一概念。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被称之为“羊群效应”,也就是说决策者的最终决策没有了重要的决策性,只是一味的追随了大多数决策者的决定。那么按着这个定义来看,地方政府的决策充分的展现了“羊群效应”。“公司政府化”“羊群效应”,研究和探索地方政府经济决策中羊群效应的形成原因和影响机制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在本文最后也会提出相应的有效对策或者有效建议。

羊群效应的理论概述

(1)羊群效应的理论概述

“羊群效应”一词是根据动物的群居特征得出的,羊属于群居动物,很少或者几乎没有独行的。“羊群效应”的意思即是主观有决策,有信息约束,但是却下意识的克制主觀,并且去模仿或者追随其他的行为,并且改变自己原本主观想要达到的效果,因此被称之为“羊群效应”。从20世纪末以来,“羊群效应”逐渐开始成为普遍现象,可能某个个体觉得自己的主观很突出,与其他群体是不同方向,那么,其首先的意识就是保护自己,为了自己不显得太突兀,就会放弃自己原本已有的决策来迎合大方向的群体。其实羊群效应很难定义,一个个体在群体中会相互影响,那么这时,一个个体的错误就会产生系统性错误。

“羊群效应”原本在股市或者其他金融方面较为普遍,这类行业都是只要有领头羊,其他个体就会跟着领头羊方向的行业,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羊群效应”这个趋势也开始在其他各个领域发展起来。“羊群效应”这一现象经过各界人士研究表明,是一种对于社会发展,人文发展,经济发展没有益处的一种形式,很多人才由于羊群效应失去自己的主观意识,导致各行各业都出现不平衡状态。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羊群效应”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理性羊群效应,客观因素获取困难,即便是有个别的途径能够实现主观意识的目的,但是极其困难,甚至达不到主观意识的目的,那么这个情况下,选择羊群行为是较为明智的选择,选择大方向可以获得自己主观意识想要达到的目的。第二类:非理智羊群效应,忽略自己主观意识的目的,盲目的跟从或追随模仿大方向,忽视了主观对于目的的分析和决策,一味的跟从,这种羊群行为不可取,甚至会受到误导。此文中提及到的地方政府经济决策中的羊群效应就属于第二类,非理智羊群行为。因为从理性羊群行为的本质来看,理性羊群行为是需要前提条件的,例如时间因素,搜寻途径等为前提的。但是从实际来看,这些必要因素在政府决策中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甚至毫无用处,也正是因为政府在各方面的征集要比个体有征集力,政府的经济决策又属于非理性,所以根据情况得出,防范和制止地方政府非理性羊群行为是重中之重。

根据上文所说的观点,地方政府逐渐“政府公司化”,只是单单的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与此同时也忽视了自己原本该有的经济发展前景,目光短浅,不为大局考虑,盲目的跟随和模仿其他政策,造成各行各业的经济不平衡,一面多一面少。尽量不要跟其他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需要,盲目的模仿和追随必定会造成本地方政府的缺失,要全面的了解本地方的发展所需,要“因材施教”,取长补短。不要因为不理性的羊群行为造成发展经济的缺失。

羊群效应的表现

(1)城市建设的盲目性

羊群效应更加普遍的领域就是政府在城市建设投资方面。投资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拉动的作用,所以,各地方政府开始盲目的追随大方向开始拉动投资。互相不进行沟通,只是盲目的跟从,在投资项目上,尤其是在建设建筑方面,出现了跟多重复性建设,没有自己的代表性,没有文化的特点,千篇一律。这种投资领域的非理性羊群效应,导致了政府的固定资产不断增加,投资规模不断升温,想远看是忽视了整个国家的大局利益,近看是忽视了本地政府的财政情况。由于固定资产不断增加,导致政府的债务骤然上升,更棘手的是增加了我国的政府金融风险。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政府的债务不但没有缓解,还在呈上升趋势,可见,政府投资的非理性羊群效应还在迅速蔓延。

(2)招商引资普遍相似

招商引资也同样遭受着羊群效应的侵害。招商引资的前提条件是在拥有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优势上才能够完成,利用外资来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的的途径必定通过政府,同时,政府利用外商所需要的土地,资源,企业发展所需的能源等外在条件来吸引外商来投资。正是因为外来投资能够拉动本地的经济发展,难免会有些政府追求眼前的利益盲目跟从,用各种更有利的条件来吸引更多的外来商进行引资,忽略了原本拥有的优势,造成了招商后成效甚殊,开发区过多,盲目的开展各种产业,很多产业大同小异,最后达不到拉动经济的效果,大量资源被浪费流失。

羊群效应的表现

(1)阻碍中央政府全局性政策执行

中央政府出台的政策是需要长期性长远性的政策,但是地方政府为了短期的利益,在实施中央出台的政策时肯定会出现偏差,这种偏差毋庸置疑,肯定是存在很大的风险的。所以,一些抱有侥幸心里的地方政府就会官网其他地方政府的决策,一旦有领头羊,那么,后面必将会跟出一大批,这些地方政府会不顾中央政府出台的长期发展政策,只图短期利益,羊群效应就又出现了。我国现在严格的控制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但是往往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利益不顾整个国家的健康发展。

(2)导致地方政府之间的无序竞争

地方政府之间本应该向手足兄弟一样互相扶持,互相取长补短,但是由于羊群效应所驱,各个地方政府的建设,包括经济发展都大同小异。社会资源越来越紧缺,各个地方政府为了争夺短期利益,难免不了出现争抢资源的现象,促使政府之间越来越商业化,就是所谓的“政府公司化”。由于现在我国人民的生活都逐渐富裕,开始追求出去走走看看新鲜事物,那么旅游业自然就由此而兴起。旅游业是利用地区资源,不是高污染,高耗能,也被称为“绿色产业”,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都争先恐后的抢夺所谓的“绿色产业”,这些一件件案例中强烈的反应出羊群效应给地方政府之间造成的无序竞争。

羊群效应的治理

(1)合理发挥地方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之所以在政府之间会产生羊群效应,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政府跟市场的关系,同时政府也没有认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对于经济发展做了很多没有必要的垄断。政府应该尽量的避免干涉经济发展,更应该注重城市相应的建设,注重我国中央出台的长期发展目标,以大局为重。政府应该归属于服务人民行列,尽量的人民的建设做服务,更好的服务企业,不要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从根本上防范和制止羊群效益,这样我国地方经济才得以健康的长期发展。

(2)全面优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的实施一方面可以督促地方政府,监督地方政府。也起到激励政府自身要把考核体系的目标提升上去。要想改变羊群效应,必须要改变政府只追求短期效益的目的,在考核体系中一定要公平,公正,要让这一考核方式起到相应的作用,引导地方政府要放长眼光,以大局为重,以长期发展为目标,加强配合并且完成中央政府出台的长期性政策,保证地方经济总量平衡。

[1]苏洋,张雁南.地方政府经济决策中的羊群效应分析与治理[J].商业经济研究,2016,(19):112-114.

[2]夏露露.“政府公司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决策中羊群效应研究[D].安徽大学,2015.

[3]杨剑,夏露露.“政府企业化”背景下地方政府有限理性行为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4-99.

猜你喜欢
主观羊群效应
画与理
后印象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羊的未来
对立与存在
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