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8-05-14 08:59魏东雄华玉武李宇佳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5期
关键词:门头沟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趋势

魏东雄 华玉武 李宇佳

摘要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要求,分析了北京市门头沟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意义,提出了门头沟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趋势;农村;门头沟区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8)25-0211-02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Mentougou District

WEI Dongxiong1,HUA Yuwu2,LI Yujia1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2.College of Marxism, Bei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Mentougou District of Beijing,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Mentougou District.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Development trend;Rural area;Mentougou District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在具体原则中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门头沟作为首都的生态涵养区,对北京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决定作用。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要求

1.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的地位已经超越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它象征的是未来发展的另一种更加全面和谐的文明状态。生态文明所包含的内容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未来社会和谐发展,是未来国家和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社会必然状态。

1.2门头沟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门头沟区在首都绿色规划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北京的生态涵养区,门头沟农村的生态环境发展肩负着更多的责任:作为城市布局中的一部分,可以为北京扩大城市所需空间;作为蔬菜水果种植地,可以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作为农业经济的主体,可以为城市增强经济发展;作为水源山林源地,可以保护城市生态气候的平衡;同时农村为市民节假日休闲旅游提供了场所。现阶段门头沟区农村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和资源枯竭等问题,进一步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因此,加强门头沟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村美的基础,是北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农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环节。

2门头沟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2.1资源破坏严重

门头沟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85%,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据有关部门统计,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煤、石灰石、页腊石、玄武岩、玉石、金、银、石棉、铁、铜等20多种,矿产地70余处[1]。截至2017年年底,门头沟区已经关停了所有煤矿,但是由于山区面积大,农村众多且分散,造成了大量偷采、盗采矿产的发生。自2008年以来已经发生偷采、盗采近百起,这种现象的发生使得酸性水质大量流入永定河,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盗采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而对农村最大的危害是对土地、农田的破坏,引起土质流失,造成荒漠、荒山。这就对门头沟这块北京的重要生态涵养区的发展造成了阻碍[2]。

2.2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

2017年年底前,门头沟区对妙峰山镇、王平镇等地的农村完成了煤改电、污水处理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但是由于山区面积占比超过98%,所以有些山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没能完成。这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①农村生产生活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因为山地地形的限制,许多农村无法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场,这就使得污水自然排放,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垃圾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就随意掩埋,严重污染土壤和河水。②山区仍旧有冬天燃煤取暖情况,由于煤改气需要架设天然气管道,山区地形复杂,需要投入的成本过高。并且由于门头沟区山地海拔较高,北部山区平均海拔在1 400 m以上,南部山区平均海拔1 000 m,对架设天然气管道造成了困难,使得燃煤过冬现象仍旧发生,造成大气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2.3农民的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所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责任融入到农民的农业生产和思想意识当中,因此,要增强农民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培养农民的责任意识,使农民逐渐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正确价值观念[3],最终形成农村与自身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最近几年,北京市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农民和农村基层单位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实践活动数量较少。农民难以将学到的知识与农业生产活动有效结合[3],这样会制约北京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

3门头沟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3.1建设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的必然要求

门头沟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光是造福本地区的农村,更是为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的发展出力。门头沟区生态涵养的发展,可以提升生态涵养功能,强化生态修复和水源的保护,并且可以促进农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4]。截至“十二五”规划末期,北京市主要生态建设工作完成,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5%以上,总体进入生态养护保育阶段;并且随着友好型产业的发展,农民的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区域内低收入农民收入增加近1倍[5]。因此,门头沟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优化自然环境,促进北京城市环境变化和农业产业转型的重要一环,更是建设北京市涵养地、改善北京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

3.2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城市的发展越发重视经济发展的品质与质量,而不再是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事实证明,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会造成农村经济的倒退。因此,门头沟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村科学发展、解决人与自然问题、形成资源合理配置的内在需求。

3.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加强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指导农民正确地使用和利用各种资源[6],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逐渐淘汰以前不科学的生产方式,才能使自然资源和能源得到更好的保护,为后人留下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农村的生态环境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只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摒弃以往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才可以更好地保护农村的生态资源,为农村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已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7]。与传统的先污染后再治理思想相比,生态坏境保护更加符合绿色的发展潮流,更加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的良性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8]。

4对策建议

4.1实现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

门头沟区应该依托北京作为首都的经济优势,主要进行生态服务型经济的发展,将融合经济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不断发展绿色服务型经济和第三产业,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促进传统农耕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促进农业向更加环保、更加绿色的生态农业发展,实现自然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同时门头沟环保部门应该加强与周边地区农村的合作,整合各地区农村的资源,促进山区农村与平原农村的经济协作、环保协作、生态协作,实现跨区域发展模式,一同打造北京生态保护屏障。

4.2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意识

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门头沟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光要加强经济建设,更要加强生态思想道德的建设[9]。要将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价值观融入到农村发展中,融入到农民的生活中[10],提高农民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责任感,协助农民建立起绿色发展理念,转变生产消费观念,指导农民从政府手中购买正规饲料、化肥和机械化的生产工具,减少低质量、高污染的化学农药污染环境。并且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化互联网方式,传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使市民在生活上倡导节约,在消费上倡导绿色,在行为方式上倡导无污染,从而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统一。门头沟区更应成立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项组织,从而对门头沟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加具体的规划、更切实的决策、更合理的组织和更全面的监督。不但从资源利用上对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从社会方面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宣传和交流,更要从政策层面体现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3建立综合决策部门和制定奖励机制及相关政策

门头沟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环保部门和政府相关鼓励政策的支持。在门头沟区的生态文明建設方面和重大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拟定中,综合决策部门应当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经济发展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并且根据平原地区、山区、半山区的环境承载力,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拟定有利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同时,利用宏观调控,出台政策,指导生态型项目建设积极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需要监督机构的关注,门头沟区政府应建立自上而下的监察部门,建立从政府到人民群众的监督体系,坚决打击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为建立北京市生态涵养区铸成一道防线。

参考文献

[1] 苑焕乔,李洵.门头沟区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4):21-25.

[2] 郭蓓,王子卿,魏东雄,等.绿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析: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J].农业展望,2017,13(6):48-52.

[3] 林佳梅.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农民环境意识的提高[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4] 赵方忠.沟域经济之门头沟镜鉴[J].投资北京,2013(11):62-65.

[5] 田晓燕.和谐生态,美丽北京之所倚[J].数据,2013(1):16-17.

[6] 宋周尧.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构建与科学方法[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5,16(6):19-24.

[7] 赵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1):5-9.

[8] 胡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3(1):72-76,135.

[9] 罗莹莹.生态文明背景下农民生态道德研究[J].才智,2015(27):334,336.

[10] 杜熙.农村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口素质:基于困境与策略的探讨[J].理论月刊,2018(2):154-160.

猜你喜欢
门头沟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趋势
门头沟区总工会机关党支部开展机关进社区共建活动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小学成果展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北京市门头沟区语言文字工作导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