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大而不能倒”在非系统性银行存在吗?

2018-05-14 08:55苏义博
财讯 2018年23期
关键词:系统性救助商业银行

苏义博

“太大而不能倒”主要讨论政府是否应该救助即将倒闭的大型商业银行。传统的系统性银行因为其“大”而存在“太大而不能倒”性质,那非系统性银行是否在存在“太大而不能倒”呢?本文主要叙述了“太大而不能倒”理论,以平安银行为例叙述了非系统性银行存在“太大而不能倒”的性质,表明了这种性质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太大而不能倒”

大型商业银行 非系统性银行

“太大而不能倒”理论

银行出现倒闭主要是由于银行无法向储户以及其他债权人偿付债务和存款,为了偿还债务,银行便会试图进行同业拆借,低价变卖资产以获得更多的现金。但是由于资金数目过于庞大,再加之银行的信用随着资产的降低而降低,几乎很难从其他银行手中获得贷款,一旦消息传出,就容易发生挤兑的现象,并进一步加剧了银行的资金压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了银行倒闭。

“太大而不能倒”理论指的是一些银行、投行等上规模的金融机构,因其业务体量、在金融混业经营体系中的关联性作用,而成为不允许倒闭的角色。为了避免这类金融机构倒闭,政府会选择出资救助,或者邀集金融业其他重磅企业联合出资为受救助者兜底。

非系统性银行存在“大而不能倒”——以平安银行为例

银行太大而不能倒,其中的“大”是如何衡量的呢?所谓的“大”银行的特点是资产规模较大,集团关联性较强,股东结构复杂,全球的活跃程度较高。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跨区域经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中国大陆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14.2489亿元,总资产近3.25万亿元。

平安银行背后有着平安集团支撑,如今的平安集团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截至2017年底,平安银行的零售客户数已达到6990.52万户,零售客户资产达到10866.88亿元,由此可知,目前平安银行储户的资产几乎和平安银行的总资产持平,那么如果平安银行出现财务危机,他的总资产才刚好能满足储户的需求,当平安银行资不抵债时,必将影响到平安集团。平安集团主要进行的是金融方向的业务,做金融,诚信非常重要,如果平安银行倒闭必定会给平安集团带来影响。

如果平安银行倒闭,那么平安集团的股价随即下跌,公司市值会快速蒸发,从而导致平安集团也会遭遇金融危机。平安集团的第六大股东是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为国有独资公司。当股价下跌,考虑到股东权益,政府为了避免不可忽视的风险势必会进行救助,或者邀集金融业其他重磅企业联合出资为受救助者兜底。由此也可以说明,平安银行具有复杂股东结构。

平安银行的前身为福建亚洲银行,是由中国银行福建信托咨询公司与香港中亚财务有限公司合资创办,后被平安集团和汇丰银行一起联合收购。2017年12月,平安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在港股通道买人了5.01%的股权,成为汇丰控股的重要投资者之一,此外,中国平安在全球500强企业排名39。总而言之,平安集团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全球活跃程度较高。

综上所述,试问一家拥有强大综合实力集团旗下的银行,政府真的会让其轻易倒下吗?救助“大而不能倒”银行的负面效应

(1)道德风险

政府对银行的救助会引起相应的道德风险。对于大型银行而言,他们知道政府的救助行为以后,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去进行更高风险的投资,其他银行业会进行效仿,这种状况的出现不仅会导致一个隐性的行业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与强化,进一步增加政府救助的困难性。

(2)竞争环境恶化

政府的慷慨救助会引起竞争环境的恶化。竞争应该是公平的,但是政府由于顾虑太多会救助一些相对较大的银行,在公众看来,这些银行绝对不会倒闭,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资金存进这种“安全”银行。这种倾向无疑会让规模相差不多的其他银行加速自己的规模,让公众相信规模相同的他们也可以很安全,恶意加大规模,改变平衡,使得竞争环境恶化。

(3)诱发财政危机

政府救济极有可能诱发财政危机。当国家运用自己的财政收入救助不能倒闭的银行为其排忧解难时,表面上看是政府出资,但实际上,政府所出资金来源于纳税人,这无疑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在具有专款专用性质的政府资金被挪用救急时,财政危机的风险也就悄然而生,公共产品的供给也将面临萎缩风险。

解决“太大而不能倒”问题

(1)提高资本充足率

提高资本充足率顾名思义迫使商业银行持有足够多的资本,从而降低单位资本所需要承担的风险。这种办法就需要适度降低杠杆率,引导企业合理权衡,适当进行自我分拆。

(2)加强监管强度

加强商业银行的监管,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限制商业银行的规模、复杂性和系统关联性,以此来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集中和传递。在风险偏好框架、风险文化培养以及风险识别和管理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密切关注各商业银行在极端压力情况下的损失情况和资本缺口。

(3)制定有效的处置计划

现有的破产清算程序不能应对银行的“太大而不能倒”,因为商业银行的资产太大而无法清算。因此要破除“太大而不能倒”的现象,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处置计划来减轻商业银行倒闭给金融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制定可行的恢复和处置计划,设定可处置性评估机制以及发生危机时的损失分摊机制。

[1]徐超.“太大而不能倒”理论:起源、发展及争论[J].国际金融究,2013,(08):89-96.

[2]王枫蓉.“太大而不能倒”是否应该终结?[J].商,2013.(04):124.

[3]黎四奇.后危机时代“太大而不能倒”金融机构监管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12,(05):87-102.

[4]伏军.论银行“太大不能倒”原则兼评美国《2010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J].中外法学,2011, 23(01):193-203.

[5]张洪海.后危机时期我国银行业“大而不能倒”问题研究[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2010.

[6]宋清华,陈雄兵,曲良波等.金融機构真的”太大不能倒”吗?[J].理论月刊,2011,(6):5-10.

猜你喜欢
系统性救助商业银行
全面系统性护理在老年突发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惠州惠东:多措并举提升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实效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重视高中物理复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