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演唱艺术的创新与审美回归

2018-05-14 08:59潘旭
北方音乐 2018年5期
关键词:创新

【摘要】现代的艺术形式很多,而我国最具时代气息的艺术就是流行演唱,这也是我国重要的艺术形式。过去的流行演唱方式是“千人一声”的程序化演唱方式,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人们追求更加原始、自由的演唱方式,希望得到更加真实的体验。本文以《全能星战》和《梦想星搭档》为例,对流行演唱艺术的创新和审美回归进行分析。

【关键词】流行演唱艺术;创新;审美回归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更加地强烈,人们希望看到新的艺术形式,流行音乐的创新大众审美改变的标志,其体现出传统音乐流行化,这不仅反映了大众审美需求的多元化,也反映出社会整体审美趋势的变化。现在有很多的音乐表达形式通过对传统音乐的理解实现创新,流行音乐的创新和审美回归是我国流行音乐的趋势,这对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流行演唱概述

(一)流行音乐的发展

我国的流行音乐于20世纪20年代流行起来。首先,我国流行音乐的萌芽于上海。20世纪初的上海是中国最繁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当时的上海已经具备了资本主义大都市的特点,在这种条件下,催生了流行音乐的产生。其次,流行音乐的成熟期。我国解放前是流行音乐的成熟期,这个时期的歌曲具有时代气息,并且其层次分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地禁止表演和传唱流行歌曲,很多人到香港等地区去发展其事业,所以当时的香港乐坛发展得比较好。最后,流行音乐的繁荣期。21世纪是我国流行音乐的繁荣期,这一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加快,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一种大众生活中重要的精神食粮。

(二)流行演唱的艺术特征

第一,流行演唱的大眾化。很多人认为流行音乐就是大众都能进行的演唱,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发声训练,也不用经过特殊的指导和系统的声音训练,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虽然流行音乐没有具体的演唱方式,但其更注重声音特点,演唱风格多样,对声音也有一定的要求,要通过对发生器官的练习,实现对声音的把控,只是这种唱法更容易被大众掌握。第二,流行音乐的个性化。流行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化,其演唱和表演方式比较多,没有固定的演唱方式,体现自身的声音特点和技术水平。第三,流行音乐的多元化。流行音乐的多元化是流行音乐并没有特定的评价标准,只要能获得一方面的认可和满意就可以,不需要所有观众都能满意。因为流行音乐的题材、创作等都不同,所以其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要求。流行音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很多元素都能成为其创作的素材。

(三)流行演唱的审美特征

首先,审美形式多样化。流行演唱就是一种美感性的呈现。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实现对流行音乐的体验。其次,审美的人性化。流行审美在哲学上就是通过感官刺激得到的一种体验。流行演唱是根据人的生理变化决定,一般人的平均心率为75次/min,而流行音乐的节奏一般为80拍/min,人的心跳可以与音乐的节拍契合,这就使人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并且在人受到刺激时,血流量会增大,而且人的身体各部位的营养液更容易吸收。所以,流行音乐审美是一种满足人体生理的反映。最后,审美对象大众化。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流行音乐[3]。

(四)流行演唱的审美回归的意义

1.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

流行演唱审美回归是在流行音乐的基础上对原作品进行再创作,在作品中融合新的元素,呈现出多元化、中心化等,然后由演唱者实现,并且其演唱风格和发生技巧等都形成强烈的对比。通过对多种歌曲风格的融合实现对意识形式和内容的丰富,这种对比的方式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盛宴,并且对我国流行演唱艺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拓宽流行音乐的影响宽度

流行音乐审美回归是将传统的创作搬到台前,很多人都不知道演唱者和制作人的创作,很多人只了解演唱者,但流行演唱审美回归让人们对音乐制作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且流行音乐的回归让受众对音乐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全能星战》中有很多镜头都是对制作人和乐曲编曲的展示,其让更多人对流行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其中第五期还将制作人放在一起,使其展示乐器,将流行音乐普及给受众,拓宽了流行音乐对大众的影响。

二、流行演唱艺术的创新策略分析

(一)对经典流行音乐的改编

1.多种音乐元素的融合

现在很多电视节目将原创的歌曲进行重新改变,并通过新颖的唱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个优秀的编曲者不仅能演唱歌曲,还能对作品进行重新的配器、编配、和声等,在《全能星战》中,节目将很多流行的音乐重新编曲,由其他人演唱,而且在演唱中,将许多新的音乐元素融合其中,如《全能星战》中的陈子鸿将《将军令》改编,并且还加入了一些we will rock you的歌词,将一首传统歌曲,加入了摇滚元素,给歌曲新的内容,使歌曲更加丰富,观众也比较喜欢这种创作方式,创新后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又如,在《梦想星搭档》中萧煌奇和杨培安将《王妃》这首歌曲赋予了新的内容,其体现的情感与原唱萧敬腾完全不同,其演唱中结合多种音乐元素,将摇滚与流行音乐结合,实现了多种音乐元素的结合。

2.展示多种演唱风格

现在的流行音乐,观众希望看到不同的情感表达和不同的表演形式。《全能星战》和《梦想星搭档》就是通过不同的歌手改变流行歌曲,将其赋予新的意义,其演唱的方式与原唱都不同。如《爱我别走》张韶涵将其改变成一种小清新风格的歌曲,《法海你不懂爱》被吴克羣演绎得更加有情感,表演与原唱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这种演唱方式和演唱风格得到了认可。现实中有很多的歌手之间不可能有联系,其不可能同台演出,但《全能星战》和《梦想星搭档》将一些风格很近,或是风格完全不同的歌曲组合在一起。[1]《全能星战》和《梦想星搭档》的演唱形式就是一种创新。

(二)音色布局丰富化的创新趋势

1.二次编创布局丰富

在流行音乐的乐器配置中,其布局比较丰富,如摇滚,织体一般是吉他,键盘丰富,贝斯负责基础音。流行歌曲一般需要朴实的和声色彩。为了突出人的声音,其一般会选择颗粒感较强的乐器,如吉他、钢琴等。如谭维维在演唱《给你一点颜色》中,使用华阴老腔,为了伴奏,将藏族的歌谣和原生态的风格整合,使人置身于音乐盛宴中。华阴老腔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通过长椅、长凳、梆子、钟铃、月琴、二胡等乐器,相互之间密切配合,以独有的类似于马背行进的拍板节奏,配以老腔和声,使歌曲具有独特的中国风。华阴老腔与颗粒感较强的乐器组合就是二次编创布局的创新。

2.歌曲音色配置和使用创新

流行音乐的曲和乐器与歌曲的风格和意境结合。在使用其他乐器时,应突出演唱者的声音,不能掩盖演唱者的声音。如萨顶顶和常石磊演唱的《万物 HIGH》,其运用了节奏感较强的架子鼓和贝斯作为伴奏,两人以《千年等一回》开头,并配合两人的现代服饰和异域风情,演唱风格融合流行R&B、民族等,营造一种穿越、梦幻的气氛,让观众震惊不已。[2]其音色与乐器的搭配实现了创新。

三、流行演唱艺术的审美回归策略分析

(一)打破傳统演唱形式和表演形式

流行演唱审美回归改变了传统的延长性时,大众对音乐风格更加了解。在《全能星战》和《梦想星搭档》中很多歌手都突破了自身原本的定位,呈现出很多不同的演唱风格,将很多的歌曲赋予了新的意义,很多歌曲改编后,其效果更好,更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而且,在传统的演唱中,人们都将视线停留在音乐演唱者身上,但通过流行演唱审美回归,人们开始关注歌曲的制作者。歌手与制作人搭档创作的方式就是演唱形式和表演形式的创新,也是人们希望对音乐制作人有更多了解,这就是流行演唱艺术的回归。

(二)模式创新和审美回归

流行演唱审美回归是我国民众对流行音乐的关注实现的扩展,民众对音乐形式有新的要求。传统的音乐形式发展的时间已经很长,随着社会发展,流行音乐也需要创新演唱模式和创新模式。流行演唱审美回归使人们对流行音乐的关注点有了新的审视,其将流行、摇滚、民族、宗教、文化遗产等多种元素重新组合,如典型的《全能星战》中《万物生》《忐忑》《给你一点颜色》等歌曲,使人们对民族和宗教音乐有种了新的看法,脑海中对其也重新审视。这些都是流行歌曲,其通过民族特色的增加实现了演唱模式的创新,这也是大众审美回归。

(三)流行演唱的气质本真回归

流行音乐本就是在生活中创作,其审美回归也就是对生活、艺术、自然的向往,这也是一种对和谐状态、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对审美气质本真的回归。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流行元素很多,但人们希望听到更真实的声音,在声音中感知演唱的气质,人们希望更多的元素可以加入到音乐中,如人本、民族、宗教、公益等,《万物HIGH》和《给你一点颜色》也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其添加了新的元素,将民歌与流行元素结合实现了对时尚潮流的追求,也实现了对民族歌曲的革新,这就是流行演唱气质的本真回归。

四、结论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音乐演唱也一样,音乐演唱形式的革新是流行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大众对多流行音乐的审美有了新的要求,希望得到更多的审美体验,而且在审美中大众得到必要的审美教育和正确的价值观十分重要。我国现在的流行音乐创新形式的音乐节目也比较多,这也反映了我国民众的需求,其希望在音乐中得到更加真实的体验。流行音乐的演唱者和创作者要重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促进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浅谈艺术类院校流行演唱专业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之教学改革[J/OL].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4(04):197.

[2]康艺佳.论“中国声乐”的价值、问题与完善路径[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6,07(01):98-102.

[3]蔡晓龙.流行歌曲分析及其演唱的艺术魅力[J].戏剧之家,2015,05(10):100.

作者简介:潘旭,山东蓬莱,广东歌舞剧院有限公司,三级演员,本科,流行音乐方向。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