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期望和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2018-05-14 17:05蒋姣葛楠楠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活满意度

蒋姣 葛楠楠

[摘要]以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为例,通过调查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情况与需求,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期望和满意度情况,提出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留守老人;生活期望;生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目前,我国已迈入老龄化初期阶段。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已经超过2.22亿人,其中农村留守老人已达5800万人。在江苏农村,有超过40%的家庭中有留守老人,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导致农村留守老人增多的的主要因素。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导致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再加上农村人多地少和改革开放后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的技术化和机械化,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骤减,形成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纷纷向城市转移,带来了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国内专家学者对留守老人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从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方面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和生活需求。但都忽视了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期望和满意度的研究。生活期望是个体对主观意愿的表达,是了解农村留守老人心理状况,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精准服务农村留守老人的重要理论依据。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的综合评判,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许多国家在老年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社会心理变量。了解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期望和满意度状况,对于促使他们健康长寿、发挥余热、安度晚年以及更大程度上保证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数据来源和描述

课题组于2017年7~9月对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的农村留守老人进行调查。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期望和满意度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9份,收回问卷100份,回收率91.7%,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91.7%,达到了预期目标。样本信息分布的基本情况:从老人性别比例上看,男性占48%,女性占52%。从年龄上看,60~69岁之间的老人占52%,70~79岁之间的老人占36%,80岁以上的老人占12%。从身体状况上看,较好占26%,一般占56%,较差占18%。从月收入上看,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44%,在500~1000元之间的占36%,在1000~2000之间的占12%,高于2000元的占8%。农村留守老人主要经济来源是子女供给和养老保险,这两项合计占88%。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安排

农村留守老人是指子女长期在外打工,在家留在户籍所在地的60岁以上农村老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三留守”问题,但近些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城乡差距的扩大,越来越多留守妇女跟随丈夫外出打工,并且一般夫妻一旦在外打拼有一定经济能力后都会把孩子接到身边接受更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留下老人在家务农看家。通过调查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安排,在进行多项选择的情况下,老人选择在家务农、找邻居聊天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了68%和78%,有44%的老人平时会在家看看电视,42%的留守老人还会去打打零工。这说明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安排比较单一,娱乐项目少,并且他们的老年生活还要承受一定的劳动负担。

3.2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中的主要问题

根据调查了解到,农村留守老人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活困难和体弱多病,分别占48%和36%。生活困难主要指务农方面,农村留守老人由于年事较高,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务农和医疗对他们有一定压力。尽管黄桥镇从2010年开始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和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但是平均每户留守老人家里仍有667m2左右的耕地,老人仍有一定的劳务负担。此外,黄桥镇从2011年开始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每年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这一政策计划的实施确实惠及了农村老人,尤其便于无子女在身边照料的农村留守老人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但是部分农村留守老人会抱着“小病熬一熬,大病拖一拖”的思想,小病小痛不去就医。个案访谈中,不少高龄老人透露由于村里基础医疗卫生设施差,自身行动不便,无法到镇里医院就医,甚至在家中发生过晕倒、摔倒无人知晓的情况。

3.3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方式偏好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一直是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在调查中,54%的农村留守老人希望家庭养老,28%的老人希望自我养老,还有12%的老人希望得到政府养老,仅有6%的老人希望敬老院养老。超过一半的农村留守老人选择了家庭养老的模式,这主要是因为家庭养老是中国农村养老的基础。家庭养老即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中的年轻成员赡养家庭中的年老成员,在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上给予照料的养老方式。中国儒家传统思想强调孝道,子女赡养老人的家庭养老模式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可见,家庭养老依旧是老人期望的最佳养老方式。

3.4 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

对目前生活非常满意的留守老人占8%,满意的占24%,一般的占44%,不满意的占18%,非常不满意的占6%。从整体情况看,农村留守老人对生活满意的比例略高于不满意的比例,在物质和身体方面的不满意度高于精神和社会关系方面。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論,物质和身体方面属于较低层次的生活需求,精神和社会关系方面属于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农村留守老人物质和身体方面满意度偏低,说明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不太高,主要受经济收入水平和身体状况的影响;在精神和社会关系方面的不满意度低于物质和身体方面,这是因为马斯洛需求层次是按顺序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的,只有当低一级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即老人物质和身体方面的需求满足后,老人才会去追求更高一级的需求,即精神和社交关系的需求。

3.5 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期望

对农村留守老人来说,他们生活收入较低、身体状况较差、缺少陪伴与关爱、生活较单一,有近80%的老人感到孤单寂寞感,期望子女能回家多陪陪他们。有56%的农村留守老人期望物质生活水平较好,28%的老人期望能享受生活、独立自理,6%的老人期望在养老院颐养天年,58%的老人期望能与子女享受天伦之乐,36%的老人期望自己生活充实、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子女在家时间、收入水平、身体状况的老人对物质、身体、精神和社会关系方面的生活期望也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期望在中等水平以上,对物质和身体方面的期望高于精神和社会关系方面。

3.6 农村留守老人的政府期望

农村留守老人期望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老年人的生活解除后顾之忧的比例达到58%;期望政府做好留守老人的注册统计工作的比例达到44%;期望政府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组织文娱活动的比例达到62%;期望政府完善有关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就医、出行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的老人比例达到76%。可以看出,农村留守老人对政府的期望很高,比例都在50%左右,并且第一和第四项所占比例最高,这两项均是从老人的基本物质生活和日常行为生活方面考虑的,更加贴近老人的生活。此外,老人也十分期望政府可以多组织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活动,丰富老年生活,得到社会关爱。可见,农村留守老人对政府期望高、信任度高、依赖性强。

3.7 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期望

近几年,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讨论与关注。根据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期望调查,有38%的老人期望社会提供健全的志愿服务,期望社会开展关爱帮扶活动的老人比例有88%,期望社会尊重农村留守老人的比例有52%。可见,农村留守老人期望的并不仅仅是社会各界的讨论,而是希望可以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与尊重。

4 結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发现,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期望在中等水平以上,生活满意度在中等水平以下。老人对物质生活和身体健康方面期望较高、满意度较低,精神方面和社会关系方面的期望意识也有所加强,但期望不强烈,满意度不高。

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在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可以制订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本地在外务工人员回到家乡工作,这样既可以为本地区提供人力资源,又可以让他们照顾留守老人。此外,农民耕地占用后的补贴制订应更加合理,保障留守老人基本生活需求。落实完善“新农保”、“新农合”和“低保”政策,扩大受益范围。国家财政要加大投入,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医疗水平,多增加一些必备的硬性医疗设备,同时控制好药价的增长,提高报销效率。地方政府要制订符合本地区情况的养老政策,弘扬孝道文化,加强孝道的宣传教育,组织敬老爱老活动。政府应该多制订一些惠及农村留守老人的政策措施,安排专门人员定期慰问农村留守老人,了解并解决老人生活中的难题。村委会多开展一些农村老人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社会可以逐步建立农村老人自愿服务队,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情感陪护等服务。

[参考文献]

[1] 雷敏.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慰藉现状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6(9):66-67.

[2] 付雪兵.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期望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3] 秦红增.乡土变迁与重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猜你喜欢
生活满意度
中学生元情绪、心理弹性及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老年综合征对居家养老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关于大学生体育活动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的相关分析
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调查分析
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社交活动如何影响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影响养老机构与社区养老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居住区绿地环境与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
我市高中生生活满意度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