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民歌的曲调风格研究

2018-05-14 08:59陈磊
北方音乐 2018年15期
关键词:分析

陈磊

【摘要】潍坊地区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生动地反映出人民的生活状态,是当地劳动人民的一部生活史诗。本文主要从音阶、调式,音域、音程,曲体结构以及衬句四个方面探讨潍坊地区民歌的曲调风格。

【关键词】潍坊民歌;曲调风格;分析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一、音阶、调式特点

潍坊地区民歌的音阶形式种类较多,但总体来看,以加变宫的六声音阶居多(如潍县的《四季动员歌》《放风筝》、青州的《打秋千》《看亲戚》、高密的《新娶的媳妇把粪担》);其次是五声音阶(如高密的《逛庙》、《打弹弓》);再次是加清角的六声音阶(如潍县的《廉大嫂》)以及七声音阶(如潍县的《对花》、青州的《卖扁食》)。在对潍坊民歌的调式进行分析中发现,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的民歌都存在,以徵调式与宫调式最多,其次是羽调式和角调式,商调式比较少见。例如青州民歌《看亲戚》,这首歌是加变宫的徵调式,为四句体的单乐段,全曲共十七小节,从旋律开始2(re)音就一直延续,在第七、八小节上1(do)音在强拍上出现,起到很好地稳定调性的作用。整首歌曲调式骨干音为上方五度的2(re)与下方五度音1(do),这种以2(re)、1(do)为旋律骨干音的徵调式往往表现出明朗有力活泼的曲调。再如《卖扁食》,这是一首以3(mi)、5(so)为骨干音的七声音阶的宫调式作品,“变宫”和“清角”出现的次数虽然少,但对于丰富旋律色彩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整首作品旋律抒情婉转,(mi)3和5(so)在曲中有着较大的比重,3(mi)六次出现在强拍位置上,特别是第一乐句的前三小节3(mi)都出现在了重拍位置上,5(so)四次在强拍上,并且第一、三乐句的落音都在5(so)音上,曲中3(mi)5(so)、5(so)3(mi)的旋律进行很多,不仅突出了小三度的旋律进行,并对稳定调式起到了一定作用。

通过对潍坊民歌调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品中骨干音的运用是多样化的,以上方与下方五度音为主,不局限于此,也有其他变化。“变宫”与“清角” 在旋律进行中有一定的规律,“变宫”音的解决往往不是进行到宫音1(do)上,而是下行级进解决,如76 5,7276 5,37 65等,通过羽音6(la)进行到徵音5(so)上。“清角”音的出现常常级进下行二度进入,如543,545等,解决上下行经过3(mi)进行到2(re)或是上行解决到5(so)上皆有。

二、曲体结构特点

潍坊民歌的曲体结构以单段体结构为主,一般篇幅不长,大体上分为四种形式:二句式、三句式、四句式以及多句式。由于小调在潍坊民歌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也正是小调体的结构形式。

三、衬句特点

潍坊民歌中的衬句十分丰富,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形式的衬句,如啊、哟、呀、那个、哎嘿哟,等等。这些衬词虽没有特定的含义,但对连接旋律、形成民歌的风格起到了重要作用。潍坊民歌中的衬句根据所处的位置及运用的方式不同,表现出的风格特色及作用也各不相同。根据苗晶、金西编写的《山东民间歌曲论述》中对山东民歌的衬句分类,潍坊民歌的衬句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连接性的衬句

它们有的是在字与字之间连接的单字或词组,有的是在整个乐句后的较长的衬词,它们保持了民歌曲体结构的完整与平衡,并起到了连接性的作用。如潍县民歌《放风筝》等。

(二)结束前的衬句

一种过渡性的衬句,常常出现在歌曲结束的前一句,使得歌曲很平稳、自然地进行到最后,往往在情绪上起到欲抑先扬的作用,活跃了歌曲的气氛。如高密民歌《绣荷包》。

(三)结束衬句

是用衬句作为歌曲的结束句,这种形式体现出了浓郁的地方民歌特色。如青州民歌《看亲戚》。

潍坊民歌的衬句不但种类丰富,而且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民歌中不止一种形式的衬句,而且有些衬句也不是与歌词毫无关联,是有一定含义的。如高密民歌《新娶的媳妇把粪担》,这首歌曲的衬句不仅起到了连接性的作用,更体现出对新媳妇担粪这种打破陈规行为的赞赏,句尾的衬句则加强了语气,活跃了歌曲的气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潍坊民歌的曲调风格大致体现为:以五声、六声加变宫为主的民族调式;音域在八到十一、二度之间,适合人声自然歌唱;音程結构以五度以内的级进、跳进音程为主,是旋律进行的基础,同时也穿插六到八度的跳进音程,为旋律进行增强了色彩及动力;曲式结构多为二句、三句、四句及多句式的单段体形式;衬句十分丰富且形式多样。

猜你喜欢
分析
导数考向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一道解析几何题的分析与探究
回头潮
一个递推数列问题的类化分析
万有引力易错题分析
三角恒等变换常考点分析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