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农民增收致富思想的建构逻辑

2018-05-14 17:05李程丽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习近平

李程丽

[摘要]随着“三农”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央在论及“三农”问题时,一再强调必须把农民增收致富作为核心问题抓紧抓好,农民增收致富始终是习近平最为关注的问题,其系列讲话精神中包含着丰富的农民增收致富思想。习近平农民增收致富思想有其自身的建构逻辑,是现实逻辑、路径逻辑与价值逻辑的统一。对农民增收历史发展、现实格局問题的准确分析与判断构成其现实逻辑,依靠“三农”内生动力与“三农”外部拉力合力共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构成其路径逻辑,实现农民富裕与国家富强的有机统一形成其价值逻辑。

[关键词]习近平;农民增收致富;建构逻辑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三农”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央在论及“三农”问题时,一再强调必须把农民增收问题作为核心问题抓紧抓好,习近平同志对此发表了诸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等等诸多著名论述,农民收入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不仅制约着农民富裕的实现,同时也制约着整个国家富强的实现。基于此,习近平把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到相当高的战略高度来论述,在历史与现实的考量中指明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在向内挖掘与向外拓展中探寻农民增收致富的实现路径,在农民富裕基础性与国家富强整体性的统一中明确农民增收致富的价值旨归。

1 问题导向:习近平农民增收致富思想的现实

逻辑

历史遗留的农民增收问题,新时代经济发展新阶段农民增收致富面临的一系列复杂情况以及农民增收致富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影响,使习近平对农民增收致富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与探索,这种基于历史与现实深刻反思的问题导向思维就构成了其农民增收致富的现实逻辑。

1.1 农民增收致富历史发展的反思

农民增收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应,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3]因此,对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考察,我们必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与现实环境下进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实现工业化这一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城乡社会二元结构体制,本质上实行着农业为工业服务的政策取向,通过巨大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剥夺农民收益以支持工业的发展,同时囿于城乡二元分割以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农民收入渠道单一且农村集体经济的增收效益不足,从而导致农民增收微乎其微;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看,农业发展的缓慢以及国家对于城市发展的政策倾斜,致使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始终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于“三农”关注的力度以及强度的增加,农民增收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历史遗留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1.2 农民增收致富现实格局的分析

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民作为国民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大发展以及农民的收入必然会受这一宏观经济背景的影响,在这个特殊的历史关口,了解农民收入增长的趋势性和结构性特征要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经济发展新阶段下,传统的农民增收动力略显乏力,而新的农民增收的动力还未被有效激活。从市场供求关系看,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着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一部分农产品价格下降且出现周期性“卖难”的问题,从而使农民的经营性收入下降不可避免;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看,由于去产能去库存,非农产业能给农民提供就业的机会相对来说并没有以前增长的那么快,同时在整个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背景下工资也有下降趋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渐趋回落;从经济增长动力看,将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等财产性因素,但是经济新阶段下,受城乡二元体制制约及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与其他类型收入相比,不论是从数额还是占比看,都处于非常薄弱的水平;此外,近些年国家在强农惠农政策方面力度很大,含金量也很高,但补贴的范围与力度随着农业发展掣肘的增多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而捉襟见肘,农业补贴资金的增速将受到影响,从而使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增长缺乏切实保障。总之,经济发展新阶段下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两大传统动因逐渐减弱的同时,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这两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动因还未被有效激活,农民增收面临着突出的困难与风险。因此,习近平农民增收致富思想就是反思历史发展问题以及回应当前经济新阶段下农民增收出现的现实困境而作出的深刻思考。

2 内外联动:习近平农民增收致富思想的路径

逻辑

新时代,农民增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探索农民增收致富的现实路径要从多方发力,必须不断夯实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培育好农民增收的实践主体、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建立促进增收的长效机制,从而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习近平同志深切关怀农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并不断探索农民增收致富的现实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其独特的路径逻辑,即依托农民职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美丽化不断向“三农”内部挖掘,全面激活农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同时,借助布局城乡一体化和政策扶持精准化向“三农”外部拓展,充分发挥农民增收致富的拉力作用;在注重发挥“三农”内部农民是增收实践主体的同时,也注重依靠“三农”外部主体力量,即共产党领导主体、政府执行主体、社会各界参与主体,综合施力以破解农民增收致富的现实困境,从而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1 向内挖掘:全面激活农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

为解决新时代经济发展新阶段下农民增收致富面临的现实困境,习近平充分发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三农”发展内生动力的作用,从而实现由农民职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美丽化联合驱动的农民增收致富动力机制,以大力推进农民增收致富不断达到历史新要求。

2.1.1 农民职业化:抓好农民增收致富的实践主体。“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中国共产党“三农”发展的历史始终注重把农民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建设、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富裕中的主体作用,以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农民增收致富最终必然取决于农民自身。为此,习近平同志在参加2017年“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能够确保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后继有人,确保抓好、用好农民增收致富的实践主体。习近平深刻指出,“要适应农村劳动力状况和资源配置新变化新趋势,适应建设现代农业新要求,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产品营销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使经营农业有钱赚,让农民增收致富同步奔向小康”,这些论述表明:首先,要通过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鼓励支持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经营农业。其次,就是要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与装备,完善农民政策支持体系,助力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最后,就是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致力于农民增收致富这项伟大工程,从而为实现全体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强有力的主体支撑。

2.1.2 农业现代化:奠定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基础。新时代,“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基础。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他指出“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为此,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也指出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此,习近平深刻推进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从而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农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为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首先,深化农业经营体系的改革,实现集约化与精耕细作的农业适度规模,节省不必要成本以实现农民经营性收入的有效增长;其次,深化农业产业体系的改革,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深化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各要素的改革,激活农业生产各要素,促进技术与各要素的融合,从而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最后,深化农业生产体系改革,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以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加强政策引导以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资源与基础设施永续利用,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永续良好的产业基础。

2.1.3 农村美丽化:打造农民增收致富的永续环境。习近平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维护与保护,强调新时代是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离不开美丽中国的建设,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为此,习近平特别关注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时,习近平就曾经指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的理论,明确表明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社会财富,因此,要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就必须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从而为农民增收致富打造永续发展的环境。同时,他指出,加强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力度,激活农村市场以唤醒农村沉睡资源,使农村资源得到充分挖掘与利用,为农民增收致富留下丰富的资源以及永续发展的条件,让美丽乡村得以真正实现。

2.2 向外拓展:充分发挥农民增收致富的外部拉力

习近平在全面激发农民增收致富内生动力的基础上,也注重向外拓展以充分发挥农民增收的外部拉力。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在政策扶持、城乡发展以及扶持主体上都开辟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境界,将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道路,到达新的历史高度。

2.2.1 政策扶持精准化:夯实农民增收致富的坚强保障。新时代,针对农民增收致富现实困境,习近平不断加强国家对“三农”工作扶持的精准化,他指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这就表明习近平注重从农村贫困地区的现实出发,因地制宜为农民增收致富探索适合的道路,提供精准化的政策扶持,对于交通尚不通达的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他表明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是必须的,为此,他指出“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从这些论断可以看出,习近平对于农民增收致富的政策扶持的著眼点就是看农民切切实实需要什么、从而为其提供精准化的扶持与帮助,以打开其增收致富的大门。同时,习近平政策扶持的精准程度逐步细化到人、事、物,增加政策扶持的有效性,切实保障农民增收致富的基本条件。

2.2.2 城乡发展一体化:创造农民增收致富的广阔平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贯穿习近平“三农”问题工作讲话的一个主题,他一直强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创造了“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发展农村、跳出农民发展农民”的整体环境,对于不断推进农村与城市的融合互动,不断创造农民与市民融合的发展空间,从而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更加宽广的渠道以及相对公平的增收环境。城乡发展一体化,使农民增收致富不仅仅依靠单一的农业收入,同时可以转向第二三产业,拓宽了其增收致富的渠道;使农民增收致富可以依靠与市民相同的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大大减少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成本,能够有效提升其增收致富的相对效益。

2.2.3 扶持主体多元化:把握农民增收致富的力量支持。农民增收致富作为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这也是习近平强调要调动全社会多元力量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稳步推进与实现。首先,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为此,他指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党领导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优势,这个优势我们不能丢,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一个能够科学决策、推动科学发展以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保障农民增收致富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其次,习近平也指出要使农业产业为主的市县乡镇政府,要切实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充分发挥其在农民增收致富上的主导力量,扎实推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实现与发展。最后,就是要充分调动企业及各个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农民增收致富的现实推进,充分发挥其在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提高和农村就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3 民富国强:习近平农民增收致富思想的价值

逻辑

当前,处于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机遇期,而“三农”问题是其需要解决的突出短板,为此,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时,达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生活富裕的战略目标,这就形成了习近平农民增收致富思想的价值逻辑,就是国家富强的整体性与农民致富的基础性的辩证统一。

3.1 国家富强整体富:“农民富裕”来衡量

习近平一再强调“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因此国家富强实现与否需要以农民富裕的实现与否来衡量。农民占中国人口总数的绝大多数,农民收入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总体收入。目前,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情况下,国家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以及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受不平衡不充分影响最大的就是农民,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农民问题的核心问题依然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当前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机遇期,“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农民增收致富问题不仅制约着乡村振兴的实现,同时也关乎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全局。因此,习近平高度重视农民增收致富的实现,他指出“尽管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全面建成小康仍极为艰巨,要大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不要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要看大多数农民收入水平是否得到提高”、“让农民们都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很重要的任务”,这些论断深刻表明习近平把农民增收致富放在一个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前途命运之中,并明确指出切实推进农民增收致富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集中力量解决农民增收致富问题,使全体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3.2 农民致富基础牢:“中国梦”就有基准

中国梦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工程,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的伟大梦想,具有整体性,是13亿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农民作为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中国梦这项最为伟大的工程离不开每一个“农民梦”的实现。党和国家只有把农民增收致富这个农民的核心问题抓好,才能实现全体农民生活富裕状态的实现,才能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进而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正如习近平所说“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当然没有农民的富裕也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共同富裕,就不能够实现国家富强的中国梦。只有当农民增收致富这一基础工程扎实推进与实现,中国梦才能在这个坚持基础之上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 杜尚泽,张卫中,范剑青.习近平走访哥斯达黎加农户[N].人民日报,2013-06-05(002).

[2] 郑有贵,李成贵.一号文件与中国农村改革[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3] 霍小光,王骏勇.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4-12-15(001).

[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8-10-19(002).

[5] 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13-09-08(003).

[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习近平
习近平,大国抗疫与经济重启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的会议外交:谈问题,交朋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知之深 爱之切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