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观光果园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建议

2018-05-14 11:32马炎龙家黎
南方农业·上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SWOT分析重庆市对策建议

马炎 龙家黎

摘 要 对重庆市观光果园进行SWOT分析。其优势有: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实力雄厚、客源市场广阔、区位优势;机遇体现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法定假日调整推动、城市建设促进重庆旅游大环境的改善;分析了其劣势和挑战。提出重庆市观光果园发展的对策建议:政府引导,营造发展氛围;突出特色,创新发展模式;融入文化,提升旅游档次;加大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培养人才,优化服务水平。

关键词 观光果园;SWOT分析;对策建议;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014

观光果园是相对于传统果园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观光休闲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果园资源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一种绿色产业。观光果园以果园风景、果品采摘为基础,通过果品生产、产品经营、农村文化和果农生活的整合,为观光者提供参观、欣赏、购物、体验等服务。发展观光果园可大大丰富城镇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让他们丰富农业知识,享受农业成果。同时,发展观光果园将优化果园的发展结构,拓展果园的发展方向,提升果园的发展水平。观光果园具有成本少、风险小、门槛低、经营灵活等特点,是一个良好的就业载体,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通过对重庆市观光果园进行SWOT分析,全面认识重庆观光果园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探求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对实现重庆观光果园向更高方向发展,实现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的双重保护,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 重庆市观光果园SWOT分析

1.1 优势分析

1.1.1 自然条件优越

重庆位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宜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适合果树种植。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17.8℃,夏季最高气温平均在37~39 ℃,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5~7 ℃,冬暖夏热。全年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总数为1 000~1 250 h,常年降雨量1 050~1 450 mm。

重庆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的山地资源,造就了重庆主城周边的南山、缙云山等植被茂密的都市避暑胜地。一小时经济圈涵盖武隆仙女山、芙蓉洞、天生三硚,江津四面山,万盛黑山谷、石林等众多的AAAAA级旅游资源和世界自然遗产景区,为旅游者提供了高品质的自然旅游资源。重庆是世界有名的温泉之都,温泉资源丰富。据统计,重庆市目前已探明的有各类温泉地热出露107处,其中,“一小时经济圈”占91 处,占全市的84.05%。同时,广阔的田园风光与多样的种植模式造就了重庆丰富多样的乡村自然景观。

1.1.2 经济实力雄厚

重庆市直辖以后,经济迅速腾飞。2011年在香港发布《第十届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重庆位居中西部第一,首次成为全国前十强城市。2016年,全市GDP达17 558.76亿元,增长10.7%,增长率居全国第一;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 610元,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1 549元,增长9.9%。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私家车的数量也大幅度地逐年递增,重庆市2016年底汽车保有量达328万辆,增速17.6%,居全国第一。交通工具的便利,加之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使得人们在闲暇时间就会选择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游玩方式。

1.1.3 客源市场广阔

重庆市人口众多,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3 048.43万人,比上年增加31.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 908.4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60%,比上年提高1.66百分点。主城区常住人口有851.8万人,而城市居民是观光果园的最重要的客源群。

1.1.4 区位优势

重庆毗邻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陕西省等省区,从区域位置上看,重庆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结合处,占据西南地区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地位,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坐落重庆市渝北区的江北国际机场,是西南地区第三大航空枢纽,也是国家大型枢纽机场,加上万州和黔江两个小型机场作补充,航空交通成为市内外客源进出重庆的重要交通途径。2008年,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提出了“半小时主城”“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8小时出海”的大交通概念。现今,“半小时主城”“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的主干工程基本建成。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为发展观光果园提供了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二环九射”的高速公路网络以及“一环八射”的铁路交通网络的形成,使重庆市观光果园发展的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正在不断完善的地铁和轻轨等轨道交通也将促使主城区的交通条件更加便捷;“内环外移”使重庆的环城游憩带和主城区的距离更近,推动了重庆观光果园的发展。

1.2 劣势分析

1.2.1 开发模式粗略,功能单一

重庆市各地的观光果园一般主要提供赏花、摘果、餐饮和住宿,其活动内容乏味,产品结构较为单一,还处于粗略型开发时期,缺乏对产品的规划、建设和宣传。重庆观光果园大多以一家一户的“家庭单元式”小规模分散经营,这种经营大多具有开发盲目、经营分散、规模较小、功能单一、季节性强等特点,存在吸引力弱、辐射范围窄、游客停留时间短等问题。因此,目前重庆的观光果园总体人均消费不高,经济效益不高。据调查统计,重庆观光果园的人均消费额还不到200元,与重庆居民参与国内旅游的人均消费800多元差距甚远。

1.2.2 管理水平低下,人才缺乏

重庆观光果园主要以家庭式方式發展,园主既是业主又是管理者,分工不清,管理混乱,一般其自身受教育程度也不高,缺乏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盲目跟从,不能够准确把握消费市场。他们更多的是向周围果园学习模范,缺乏创新,导致目前重庆观光果园千篇一律、模式雷同、产品单一、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严重。

1.2.3 文化底蕴弱,产品单一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经济是旅游的命脉,没有文化的旅游是缺乏魅力的。现今重庆观光果园开发模式简单,产品单一,千篇一律,缺乏对乡村历史、文化内涵的梳理和挖掘,难以形成特色,吸引力不强。目前,重庆观光果园大多以农家乐形式存在,产品重复单一,毫无特色,无非就是吃吃饭、赏赏花、摘摘果、打打牌、钓钓鱼等。这些形式都无法体现出农村文化、民风习俗等乡村核心文化内涵,使观光果园成为脱离灵魂的躯壳,呆板而无趣,很难满足消费客源市场的多样化、多层次及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同时,重庆的观光果园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各地果园建筑风格参差不齐,旅游环境氛围较差,乡土气息缺乏,城市化倾向严重。这违背了消费者选择观光果园游玩的初衷。

1.3 机遇分析

1.3.1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重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先后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1248号)、《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国家农业部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农加发〔2016〕3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16〕127号)等文件政策,为进一步发展重庆市的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契机。在重庆市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以城带郊,加快打造“山水都市旅游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依托有利的客源市场基础和强大的旅游集散能力,强化重庆主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一小时经济圈”多层次、多级别、多类型的旅游地共同发展。

1.3.2 法定假日调整推动

从2008年1月1日起,国家实行新的放假方案,缩短了“五一”长假,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小长假,时间的限制使游客只能选择 2~3 d的近郊旅游。加上乡村传统文化节日氛围比城市浓厚,更是成为游客选择乡村旅游的理由。据有关媒体报道,2008年首个清明小长假,重庆市民选择长线旅游的数量明显减少,大多更青睐于选择花费时间较短的近郊旅游。

另外,2012年实行的对重大节假日免收7座以下小型客车高速公路通行费的优惠政策,更是鼓励了居民在节假日自驾出游,这也为观光果园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明显,法定节假日相关政策的调整,给重庆观光果园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市场和机遇。

1.3.3 城市建設促进重庆旅游大环境的改善

至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迅猛发展,GDP年增长速度持续保持在10%以上,极大地改善了重庆城乡面貌。交通建设,带动了各个区县的经济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治安建设,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环境建设,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农村建设,改变了农村的整体面貌。这些都是改善观光果园旅游软环境的保障。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重庆的整体形象也得到了提升,这为重庆观光果园吸引游客、招揽人才、招商引资作出了贡献。

1.4 挑战分析

1.4.1 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慢

总体来说,重庆观光果园的经营管理水平低下,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尽管部分地区已有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素养的大学毕业生加入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队伍,但由于人数有限,要想达到高水平管理还需要一个的成长期。目前,各区县都针对观光果园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但培训力度小,培训人数有限,要想满足全市观光果园对人才的需求,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1.4.2 利益的分配存在一定矛盾

目前,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较为突出的两个矛盾。1)景区与社区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合理;2)社区居民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不合理。同样,作为乡村旅游的一部分,观光果园也存在同样的矛盾。同样是果园,被政府支持开发了的果园会获利较多,而没有被开发的果园就获利较少,这就会引起获利较少的果农产生不满的情绪,这违背了发展的初衷。因此,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科学规划,慎重考虑,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化解各方面的矛盾。

1.4.3 开发和保护协调发展困难

开发和保护始终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环境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民风民俗保护都与现代旅游需求之间存在矛盾。1)土地资源流转的问题。据调查,目前许多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想发展乡村旅游,但因为土地合理流转的问题,不符合国家耕地保护政策,不可能获得批准。2)大量的游客涌入农村,就会使当地农民的生活方式受到影响,也会逐步让他们城市化、商业化,这就会使农村形象逐渐削弱,终将失去农村意象对于都市人群的吸引力。3)旅游开发必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这将严重影响观光果园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观光果园的开发和保护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2 重庆市观光果园发展对策建议

2.1 政府引导,营造发展氛围

发展观光果园需要多个部门和行业的有效配合,需采用政府主导型战略,引导观光果园健康发展、快速发展。此外,政府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措施鼓励发展观光果园,制订观光果园发展策略,为观光果园的发展开通绿色通道。在政府加大引导作用的同时,必须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加入到观光果园的建设中来,应以政府投资为龙头,带动社会投资,如信贷投资、外资投资、农民自有资金投资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使农民成为投资主体。

2.2 突出特色,创新发展模式

特色是一个地方旅游的品牌,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重庆观光果园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单品单一、形式单一、千篇一律等问题。因此,重庆应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独具重庆特色的观光果园,力争做到“一家一特色,一家一品牌”,避免雷同。例如:可依托“温泉之都”优势,建立温泉果园,打造一种“泡温泉—游果园—摘果子”的特色游玩方式;可依托重庆丰富的森林资源,建设以避暑为主题的休闲果园或以氧吧为主题的养身果园;可依托丘陵地势,修建步行梯、健身亭、运动场等健身设施,打造独特的健身果园;可依托少数民族文化,打造风情民俗主题果园,等等。

2.3 融入文化,提升旅游档次

观光果园的客源市场主要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城市居民,因此,在观光果园的开发过程中,必须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文化内涵,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才是消费市场所需求的。对于高文化素质的游客来说,简单地参与农作(如摘果)是不足以吸引他们的,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传统乡村文化和果品文化。文化内涵就像是观光果园的生命和灵魂,失去了就会变成一种形式,没有魅力。因此在项目的设计和开发中,要注意将当地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果品文化等注入进去,并争取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民俗文化和农业文化,以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增强观光果园的活力。

2.4 加大投入,完善配套设施

1)在已有交通条件下,完善观光果园的交通线路,最好能开辟专线,为城市居民的出游提供方便;2)通讯改造,与电信部门合作,建立通讯基站,实现果园网络全覆盖,园主应开放无线网络,满足游客的上网需求;3)改善食宿条件,在不缺失农家特色的基础上,优化食宿环境,提高食宿质量;4)完善活动配套设施,如建设羽毛球场等健身设施、棋牌室等娱乐设施、土特产馆等购物设施;5)完善服务设施,建立医疗中心、资讯中心、儿童乐园等,完善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条件。

2.5 培养人才,优化服务水平

观光农业是一种新兴特殊的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服务的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因此,应利用农业院校、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派出学习等形式培养一大批果园观光旅游专业人才,为重庆市观光果园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可以制订一些优厚政策引进并留住一些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如住房政策、工资政策、提升政策等。重视人员培训,为经营业主、服务人员提供专业的经营服务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服务意识、业务能力以及服务水平,使从业人员能够做到规范服务,塑造良好的观光果园旅游市场形象。

(责任编辑:丁志祥)

猜你喜欢
SWOT分析重庆市对策建议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2020年立法计划
重庆新一届地方国家机构领导名单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