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林甸县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意愿分析

2018-05-14 17:05陈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公共产品建议

陈佳

[摘要]为了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最大化,通过对黑龙江省林甸县农户进行走访调查,分析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意愿和影响因素,并提出能加快林甸县农村公共产品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产品;需求意愿;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1 林甸县简介

林甸县隶属黑龙江省大庆市,南邻油城大庆,北接鹤城齐齐哈尔。全县幅员面积3503km2,下辖5镇3乡3个林牧苇场,83个行政村。近年来,林甸县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增水稻、稳玉米”发展思路,高标准建设林甸东风、四合等1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县共投资3.2亿元,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4万hm2,年可增产粮食1亿kg,促农增收近2亿元。我县共培育出各类农业合作组织234个、33.33hm2以上种植大户182个、家庭农场151个、涉农龙头企业17个,拉动土地流转3.13万hm2,促农增收7.79亿元。共培育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23个,农机总动力达89.1万k·w,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土地规模经营已达到8400hm2,带地入社农户1551户,带地入社土地面积达7300hm2,辐射耕地2.67万hm2。

2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含义和分类

2.1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含义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者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故而,农村公共产品是广泛分布在农村地区的、能同时被多人共同消费和使用的产品。所以,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两个对象包括需求主体和需求客体,需求主体是指人和机构组织,而机构组织最终也是由人组成,因而公共产品的需求主体泛指农村区域的农民。需求客体是只提供给消费主体用来公共消费的对象。

2.2 农村公共产品的分类

2.2.1 农村公共工程。包括大中型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主要指政府承办的对农业生产有直接联系的工程。

2.2.2 农村公共教育。农村范围内的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各部门所属各类学校的基建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支出;农村扫盲工作等。

2.2.3 农村社会保障。主要用於抚恤和社会救济福利事业,以及自然灾害救济等。

2.2.4 农村医疗保障。环境治理、健康宣传等公共卫生;农村基本医疗服务网路的建设等。

2.2.5 农村行政机构管理费和事业单位事业费。指农村基层政府正常运作,实现宏观管理职能所需要的管理费,以及农村农林水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

3 林甸县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分析

3.1 林甸縣农村公共产品现状分析

林甸县历年来积极破解城乡建设难题,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改造城区主干道路88条、27.2km,硬化居民区巷道29条。新建、改造城镇供热管网171.7km,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45万m2,其中地热供热面积127万m2。安装城区路灯777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造农村泥草(危)房2万户;实施林依路等重点公路建设项目6个,修建改造农村公路171.8km,“六纵三环”城乡路网格局初步形成;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25处;绿化中心村(屯)180个。2011年以来,林甸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着力创新经营体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80个,拉动土地流转3.13万hm2。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润琦果蔬生产基地成为全省棚室经济的典范。水田面积发展到2.11万hm2。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10个,连续六年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强力推进以奶牛为主的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优质核心奶源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奶牛规模牧场达到36处,泌乳奶牛全部进入规模牧场饲养管理,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100%。

3.2 问卷调查

通过近几个月的走访调查,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发放问卷23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08份,回收率为90.43%。其中,在调查问卷中涉及9项基本问题,包括:①农村义务教育,②农村水利工程,③农村公路建设,④农村社会保障,⑤农村医疗水平,⑥农村通信工程,⑦农村公共安全,⑧农业技术普及水平,⑨农村规划。

3.3 样本数据

为了对黑龙江省林甸县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进行细致了解,对林甸县4个乡镇,17个行政村进行了走访,回收有效问卷。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每个行政村抽取10~20户进行走访调查。

3.4 调查样本情况描述

在问卷调查阶段,对林甸县的四季青镇,红旗镇、东兴乡、宏伟乡四个乡镇进行走访,具体情况详见表1。

根据统计表显示,社会保障的需求排在第一位,需求数量达到100次;公共产品需求排在第二位的是医疗水平,达到87次;第三位的是农村安全,需求数量为40次;第四位的是公路建设,需求次数为40次;第五名的是水利工程,需求次数为45次。其中,农村社会保障,医疗水平和公共安全这些基本社会问题,被调查者认为,此类公共产品政府还需要加强。

4 影响林甸县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因素分析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此可见,对影响林甸县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最主要的因素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此外,农村的消费环境、农民的社会特征、当地气候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也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造成了一定影响。

4.1 农民收入水平

2016年,林甸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15420元和6700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52.7%和55.2%。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比2016年全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23821元和12363元要低,但呈现的是增长态势。根据收入-消费的函数关系,我们可以发现,收入与消费呈正比例关系。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按照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自身生理需求后,开始对满足精神需要有了追求,所以,当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4.2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程度不同。经济水平发展较差时,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大多停留在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层面,例如:农田水利设施,道路建设等。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时,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将上升到精神层面,如:娱乐设施建设、公共安全保障等。林甸县近年来,民生水平日益提高。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人民幸福指数得到提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1个贫困村、3.2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就导致了在调查过程中,农村社会保障的需求处在第一位的情况。

5 建议

5.1 改善供给结构,建立合理的供给制度

针对不同需求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建立合理的供给制度,分层分类有序配置。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有差距的农民收入水平,导致每个地方在不同阶段对公共产品产生不同的需求。林甸县应该针对这一现象,改善供给结构,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

5.2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的表达机制

以便更好地吸取农民的意见,进而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通过定时、定期的问卷走访调查、电话调查或者公开意见信箱,采集农民意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政府更好的做到“利为民所谋”。

5.3 完善政府监督机制,提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透明的预算、项目建设机制,保障政府财政支出的有效使用。林甸县应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使每项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5.4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财政投入

林甸县应提高农村公共产品在总体财政投入中的比例,解决当地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锐,等.吉林市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意愿的实证分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31(12):113-116.

[2] 赵海燕.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3(8):32-34.

猜你喜欢
公共产品建议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两型社会视角下中职教育免学费的必要性研究
公共产品消费视角下边缘地旅游剥夺及其应对
论“一带一路”战略的全球公共产品性质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研究
财政分权对公共教育供给数量的影响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