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黄精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18-05-14 11:32王强付亮黄娟曾德权谢洲王涛
南方农业·上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黄精高产栽培

王强 付亮 黄娟 曾德权 谢洲 王涛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黄精需求量不断增加,黄精市场行情好、价格较高。四川省达州市地理环境非常适宜黄精生长,目前已有多家专业合作社开展黄精的种植。达州市种植黄精起步晚、种植经验缺乏,导致黄精产业产生的效益低。为此,主要结合达州市黄精生产实际情对黄精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推动达州市黄精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黄精;高产栽培;四川省达州市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011

黄精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out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或者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1]。陈长明《金字经》云:“认叶当如竹,寻根还似姜,传得长生不老方,尝!野仙知味道香。只休孟浪,怕秦钩能断肠。”道家称之为“仙药”,是常用中药材之一[2]。黄精中主要含有黄精多糖、甾体皂苷、蒽醌类化合物、木脂素及多種人体有用的氨基酸等,黄精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功能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临床常用于脾胃气虚、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须发早白内热消渴等。

1 生长习性

黄精适应性较差,喜欢阴湿气候条件,耐寒、喜阴、怕干旱,在湿润荫蔽的环境下植株生长良好。在土层较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和保水性能较好的壤土中生长良好,土壤酸碱度适中,一般以中性和偏酸性为宜。黄精最适生长温度为17~20 ℃,超过27 ℃生长受到抑制,气温超过32 ℃地上部分易枯死,根茎失水皱缩干硬。透光率在65%~70%为宜。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

种植基地应选择海拔700 m以上,尽量选择充分荫蔽、湿润且排灌方便的地块,土壤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保水保肥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

2.2 整地

播种前,先将土地深翻每公顷施农家肥1 500~

2 000 kg、复合肥450~500 kg作基肥,然后耙细整平开厢,厢宽1.2~1.4 m,沟深0.2 m,厢沟宽0.25 m。

2.3 繁殖方式

2.3.1 根茎繁殖

11月中下旬或者来年3月中旬,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黄精根茎,选取先端幼嫩部分切成数段,每段须带1~2个顶芽,伤口涂抹生石灰或者多菌灵防治病菌侵染,按照行距0.20~0.25 m,株距0.15~0.20 m,深0.10~0.15 m栽种,覆土压实并浇水,以后根据需要,每隔5~7 d浇水1次,保证土壤湿润。达州市冬季严寒,易出现大雪天气及倒春寒,播种后应加盖草或者地膜以保暖,防治发生冻害。

2.3.2 种子繁殖

8月中下旬果实成熟,先将果实放入塑料袋中密封发酵8~10 d,后反复清洗干净按照1∶1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存放于背阴处进行沙藏处理,定期浇水,保证沙子的湿润性。翌年3月中旬筛选出种子,按照行距0.20~0.25 m在厢面上开沟播种,盖土0.01~0.02 m,浇水淋透,并拱棚盖膜,通过开闭两头,控制温湿度。待苗高0.05 m时去掉拱棚,苗高0.1 m时适当间苗,1年后移栽。为了满足黄精荫蔽需求,可以搭建遮阳网或者合理种植玉米遮阴。

2.4 田间管理

2.4.1 中耕除草

幼苗期杂草生长速度快,必须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具体除草时间可酌情选定。注意除草和松土宜浅不宜深,避免损伤根茎。适时培土,将沟内泡土培于植株根部周围,可以防止根茎吹风、见光,同时也可以加快有机肥腐烂。

2.4.2 科学追肥

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植株生长前期需肥量大,4—7月保证植株营养生长阶段有足够的养分吸收。前3次施肥,每公顷施入人畜粪水25 000~

30 000 kg。第4次重施冬肥,每公顷按照农家肥

1 500~2 000 kg、过磷酸钙500 kg、油枯800 kg混匀发酵后施入。

2.4.3 排水灌溉

达州地区的气候环境特殊,夏季天气炎热、雨季相对集中,黄精喜湿怕干,田间须长期保持湿润,夏季需多留意观察,如遇伏旱应每隔2~4 d浇水1次,保证水分充足。每年9月以后,雨季来临,应注意清沟、排水,严防积水,防治出现烂根现象。

2.4.4 遮阴

4月初黄精开始出苗,若无遮阴条件则可搭设遮阴棚,棚高2 m左右,注意四周通风,到10月底高温消退后撤除,也可在套种玉米进行遮荫[3]。

2.4.5 修剪打顶

黄精花多且花期长,致使大量营养成分被消耗,影响根茎生长,为此,在植株现蕾期即刻将黄精花蕾减掉,减少养分消耗,增加黄精产量。

3 病虫害防治

3.1 病害防治

3.1.1 黑斑病

症状: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为紫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直径1.5~13 mm的圆斑,深褐色,边缘纤毛状,在显微镜下,病部可见黑色疱状的小粒体发病严重时,整个植株下部及中部片全部脱落,仅留顶部几张新叶。

发病规律:黑斑病在黄精病残体上越冬,随风或昆虫传播。发病最适温度26 ℃左右,多雨季节,达州地区5月中旬发病,7—9月进入发病盛期。

防治办法:加强土地轮作,减少病原菌的存在;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集中烧毁;前期预防,可使用奥力克速净50 mL兑水15 kg,7 d左右用药1次。重点预防时期:新叶刚刚展开时开始喷药。从发病初期(每年5月中旬)喷施速净与大蒜油混合液,3~5 d用药1次,连用2次。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方案。

3.1.2 叶斑病

症状: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基部开始发病,初期为褐色斑点,后期逐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间浅白色,边缘褐色,外围有明显黄晕。病情严重时,可引起叶片枯死,并逐渐向上蔓延,致使全株枯死。

发病规律:叶斑病菌在黄精残体或冬季未死亡植株上越冬,来年初产生分生孢子,随风或流水传播。一般在7—8月发病严重。

防治办法:进行土地轮作;加强黄精的肥水管理,有资料表明,土壤肥沃,黄精长势好,抵抗力强,发病情;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集中烧毁;从发病初期(每年6月中旬)喷施生物制剂哈茨木霉菌300倍液,也可选用70%代森锰500倍、50%托布津1 000倍,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注意藥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3.1.3 炭疽病

症状: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发病初期病斑呈圆形至近圆形,中间灰白色,边缘暗褐色,后期病部长出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果上病斑圆形,淡褐色,水渍状,病斑中部稍微凹陷,上生红褐色的粘粒。

发病规律:炭疽病菌以分生孢子形式在黄精病残体内越冬,发育温度21~28 ℃,随风或流水传播,并形成多次侵染。高温高湿有利发病,偏施氮肥会增加发病率。

防治办法: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集中烧毁。在发病初期,用2%波尔多液喷雾保护。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药液喷雾防治。

3.2 虫害防治

3.2.1 蛴螬

金龟子的幼虫,体型肥大,多为白色,晚上8—9时进行取食等活动。蛴螬有假死和负趋光性,并对未腐熟的粪肥有趋性。主要为害黄精根部,咬食黄精幼苗嫩茎或咀食须根[4],造成断苗或根部空洞,此外,因蛴螬造成的伤口还可诱发病害发生。达州地区蛴螬1年发生1代,一般5月初为害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调查和掌握成虫发生盛期,采取措施,及时防治;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50%对硫磷等拌种;发病初期可用黑光灯诱杀或者用90%美曲膦酯

1 000倍液浇灌。

3.2.2 地老虎

幼虫长成后体长37~50 mm,黑褐色,体表粗糙,密生明显的大大小小黑色颗粒,臀板黄褐色,上有深褐色纵带两条,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地老虎白天潜伏于土表层,夜间出土为害,咬断幼苗的根、茎基部或咬食未出土的幼苗,使整株死亡,严重影响黄精成苗率。达州地区地老虎1年发生3~4代,一般每年的4—5月为害最为严重。

防治办法: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在春季成虫发生期利用诱蛾器诱杀成虫;发病初期可采用新鲜嫩草或菜叶用水浸泡后,傍晚放人田间,次日清晨人工捕捉;也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40%氯氰菊酯乳油300~450 mL、90%晶体敌百虫喷施。

4 采收加工

根茎移栽的黄精1~2年后收获,种子播种的黄精3~4年收获。11月或开春刨出根茎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和病疤,放入沸水中烫制5 min左右,捞出沥干,放入70 ℃烘箱干燥即可[5]。

参考文献:

[1]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2010.

[2] 彭成.中华道地药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3] 田启建,赵致,谷甫刚.黄精栽培技术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l(4):772-776.

[4 田启建.贵州黄精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6.

[5] 杨顺龙,周英,赵致,等.黄精产地加工工艺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6,35(3):49-52.

(责任编辑:敬廷桃)

猜你喜欢
黄精高产栽培
黄精
黄精临方炮制的成分变化
黄精药酒 助男性补益脾肾
养生抗衰有黄精
黄精的采收加工
黄精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