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乌头属的分支系统学研究

2018-05-14 17:05崔艳戚鹏程王小立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期

崔艳 戚鹏程 王小立

[摘要]为确定乌头属种间分类的重要性状,建立系统发育关系,为乌头属的分类提供参考,基于25个形态学性状,运用Phylip软件对甘肃乌头属植物13个种进行了分支系统发育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乌头属的13个种大体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祁连山乌头、伏毛铁棒锤、铁棒棰的分支关系最近,其次是和褐紫乌头、甘青乌头的关系较近;一组是西伯利亚乌头、聚叶花葶乌头、高乌头、白喉乌头,是关系较近的四个种。露蕊乌头、松潘乌头、川鄂乌头、弯喙乌头和以上两组间及彼此间关系稍远。

[关键词]分支分析;乌头属;系统发育;形态学性状

[中图分类号]Q949 [文献标识码]A

乌头属(Aconitum L.)属毛茛科(Ranunculaceae)金莲花亚科(Subfam. Helleboroideae)的翠雀族(Trib. Delphineae Warming),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也是重要的花卉植物。该属植物在北半球温带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亚洲,其次在欧洲和北美洲。除海南岛外,该属在我国台湾和大陆各省区都有分布,大多数分布于云南北部、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的高山地带,其次在东北诸省也有很多种类。据文献记录,该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0余种,我国现有记录种361种(含变种),其中甘肃省分布有13种。

乌头属的演化从外部形态方面大致表现在以下诸点:(1)地下部分从多年生到二年生和一年生;(2)叶的分裂程度从小到大,从掌状深裂到掌状全裂,一回裂片从浅裂到细裂;(3)上萼片从船形到盔形、高盔形、圆筒形;(4)花瓣的瓣片从小发展到较大,从分化程度小到分化成明显的唇和有短到长的距;(5)种子表面平滑到出现膜质横翅。

本研究选择了乌头属组间及种间具有较大分类价值的形态性状,通过分支结构构建13种乌头属植物的分支系统树,为乌头属的种间分类关系提供形态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乌头属外类群的选择

本文分析甘肃省乌头属植物中的13个种:露蕊乌头(A.gymnandrum)、聚叶花葶乌头(A.scaposum var. vaginatum)、西伯利亚乌头(A.barbatum var. hispidum)、高乌头(A.sinomontanum)、白喉乌头(A.leucostomum)、弯喙乌头(A.campylorrhunchum)、川鄂乌头(A.henryi)、松潘乌头(A.sungpanense)、甘青乌头(A.tanguticum)、褐紫乌头(A.brunneum)祁连山乌头(A.chilienshanicum)、铁棒锤(A.pendulum)、伏毛铁棒锤(A.flavum)。

乌头属所隶属的翠雀族Delphinieae,包括翠雀属Delphynium、飞燕草属Consolida和乌头属3个属。该族内3个属的系统发育顺序是比较显著的。单心皮的飞燕草属是该族内最进化的类群。翠雀属的Sect.Elactopsis Subsect. Aconitoides(短距翠雀亚组)被认为是该属中最原始的类型,它联系着乌头属。本研究中以短距翠雀亚组为外类群。

1.2 性状选取及极性判定

选取性状时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尽可能多地选取状态性状和有明显间断性变异的数量性状。其中,对于确定数量性状的状态是分支分析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数量性状状态最初为测量的数值,例如,叶片的长度。这些数值表示的状态必须转化为等级性的状态才能用于分支分析。因为数量性状的变异往往是连续的,所以在把它转化为状态性状时必须小心。首先应该观察数量性状的整个变异范围,或进而做些统计分析,然后根据变异范围中出现的不连续性来确定不同的性状状态。

分支分析需要对性状进行极性判别,确定性状的祖征与衍征。在对性状进行分析时,主要利用外类群比较原则,同时还借鉴王文采等学者关于乌头属的外部形态演化趋势的观点。

根据以上原则选取了以下25个性状作为形态学矩阵,具体见表1。

(1)生长型:直立(0),缠绕(1)

(2)根的类型:多年生直根(0),块根(1),一年生(2)

(3)植株被毛:全株被毛(0),近花序处被毛(1),无毛(2)

(4)基生叶:有基生叶(0),无基生叶(1)

(5)叶片分裂程度:(0)深裂,全裂(1)

(6)一回裂片:浅裂(0),细裂(1)

(7)叶片近轴面被毛:有毛(0),无毛或几乎无毛(1)

(8)叶片远轴面被毛:有毛(0),无毛或几乎无毛(1)

(9)叶柄抱茎程度:不抱茎至半抱茎(0),抱茎呈鞘状(1)

(10)花序轴毛:贴伏(0),开展(1)

(11)萼片颜色:淡蓝色到紫色(0),黄色或绿色(1)

(12)上萼片形状:船形(0)、盔形到高盔形(1)、圆筒形(2)

(13)萼片被毛:有毛(0),偶尔有毛(1),无毛(2)

(14)花瓣被毛:无毛(0),偶尔有毛(1),有毛(2)

(15)唇的长度:较短(0),较长(1)

(16)花瓣距的长度:较短(0),较长(1)

(17)花瓣距的形狀:球形(0),向后弯(1),拳卷(2)

(18)花丝被毛:无毛(0),偶尔有毛(1),有毛(2)

(19)花丝边缘:全缘(0),有齿(1)

(20)子房被毛:有毛(0),偶尔有毛(1),无毛(2)

(21)心皮数目:3(0),>或=5(1)

(22)果实长度:>1.5(0),<1.5(1)

(23)种子是否具横翅:无横翅(0),只在一面有横翅(1),各面有横翅(2)

(24)种子长径:2.0-3.0mm(0),1.5mm(1)

(25)种子形状:三棱形(0),倒卵形(1)

2 结果与分析

Branch-and-bound搜索得到53个最简约进化树,对它们进行多数原则一致化,结果如图1。图2是Bootstrap对各分支的支持率。

由图1可知,甘肃省乌头属的13个种大体可以分两组,一组是祁连山乌头、伏毛铁棒锤、铁棒棰的分支关系最近,其次是和褐紫乌头、甘青乌头的关系较近;一组是西伯利亚乌头、聚叶花葶乌头、高乌头、白喉乌头,是关系较近的四个种。露蕊乌头、松潘乌头、川鄂乌头、弯喙乌头和以上两组间及彼此间关系稍远。

乌头属同许多其它植物一样,性状进化呈镶嵌式样,即许多原始性状依然镶嵌于现有的类群中,正是由于这种镶嵌分布的进化式样,为探讨乌头属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可供分析的线索。

3 结论

宋芸等利用核型分析的结果显示,褐紫乌头和伏毛铁棒锤聚为同一类群,本研究结果与此类似,但松潘乌头与褐紫乌头和伏毛铁棒锤并没有聚为同一类群,这是与核型分析有差异之处。高乌头和聚叶花葶乌头聚为一类,这亦是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之处。

乌头属植物在分类上十分困难,众多学者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探讨乌头属植物的种间关系,但尚没有统一的结论。采用分支分析的方法时,本文注意采用较稳定的性状进行分析,并采用了外类群比较法,但对各种特征未进行加权处理。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对各种特征所含有的系统发育信息作出估计,以给予不同加权处理,得到的这些类群的树状图或许更可以说明其间的进化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文采.中国植物志:第2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 馬景锐,薛辉,徐磊,等.西藏乌头属植物多样性研究及其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5(20):26-33.

[3] 胡兆勇,赵汝能. 甘肃乌头属药用植物资源[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0,16(2):90-92.

[4] 王文采.甘肃乌头属二新种[J].植物研究,2015,35(4):481-483.

[5]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6] 宋芸,乔永刚,吴玉香. 16种乌头属植物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J].草地学报,2012,20(2):352-357.

[7] 李鸣,冯毓秀,肖培根.中国乌头属药用植物比较解剖学的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1991,29(2):97-112.

[8] 肖培根,王锋鹏,高峰,等.中国乌头属植物药用亲缘学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2006,44(1):1-46.

[9] Yan Luo, Fumin Zhang, Qiner Yang. Phylogeny of Aconitum subgenus Aconitum (Ranunculaceae) inferred from ITS sequences [J]. 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005, 252 (1-2):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