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控制方法浅析

2018-05-14 11:32李传义
南方农业·上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监测质量控制

李传义

摘 要 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监测是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基础性工作。简要分析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监测中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与措施、控制原则及要点及控制流程与方法。

关键词 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X8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016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监测则是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监测,可评价农村环境质量,预测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也可为制订环境法规与标准、农村环境规划与管理、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发现污染问题,探明污染原因,确定污染物质,为保护农村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服务。为了确保全部调查资料和监测数据真实可靠、科学准确、全面完整,必须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监测过程中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为此,简要分析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监测中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与措施,控制原则与要点,控制流程与方法[1]。

1 总体目标与措施

1.1 总体目标

确保调查资料和监测数据真实可靠、科学准确、全面完整,为制订环境法规与标准、农村环境规划与管理、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2 总体措施

1.2.1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建立健全组织严密、架构合理、职责清楚、分工明确、高效运行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按照统一要求,对整个监测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操作[2]。

1.2.2 组织整合必备工作资源

建立一支尽职尽责、管理严谨、业务熟练、经验丰富、踏实认真的工作人员队伍,整合配备仪器设备、工作场所,争取配套资金,确保资源充足,运转良好,工作顺利。

1.2.3 全面贯彻全程质量控制要求

狠抓质量保证,强化过程控制,加强督导、检查、审核、评估和验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阶段、各环节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全面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各项成果科学可信和权威可靠。

2 控制原则与要点

2.1 控制原则

2.1.1 坚持“四个统一”

要求做到统一目标坚定不移,统一程序规范严谨,统一方法实用高效,统一标准现行可靠。

2.1.2 坚持全程质控

要求重要环节盯牢不放,次要环节盯紧不松,一般环节绝不懈怠。

2.1.3 坚持全员质控

要求监测的所有人员均参与到质量控制中来,管理人员恪尽职守,技术人员严谨认真,二者协同工作,密切配合。各项具体工作安排到人,明确质量要求和责任。

2.1.4 坚持逐级质控

實行质量控制责任制,各项工作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上下联动,层层把关,共同把好各个质量关口。

2.2 质量控制关键环节

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普查实施方案的制定论证;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处理与保存;样品分析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及抽检、复检;数据审核与确认;成果表达与结果报告[3]。

2.3 质量控制要点

2.3.1 布点环节要点

2.3.1.1质料调查的汇总、审查和确认

需对监测涉及到的各种资料逐个确认,要求表格填写完整、规范、准确,逻辑关系清楚、无矛盾,并及时上报审核,按要求修改完善。

2.3.1.2提出样点布设总体方案和采样任务分工

要求样点布设符合技术方案,布点总数不少、密度合理;采样任务分工明确,可按时完成采集任务。并及时上报审核,按要求修改完善。

2.3.1.3制定详细的采样方案

要求样点具体落实到村组、布点总数不少、分布合理、路径明确、交通工具有保障、采样人员分组合理、数量满足工作需要。并及时上报审核,按要求修改完善。

2.3.2 采样环节要点

1)所采全部样品均有通过培训合格的采样人员参与,每个采样小分队至少2人,其中至少有1名通过培训并持证的布点采样人员。2)全部参与实地采样的人员应清楚编码核对、采样方法、标签填写、GPS定位记录、航迹记录、现场照相、登记表填写等采样操作要领。3)采样地块选择合理,采样方法正确,不刻意避让或趋近污染地块。4)采样记录(包括登记表、采样轨迹、现场相片等)完整、准确,采样点位具有可追溯性,统一编码正确无误。5)样品交接清楚,帐物相符,样品标签完好无损。6)样品保存与摊晾整齐、规范,不得重叠,样品制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样品库建立整齐、美观。7)采样过程的跟踪和检查到位,重在采样初期,严防一错到底。8)每个采样年份按时提交布点采样质量控制书面报告[4]。

2.3.3 样品检测环节要点

2.3.3.1空白要求

每批样品必须做平行双样全程空白,平行空白均值应当与方法检出限相当,相对偏差应当<60%。空白值偏高时,应查找原因,降低空白。

2.3.3.2平行双样要求

每批消解样品至少有10%的样品作平行双样,平行双样的相对偏差应当符合相关要求。若30%以上的平行双样的相对偏差不符合要求,本批检测结果无效,重新测定;30%及以下的平行双样的相对偏差不符合要求,视情况选择部分样品重新测定[5]。

2.3.3.3平行质控样要求

每批消解样品至少做待测元素含量高中低的3组平行质控样,平行质控样均值应当落在X±3S范围之内;平行质控样的2个测定数据,均落在X±3S范围之外时。否则,本批检测结果无效,重新测定[6]。

2.3.3.4校准曲线的校准

每测定20个左右样品试液,用浓度位于校准曲线中心位置的标准溶液或标准物质进行曲线校正1次,若偏离超过10%,需重新建立校准曲线后,再继续测定[7]。

2.3.3.5质控图的使用与更新

样品测定过程中,质控样均值落在X±2S之内的,该批数据可信;落在X±3S之内的,该批数据可以采纳;落在X±3S之外时,该批数据不可以接受,必需重新测定;质控数据连续7次出现在保证值同一侧时,表明测试有系统误差,应停止测试,查出原因并予纠正后再行测定。原已经测试的7批数据有效。

每批样品的质控样均值(合格者)应注明批号,依次加入到质控图中。每当测试到50批样品后,应将全部质控数据重新统计,制作新的质控图,并用更新后的质控图继续进行质控[8]。

2.3.3.6实验原始记录

实验原始记录要完整保留,内容包括:称样、消解、定容、测定条件、结果等,并记录空白平行样、质控平行样、平行双样、样品等原始记录。在分析仪器内要保留分析结果的全部原始记录,不得删除,以备核查、追溯。在填好原始记录的同时还应填写日常质控报告表。

2.3.3.7数据修约与结果表示

数据修约规则按GB8170执行。重金属检测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表示结果精密度的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3.8边缘值确认

对测定结果位于标准限量值±10%之内的样品进行审核,专家组应和检测机构商讨,必要时安排认定检测[9]。

3 控制流程与方法

3.1 质量控制流程

确定质控目标与任务→分解落实并提出实施要求→组织人员和准备实施条件→开展人员培训考核和检查实施条件保障情况→实施保证与控制→质量监督与检查→质量审核与验收。该流程既适用于整个工作,也适用于各项具体工作[10]。

3.2 质量控制方法

以实施质量保证为要领,以过程控制为主体,按照各项具体工作的特点和要求,采取巡回检查和专项检查等方式,通过听、看、问、查、考、评、验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质量督导,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艳伶.如何开展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保证工作[J].中国科技纵横,2012 (1):163-163.

[2] 孙德生,汤慧兰.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J].中国环保产业,2004 (4):22-23.

[3] 吴芳.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3):236-237.

[4] 陈江,钱少华,马鑫雨,等.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现状与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134-136.

[5] 邹浩.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实例分析[J].科技资讯,2007(34):127-128.

[6] 沈芳.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探讨[J].广东科技,2009(3):87-88.

[7] 银波.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138-138.

[8] 楊丽华.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法——质控图的应用[J].中国环境监测,1999(2):16-18.

[9] 刘丽玲.浅析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3(5):198-199.

[10] 叶雪珠,王小骊,董秀金,等.农产品监测全程质量控制探讨[J].浙江农业学报,2004,16(5):289-291.

(责任编辑:敬廷桃)

猜你喜欢
监测质量控制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学习监测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