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加坡小学的招生办法看教育之公平

2018-05-14 09:44石芳
华人时刊·校长 2018年5期
关键词:入学公平新加坡

石芳

进入招生季,招生制度的出台总会牵动着社会的弦和家长的心。

每年招生制度的制定都是对教育资源的一次再分配。而教育资源分配的平等性是整个社会资源分配的平等性的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将导致整个社会的不满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激增。办人民满意教育首先要从招生制度的公平开始。

对于一个移民国家来说,新加坡的教育公平问题更加复杂。新加坡教育部对于教育公平与公正问题上的新政策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广泛。这些问题涉及的范围贯穿于学前教育阶段、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整个过程。

下面我想就2015年新加坡小学的招生办法,来探讨一下新加坡官方对于教育公平的政策实践。

关于招生范围

新加坡教育部规定,凡是2009年1月2日-2010年1月1日出生的孩子,家长就可以为孩子准备申请2016年入学的考试了。不同于我国人为划分各校学区的做法是,新加坡学龄儿童家长可以使用由新加坡土地管理局管理,16个政府部门和机构合作开发的OneMap智慧网络地图来查看自己家庭住址一或两公里距离内的小学列表。地址是http://www.

onemap.sg/index.html schoolquery,

每个孩子一次只能注册一个学校,若注册多个学校会丧失所选学校的录取资格。

当然,这一做法,首先是以新加坡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科学、均衡布点各义务教育学校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这一对招生范围的划分办法真正意义上地体现了就近入学的原则,家庭住址靠近学校的小孩将优先入学。One Map旨在使新加坡全国的空间数据在统一的框架下实现共享,而这些信息对全社会都是完全公开透明的。因而,学校招生范围的公开和公平是显而易见的。

新加坡学校之间办学质量的差异以及家长对名校的热捧也是客观存在的。每年,多数升学成绩好的名校都会学额难求。为了替孩子报读某所小学而打算搬家的家长,如今可以利用政府推出的网络地图来寻找学校一或两公里以内的住宅,但今年和以往不同的是,首次做出了居住期的规定,7月2日起,必须在他们报名时所在的住址至少住满30个月(目前已入学的学生不受新规定影响)。这是对为择名校而过于功利,临时搬家的行为的一种遏制,也是为了维护长期居民的利益。需要说明的是,家长在所选学校注册时,对所需文件和材料有详细的要求,并且必须出示所需文件的原件;在网上注册的家长,当孩子成功入学报到的时候,也要出示文件原件,学校会对文件严格审核。当弄虚作假的行为需要付出高昂代价的时候,不讲诚信的现象也就没有市场了,其结果正是维护了诚信社会的公平。

关于入学流程

看好了學校,我们就来看看家长们到底该如何准备为小孩报名入学吧。2015年新加坡小学一年级的报名从今年7月2日起分阶段展开。

小一入学报名分为七个阶段,学生家长要按照自己所属的阶段办理报名手续。以下各阶段的入学报名分次序进行,所有阶段完成大约需要2个多月的时间。

阶段一至六只适合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的孩子。

阶段一(Phase 1)适合有亲生哥哥或姐姐目前正在所申请的学校就读的儿童。

阶段一可以理解为亲生哥哥或姐姐在入学时,其家庭成员的子女入学条件是经过审核并符合条件的。

阶段二(Phase 2A1)适合父母曾经是此校的学生,并且在2014年6月30日前成为学校校友会的会员,或父母是校董会/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的孩子。

阶段三(Phase 2A2)适合父母或者哥哥、姐姐曾经在此校就读过,或者父母是学校的教职人员的孩子。

阶段二和阶段三可以理解为父母或者哥哥、姐姐曾经在此校就读时,其入学条件是经过审核并符合条件的。

从阶段一到阶段三的规定非常人性化。我们可以看出,新加坡是一个注重亲情的社会,同一家庭成员在同一所学校就读,一方面在方便家长接送孩子,或是哥哥、姐姐照顾弟妹的同时,也方便教师对学生家庭的熟悉和了解,方便与家长的沟通;另一方面,还非常注重一个家庭与同一所学校的渊源,从而建立起家庭对同一所学校深厚的感情,甚至是家庭与学校血浓于水的亲情。

阶段四(Phase 2B)有三类学生可以报名:

1.父母在学校做义工一年以上,并且在2015年6月30日之前已经服务至少40个小时。

2.如果学校是教会等宗教及其他团体资助的,父母是这间教会等团体的成员。

3.父母是积极的社区基层领袖。

这一规定同样是基于差别对待的原则,鼓励社会成员在经济和服务上给予教育更多的付出。以期形成全民关心教育的社会氛围。

阶段五(Phase 2C)适合所有不符合上述阶段的适龄儿童。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申请者无需与学校有直接“关系”,因此一般的永久居民家长都是从这个阶段起为孩子报名。这一阶段除了可以在所选小学报名以外,也可在网上报名(P1IS)。如果报名生数超出招生数额,学校将公开采用抽签的办法决定录取名单。

阶段六(Phase 2C Supplementary)如果在阶段五抽签失败的话,那么就只有在这个阶段,另外找有剩余学额的学校报名了。

阶段五和阶段六采用公开报名和抽签的方式,保证了与学校无直接“关系”的学生的公平。由于新加坡小学布点较为均衡,所以最终孩子基本都能就近入学。

阶段七(Phase 3)是小学留学生(非公民,非永久居民)报名的阶段。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截至2013年6月,新加坡常住总人口临时数字为540万,其中331万人属于新加坡公民,53万人是永久居民(简称“PR”),居住在狮城的外籍人士数目相当多,有约155万人。在保证本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子女接受教育的前提下,让外籍人士子女接受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既维护了本国国民和永久居民的基本权利,也反应了新加坡广纳贤才的基本国策。

新加坡小学的招生办法公开、透明,分层推进。他们不仅鼓励就近入学,还注重家校和谐和亲情关怀。既彰显了公平与正义,又建立了激励全民关爱教育的机制。新加坡的小学教育在全球能够享有盛誉,从其招生办法可见一斑。

(江苏省扬州市解放桥小学)

猜你喜欢
入学公平新加坡
入学通知书
新加坡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五行真经
必须公平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