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2018-05-14 17:05包志鹏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发展问题农村金融对策研究

包志鹏

[摘 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村金融的地位和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当下我国大力推进“精准扶贫”与城乡统筹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打破长期制约农村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减少农村的贫困人口,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最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简述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提出农村金融存在着金融体系亟待健全、中低收入农户信贷问题多、农村金融的发展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等问题,并在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旨在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数年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经济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GDP总量74.4万亿元,增速6.7%,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然而,在光环的背后,我们应看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我国提出的“三农”问题,根本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而发展中的阻碍的一个方面就是农村金融问题。农村金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金融的快速发展更不应该忽视人口比重大的广大农村地区。

1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1.1 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我国基本形成了广覆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其中,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微型金融组织为补充,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互相协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移动支付、手机银行、网络金融理财产品等也随之出现。一些互联网金融组织也在农村金融方面做出了探索,例如,“宜农贷”互联网金融扶贫项目的开展。

从上表中,我们能看出,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总体上一直在增加,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的增长幅度大,同时农村信用社的数量呈递减趋势。

1.2 涉农贷款不断增多

在政策方面,不断地拓展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扩大支农再贷款和贴现的力度。2011年到2015年涉农贷款金额以及占同期各贷款比重如下表所示。

由表格的数据,我们能得出,近些年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稳定增长,占同期各贷款的比重也是逐步地上升。

1.3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在人民银行的政策措施下,支付机构、商业银行和清算机构扩大了支付的覆盖范围,并慢慢健全了支付结算体系。县域物理网点、ATM机以及POS机等数量近年来都在显著增长,农民获得金融服务和帮助的成本正在快速下降。并且农村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也给农民提供了金融保障。提倡在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村设立惠民支付服务点,简化流程,指导农民减少使用现金支付,转向非现金支付的方式来办理日常的业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网络支付的快速普及,农村基础条件的改善更能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具有起点较低、速度较快、成效较大的特征,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这也表明我国农村金融目前的发展现状还达不到国家的要求,甚至于并没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1 多層次的农村金融体系亟待健全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农村金融覆盖范围也有了长远的发展,但受多因素的作用影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在金融服务功能和机构数量、种类上与预期都存在较大的距离。

一是商业性与政策性,及合作金融共同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亟待健全。我国存在着广大的农村地区,且地理经纬度跨度大,所以就会导致不同地区的农村和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差别巨大,因此需要不同的农村金融服务为之匹配。农村经济基础天生比较薄弱,且农村金融服务具有成本高、回报低的特征,需要寻求商业可持续和政策支持之间的适当平衡。

二是中小金融机构数量欠缺。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投资环境和信用环境较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资源对农村的合理配置。西方的历史经验表明,依据当地的实际,产生的带有特色的中小金融机构,能够为当地的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及时的金融服务,解其燃眉之急。反观国内,虽然近些年来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发展迅速,但这些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仍旧偏高,竞争并不充分。

2.2 中低收入农户信贷问题多

我国存在着大量的中低收入农户,这些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也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进而会向银行进行借贷。然而由于中低收入农户的种种特性,也导致在信贷方面会出现种种的问题。

一是中低收入农户贷款难。这些农户种植或养殖规模小,可用作抵押贷款的固定资产少,再加上贷款的程序复杂,所以导致中低收入农户很少或者很难及时地得到信用社的信贷资助。农户为了解决资金紧张的局面,要么向周围的亲戚或者朋友借钱,要么缩小生产的规模,减少一些生产投入。虽然中低收入农户个体规模小,但是数量巨大,造成了农业土地资源的浪费,最终也会影响农业的生产效率,进而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战略。

二是中低收入农户贷款不良率高。发生自然灾害或者农产品价格的下降都会导致农户不能按时还贷,这是农户不可控的因素,然而导致农户不能按时还贷,和农户自身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农户从各种渠道借贷,然而自身的还款能力不足;农户依靠短期借贷来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收入低导致难以还贷,可能会求助于民间的高利贷。农户的还款能力是信贷的必要条件,农户如果有还款意愿但是欠缺还款能力,到最后还可能会导致违约,从而导致贷款不良率高。

三是银行与农户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农民对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能力有欠缺,对自己的还款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投资的收益与回报分析能力有限,而且对潜在的风险预期判断不足,就有可能会遇到资金周转的困难,甚至导致过度举债。银行由于未掌握借贷者的关键信息,虽然能够对农户的家庭财务状况进行简单的分析,但是能够准确地分析农户的负债水平和还款能力难度大。

2.3 农村金融的发展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形势

随着国家农村土地流转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目前我国农村规模经营发展速度快,也就更加需要金融的扶持与帮助。但农村金融难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以及为农业提供信息化、网络化的金融服务。

一是难以对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我国大力地引导第一产业的结构升级与优化,农村的很多地区都摆脱了传统的单一化生产模式。传统的农业生产集中在价值链的底端和产业链的起点,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很简单。现代农业相对应的金融需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融资需求,转向为多种需求并存。然而,农村金融服务主要在于提供银行贷款,银行贷款之外的其他金融领域则关注程度不足。

二是难以为农业提供信息化、网络化的金融服务。现代农业无论是生产结构、经营的规模、覆盖的地域范围,和传统的农业相比都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与提升,相应的也需要对信息数据进行高效率处理的能力。所以就需要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利用互联网等平台,为农户提供信息化、网络化的金融服务,对资金有合理有效的配置与安排。然而,现实中,受基础设施与农户文化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利用互联网提供的网络化金融服务在农村推广效果有限,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3 加快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处于一种共存的统一循环体系之中,加快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间接涉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这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结构升级转型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所以,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要把改革创新当做发展的动力,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3.1 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

一是深化农信社改革。探索股份合作制的模式,通过组织和社员联合、互助实现规模效应,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对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需要完善监管和激励机制、内部治理机制、行业自律和监督机制,以及完善内部的互助增信机制。

二是加快发展各类中小金融机构。根据国家提出的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的要求,通过“公平准入+分类监管+市场化退出”的监管方式,提高村镇银行的覆盖比例,并允许有资格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小额的贷款公司,拓宽农村的融资渠道。大力发展与引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推进社区性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

3.2 鼓励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一是促进金融产品创新。要大力地开发具有本土适应性的金融创新产品,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应该具有本土适应性和一定的推广价值。促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需要完善抵押形式、担保和风险机制、支付工具创新、信用增级等品类外,还需要提供貼切农户实际的养老、保险、小额信贷和网上借贷等方面的金融产品。

二是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可以推广汇票承兑、保函、贴现、信用证等业务,完善支付结算的品种。发展政府支持的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带动民间投资,从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3.3 加强农村金融的监管

一是突破体制障碍,共享金融市场信息。金融监管机构之间沟通不足,导致了大量的灰色和空白地带,尤其在网络信贷和信托理财方面。只有加强政府的金融监管,才能够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情况,所以必须要掌握金融市场信息,了解金融市场形势,更需要共享金融市场信息,才能减少我国的金融监管灰色和空白地带。因此,需要统一汇集信息,然后授权监管机构进行统一汇总,分别传送金融市场信息,以达到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的有效监管。

二是建立有效的监管协同。监管协同的关键在于业务层面的人员进行信息经验交流分享,处于不同层面的关键人员一起探讨问题,以便于识别出潜在的金融风险。还需要形成紧密的互动机制,这是必要的手段,关于防范金融风险。对于出现恶意的欺诈行为,监管机构需要在全面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强制介入,以免误导农村的广大投资者。关键需要建立专业的分析团队,利用智能的工具,并对金融市场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丁志国,张洋,覃朝晖.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J].农业经济问题,2016(01).

[2] 丁志国,徐德财,赵晶.农村金融有效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吗[J].农业经济问题,2012(09).

[3] 高辰.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J].对外经贸,2013(03).

[4] 丁志国,谭伶俐,赵晶.农村金融对减少贫困的作用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

[5] 胡骏.浅析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前景[J].金融经济,2012(18).

[6] 徐小怡,卢鸿鹏.我国农村金融理论研究述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猜你喜欢
发展问题农村金融对策研究
区块链技术助力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基于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探索
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金融大变身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与测度:文献综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