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谷类作物看《二如亭群芳谱》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2018-05-14 08:59车艳妮刘庆超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0期

车艳妮 刘庆超

摘要 《二如亭群芳谱》是我国17世纪初期的一部农学专著,其内容广泛,论述周详,是16世纪以前古代农书的集大成者。以谷类作物为例,探究该书在指导思想、内容体例和语言特色等方面对《齐民要术》的继承和发展,以展示我国宝贵的农业遗产和光辉灿烂的农业文明。

关键词 《二如亭群芳谱》;王象晋;《齐民要术》;贾思勰;谷类作物

中图分类号 S-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0-0229-03

Abstract Erruting Qunfangpu was an agricultural monograph in the early 17th century in China which was regarded as the epitomizing of agricultural monograph before the 16th century for its informative content and profound expoun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ook cereal crops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Qimin Yaoshu in the Erruting Qunfangpu from the aspects of guiding ideologies, content styles and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in order to show our precious inheritance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of ancient China.

Key words Erruting Qunfangpu;Wang Xiangjin;Qimin Yaoshu;Jia Sixie;Cereal crops

《二如亭群芳谱》,简称《群芳谱》,明代王象晋所辑,全书共28卷,40余万字,是我国17世纪初期论述多种作物生产的一部巨著。王象晋(1561—1653),字荩臣,号康宇,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由中书舍人官至浙江右布政使,后升任河南按察使[1]。他为人正直,因事得罪了当朝权贵,仕途坎坷。史书称誉他是济人利物常恐不及,乃爱国爱民、急公好义、关心国计民生的长者[2]。他常到农田现场细心观察体验,亲身获取第一手农业资料。1607—1627年,王象晋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经营农业。他特别热爱种植花卉、果树、蔬菜等园艺作物,专门开辟了一块园地,自己动手,督率佣仆培育花木,试种农作物。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王象晋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又从古代农书中汲取了不少宝贵资料,在此基础上,他用10多年的时间编撰了一部农业重要著作《群芳谱》[3],记载植物达400余种,分为元、亨、利、贞4部,其下又细分为天谱、岁谱、谷谱、蔬谱、果谱、茶竹谱、桑麻葛棉谱、药谱、木谱、花谱、卉谱、鹤鱼谱等12个谱类[4],对每一种植物都详叙形态特征、种植、制用、疗治、典故和丽藻,这是其他农书所不及的。

《群芳谱》是16世纪以前古代农书的集大成者,其内容相当广泛,论述颇为周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今保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业巨著,对后世的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后世的农书基本上都在它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来的,《群芳谱》也不例外。该研究仅以《群芳谱》书中谷谱为例,比照《齐民要术》中涉及到的谷类作物,探究该书在指导思想、内容体例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对《齐民要术》的继承和发展。

1 指导思想方面

从思想上看,《群芳谱》继承和发展了《齐民要术》的主要思想,如以农为本,重视谷物生產,重天时、地宜等。

1.1 以农为本,重视谷物生产 王象晋极为重视农业生产,他在身居官职的时候,也时时不忘农本要义,经常寻找机会到农村了解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及生产情况,这种思想与贾思勰是一脉相承的。在《齐民要术》序言中,贾思勰反复强调了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意义,如“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1]”在书中卷一耕田和收种之后就是种谷第三,这是书中篇幅最长的一篇,共搜集、记录了86种粟的品种,并做了品质、性能分析。篇中详细而系统地叙述谷物的播种方法、播种量、间苗、中耕、除草、施肥、灌溉等农田种植及管理的技术与原理,以及谷物的保护、收货和保藏。篇中介绍了黄河中下游平原的旱农地区谷物栽培的技术知识,是《齐民要术》最重要的贡献之所在,由此可见贾思勰对谷物生产的重视。

而《群芳谱》继承了《齐民要术》的这一思想,王象晋在书中天谱和岁谱之后就列谷谱,在《谷谱小序》中,王象晋指出:“谷以养人,较蔬果尤为切要,故诸谱以谷为先。[6]”王象晋将谷谱列在蔬谱、果谱、茶竹谱等诸谱之先,足见其对谷物生产的重视。

在《谷谱首简》中,王象晋征引了各种经典文献强调农业生产及天时地宜的重要性。如首先引用了亢仓子的《农道》,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如“人舍本而事末,则不一令。不一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古先圣王之所以茂耕织者,以为本教也。”这些都是以农为本思想的体现。在《管子·金粟》里引用《商子》曰:“好生金于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盈,国强。”由此可见,谷物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齐民要术》卷二是将各类谷物列在其他作物之前,并未单独列一类,而《群芳谱》则将谷类作物单列一谱,即谷谱,内容和体例更加系统,更加有条理,其对谷物生产的重视可见一斑。

1.2 重天时、地宜

《群芳谱》一书继承了传统农业思想的“三才”理论,强调天时、地宜、物性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7],这与《齐民要术》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齐民要术》在《种谷第三》中提到“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8]”又引《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谚曰:“虽有智惠,不如乘势;虽有蹝覭,不如待时。”所引诸语,皆强调了农时的重要性。《齐民要术》对谷类作物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也极为重视,如在《黍坱第四》中谈到“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在《旱稻第十二》中也是如此,“二月半种稻,为上时,三月为中时,四月初及半为下时。”《水稻第十一》:“霜降获之,早刈,米青而不坚;晚刈,零落而损收。”

《齐民要术》强调要因地制宜,如《种谷第三》里引《氾胜之书》曰:“种禾无期,因地为时。”在各种谷类作物里,更是多次强调因地制宜,如在《黍坱第四》中指出:“凡黍坱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为次;谷底为下。地必欲熟。”“黑坟,宜黍、麦。”《粱秫第五》:“粱秫并欲薄地而稀:一亩用子三升半。”

《群芳谱》继承了《齐民要术》重天时、地宜的思想,如在《谷》篇中,直接引用《齐民要术》云:“夫粟,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获有多寡,性质有强弱,滋味有美恶。总之,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在《谷谱小序》中指出:“《孝经援神契》曰:‘黄白土宜禾,黑坟宜麦,赤土宜粟,污泉宜稻;山田宜强苗,泽田宜弱苗;良田宜种晚,薄田宜种早。良田非独宜晚,早亦无害。薄田晚种必不成实。诚能顺天时、因地宜,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又何匮乏之足虑哉?”王象晋重天时地宜可见一斑。

在谷类作物的耕种收割过程中,《群芳谱》亦多次强调天时与地利,该书在义例中也指出:“南北之异,地也。阴阳寒燠之异,宜也。物之不齐,物之性也。顺其性则事半功倍,拂其性则无益反害。圣人不能违时,能不失时而已。于是乎谱种植,谱接插,谱壅培灌溉整顿收采。”如《麦》篇中,在介绍完麦的特点物性之后,又单列种麦条目:“八月白露节后,逢上戊为上时,中戊为中时,下戊为下时。……宜肥地,土欲细,沟欲深,种欲匀,喜粪,有雨佳。谚云:‘无雨莫种麦。又云:‘麦怕胎裹旱。又云:‘要吃面,泥裹缠。春雨更宜,谚云:‘麦收三月雨。春间锄一遍,收子多。若三春有雨,入夏时有微风,此大有之年也。”

篇中既强调种麦的时间,又注重对土地的选择和播种的要求。王象晋认为每种作物都有自己的生长特点,应按照适宜的时节和田地来安排稼穑,如“种谷大率宜早,早谷米实而多,晚谷皮厚,米少而虚。”收获水稻时,亦应把握好时间,“刈早则米青而不坚,刈晚则零落而损收,又恐风雨损坏。”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除此之外,王象晋为突出天时的重要性,又在谷谱之前列天谱与岁谱,在《天谱》小序中引《礼》云:“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天也者,群物之祖,万化之枢也,亭之育之。曰:‘唯天消之,息之。曰:‘唯天语物。而不求端于天,是自绝其本,自杜其枢机也。”序中强调了天时的重要,所以将天谱列于诸谱之首。在《岁谱小序》中云:“谱首天, 溯其源也。继之岁者, 何? 《管子》有言:‘唯圣人知四时, 不知四时, 乃失治国之基;不知五谷之故, 国家乃路。天不能冬燠而夏寒, 圣人不能冬播植而春刈获。治古之世, 观日月星辰之运, 察分至启闭之机, 调寒暑凉燠之变, 循浮沉升降之节。承天顺时, 阴阳熏栗, 而百物以生焉、以成焉;不则刑德离乡, 时乃逆行, 作事不成, 必有天殃。时之所系顾不重哉!作岁谱。”王象晋充分意识到了天时的重要性,故将天谱和岁谱放在谷谱等诸谱之前。

王象晋在《谷谱首简》中又引经据典,反复强调天时地利的重要性,如《吕览》中的《审时》《任地》《辨土》,氾胜之的《论耕》,《管子》中的《地员》和《周礼》中的《土化》等。在《谷谱首简》之后,又列《田事各欵》(同“款”),包括耕地、粪地、耘地等各项内容,都是注重利用天时、地宜等来更好地耕种。《田事各欵》之后又列《田事宜忌》,强调耕田、种田、开荒、置场、修仓、入仓等各项农事适宜的时间与禁忌的事项,如耕田:“宜乙丑、己巳、庚午、辛未、癸酉、乙亥、丁丑、戊寅、辛巳、壬午、乙酉、丙子、丁丑、甲午、已亥、辛丑、甲辰、丙午、癸丑、甲寅、丁巳、癸未、庚申、辛酉,成收开日。忌地隔、荒芜、枯焦。”指明了耕田合適的时间以及田地禁忌的情况。

2 内容体例方面

在内容方面,《群芳谱》中的谷谱继承和发展了《齐民要术》中谷类作物的种类和解说体例。

2.1 谷物种类 谷物作物种类较多,《齐民要术》中涉及的谷类作物有谷、黍坱、粱秫、大豆、小豆、大小麦、水稻、旱稻、胡麻,另外又在卷十中列出了非中国物产的几种谷物:五谷、稻、禾、麦、豆等。《群芳谱》的《谷谱》中涉及的谷类作物在《齐民要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包括麦、大麦(附御麦、雀麦)、稷、黍、粟谷(附子、稗子)、稻谷(附水稗、雕胡)、脂麻、蜀黍、薏苡(附菩提子)、黑豆(附妴豆)、黄豆、白豆、绿豆、赤豆、豌豆(附野豌豆)、荞麦(附苦荞麦)等。

两相比较可以看出,《群芳谱》谷谱中收录的谷类作物种类更多,分类更细,如《齐民要术》中豆子只分大豆和小豆,而在《群芳谱》中则分为黑豆(附妴豆)、黄豆、白豆、绿豆、赤豆、豌豆(附野豌豆)等。《齐民要术》中稻类分水稻和旱稻两大类,而《群芳谱》中则只列稻谷一类,又附水稗和雕胡。稻谷虽只列一类,但其内又细分为香

种壘

、小香稻、雪里拣、三穗子、箭子、琌脂赤、盖下白、麦争场、青芋稻、六旬稻、香皁、乌籼、早白稻、中秋稻、一丈红等近30类,其中含《齐民要术》中记载的十几类,而糯稻中直接引用《齐民要术》:“糯有九格、雉木、大黄、马首、虎皮、长江、惠成、黄满、方满、荟奈、常秫、火色等名。”除此之外,还列有芦黄糯、金钗糯、乌香糯、籼糯、小娘糯等13种小类。《齐民要术》中对小类仅列名称,个别小类注明种植和成熟时间,如“蝉鸣稻(七月熟)”,“有盖下白稻(正月种,五月获;获讫,其茎根复生,九月熟)”。而《群芳谱》中除水稻和旱稻介绍得较为详细外,对每一小类也作了简要介绍,内容大致涉及到作物特征、物性、种植和收获时间、土壤要求、出产地、食用情况等。如:“小香稻:赤芒白粒,其色如玉,食之香美。凡享奠延宾,以为上品。出闽中”。“

乌籼:早稻也,粒大而芒长,秸柔而韧,可织履。饭之香美,浙中以供宾客及老疾孕妇。三月种,七月收,其田以莳晚稻,可再熟。又有虎掌稻、赤穬稻、蝉鸣稻,俱七月熟”。“一丈红:五月种,八月收。能水,水深三四尺,漫撒水中。能从水底抽芽出水,与常稻同熟,但须厚壅耳”。“芦黄糯:一名泥裹变,言不待日晒也。粒大,色白,芒长,熟最早。其色易变,酿酒最佳”。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群芳谱》中对谷类作物的种类介绍得更为详细。

2.2 解说体例

《群芳谱》对每种谷类作物解说得都较为详细,沿袭了《齐民要术》解说的体例。《齐民要术》中大都按照播种的时令、方法、田间管理、收获和储藏等内容来讲述的,《群芳谱》在《齐民要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以上涉及的内容,书中有些内容是直接引用《齐民要术》,如《谷谱》中的旱稻:“凡下田,停水处,燥则坚垎,湿则污泥,难治而易荒,硗埆而杀种,春耕者,杀种尤甚,故宜五六月暵之,以大麦。如水涝不得种,九月一转至春种稻,万不失一。凡种下田,不问秋夏,候水尽,地白背时,速耕,耙耢,频翻令熟。二月半种稻为上时,三月种为中时,四月初及半为下时。渍种:葹令开口。耧耩掩种之,即再遍耢。苗长三寸,耙耢而锄之,锄欲速。每经一雨,辄耙耢。苗高尺许,则冒雨薅之。科大如坢者,五六月中霖雨时,拔而栽之。今闽中有占城种,即黄籼也,性耐旱,高仰处皆宜种,谓之‘旱占,其米粒大而且甘,早种早熟,六十日即可获,为早稻佳种。北方水源颇少,惟陆地沾湿处种稻,其耕锄薅拔一如前法。”这篇介绍了如何整治种旱稻的田土、旱稻播种的时令方法及田间管理。前面内容完全引用《齐民要术》,《群芳谱》仅在篇末补充了占城种的特性以及北方种旱稻的注意事项。

除此之外,王象晋特别重视物性,明代马一龙(1499—1571)首先提出了“物性”的问题,他在《农说》中指出:“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矣。[9]”而王象晋对物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谷谱》中,他对每种谷类作物还详细介绍了其形状与物性,他在义例中指出介绍物形的原因:“名为实宾,实因形辨。或枝叶之少异,或华实之相彷,不有区别,或致误用,于是乎谱物形。”同时也指出了应顺应物性来安排农事:“物之不齐,物之性也。顺其性则事半功倍,拂其性则无益反害。圣人不能违时,能不失时而已。于是乎谱种植,谱接插,谱壅培灌溉整顿收采。”如麦篇,先介绍了麦子的形状与物性,介绍这些内容是为了后面的因物制宜,选择合适的土壤与时节,后面种麦中提到:“八月白露节后,逢上戊为上时,中戊为中时,下戊为下时……宜肥地,土欲细,沟欲深,种欲匀,喜粪,有雨佳。”这都是顺应其物性并付诸实践。

在介绍各种谷类作物的同时,《群芳谱》也继承了《齐民要术》征引文献、歌谣的传统,征引文献资料更加丰富,谚语更是不可胜举,《齐民要术》一书中记有20多条当时流传的谚语与歌谣,而《群芳谱》谷谱中的麦篇,仅在种麦一项中就出现了6条谚语,涉及到种麦的天气要求、土地情况等。

在《齐民要术》的卷七酿酒篇,卷八作酱法、作酢法和作豉法,卷九有关食品加工之类都涉及到各类谷物的制用。在《群芳谱》中,内容更加系统条理化,每种谷类作物介绍完形状、物性、播种的时令、方法、田间管理、收获和储藏等基本内容后,其下又列制用、疗治、典故和丽藻散语,有的还列附见(即附录),王象晋在义例中指出:“饮食日用,所以尊生,燥湿温凉,或至伐性。即一物之微,一七之细,所关于躯命,非渺浅也。于是乎谱制用谱治疗。

语云:‘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又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故往迹之胪传,词锋之绣错,凡可以鼓天机、鬯性灵者,孰非日用裨益之资。于是乎谱典故、谱丽藻。

平居而饱藜藿,珍错皆唾弃之,余中流而失楫,维一壶享千金之用。贵贱美恶皆人之所造,非天之所设也。其有形类近似者,皆着之编,亦以见天地之无弃物耳。于是乎谱附录。”

以上所列义例,皆指出了列附见、制用、疗治、典故和丽藻散语的原因,由此可见,《群芳谱》内容相当广泛,论述颇为周详,是农书之集大成者。

3 语言风格方面

《群芳谱》在谷谱中介绍谷类作物时,语言浅易平近,简练晓畅。这一语言风格与《齐民要术》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的序中指出,其作书的目的是“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诸有识”,即写书是给家里从事生产的少年人看的,不敢让有学识的人看到。“故丁宁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词”,所以文字只求反复周到,每句话都是捉着耳朵面对面地嘱咐,每件事都是直截了当地说明,没有装饰辞句,因此其语言浅近易懂。

《群芳谱》继承了《齐民要术》的语言风格,在《谷谱》中介绍各类作物时,除征引古书是前人已形成的文字之外,其余则语言浅易平近,简练晓畅。如:“蜀黍,一名高粱,一名蜀秫,一名芦坱,一名芦粟,一名木稷,一名荻粱,以种来自蜀,形类黍稷,故有诸名。种不宜卑下地。春月早种,得子多,秋收。茎粗,高丈余,状似芦荻而内实,叶亦似芦。穗大如帚,粒大如椒,红黑色。米性坚实,黄赤色。熟时先刈其穗,秸成束,攒而立之,方得干米。有二种,黏者可和糯秫酿酒、作饵,不黏者可作糕煑粥,可济饥,亦可养畜。茎可织箔、编席、夹篱、供爨,梢可作筅帚。壳浸水色红,可以红酒,有利于民者最博。性甘、温、涩,温中,涩肠胃,止泄泻。”以上介绍蜀黍,以常见事物作比,如“穗大如帚,粒大如椒”等,语言简练明白,浅近易懂。

《群芳谱》在介绍谷类作物时,常引用经典或谚语,形象生动,如《刈麦》:“大抵农家之忙,无过蚕麦,若迁延过时,秋苗亦悞(同“误”)锄治。谚云:‘收麦如救火。信然。”用此谚语,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收麦要快,不能延误,否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齐民要术》的《种谷第三》云:“力耕数耘,收获如盗贼之至。”颜师古注曰:“力,谓勤作之也;如寇盗之至,谓促遽之甚,恐为风雨所损。”引语形象地说明了谷子要及时快速地收获,如若不能及时收割,则将受到风雨的损害。《群芳谱》的《谷谱·粟谷》篇的《刈谷》中也沿用了此条引语,只是其前加上了出处《食货志》,其后又云:“故熟速刈,干速积。刈早则伤馣,刈晚则折穗,遇风则收减。湿积则藁烂,积晚则粒耗,连雨则生耳,所以收获不可缓也。”加上这几句,解说得就更加清楚明白了。

以上主要以谷类作物为例,从指导思想、内容体例和语言风格等3个方面探讨了《群芳谱》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作为古代农书的集大成者,《群芳谱》吸取了前代农书的优点与资料,并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写成的,书中引用大量的文献和谚语,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学习。《群芳谱》对《齐民要术》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农业文明的真实写照,是我国农业科技史的宝贵遗产。

参考文献

[1] 王象晋著,伊钦恒诠释.群芳谱诠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2] 岳浚,杜诏.山东通志:《四库全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 王佐槐,高万庆.古农书《群芳谱》抄本略考[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2,37(3):385-389.

[4] 崔建英.《二如亭群芳谱》版本识略[J].文物,1986(2):75-79.

[5] 贾思勰.齐民要术[M].石声汉译注,石定枎,谭光万补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6] 任继愈.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农学卷(第3册)[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

[7] 符奎.《群芳譜》与“三才”理论[J].农业考古,2010(1):371-374.

[8] 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9] 马一龙.农说:《丛书集成初编》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