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初探

2018-05-14 13:52王芳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7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中职学校

王芳

[摘 要] 近几年,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业基础差,自知、自信、自律能力弱,违规违纪现象多,归根结底实属良好行为习惯没有养成。基于此,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学校应开展一系列的德育特色活动,从而进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德育的任务应侧重于训练每个学生适应环境变化,即训练学生行为习惯,使其适应于将来就业。

[关 键 词] 行为习惯;德育教育;养成教育;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218-02

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诚实守信,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简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等5大项共40条来教育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对中学生来说养成良好健康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习惯是我们放于神经系统中的资本,一个人有了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一个人有了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了它的债务。”作为学生成长重要基地的学校,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既是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学校坚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的需要。职业承载生命,技能造就人生。党和国家正大力号召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精神。中职学校是培养初中级技能劳动者的重要基地,当前中职学校校生规模正大幅度拓大,而中职学生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弱、纪律性差、冲动性强、成就感低、亲情淡化、缺乏立志成才的上进心。因此,加强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实践研究是当今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一、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现状

(一)有自尊自爱,但缺乏认知自己

学生有自尊感,但他们对自己的优缺点,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爱好,不甚了解,对明确的人生目标认识茫然。外在表现上注重服饰打扮,不允许别人有损自己的人格。

(二)对师长有礼貌,但对诚实守信有缺失

大多数学生见到师长能主动问好,同学间互助情况正常,但尊重、宽容、真诚相待他人并不持久,尤其对“诚信”二字认识不足,言行不一,有的学生老师指出其缺点错误后不能自觉改正,师生、同学间缺乏信任。

(三)纪律观念由弱变强,但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差

学生进校后有一段适应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过程。这期间的学生纪律涣散,学校和班级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违纪违规的人和事较多。通过入学校德育教育周后,多数学生能遵守校纪校规,到高级学年段,违规违纪现象逐渐减少。但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不认真听课、不认真完成作业、不勤于思考、不认真考试、专业实践课不认真操作等五类问题在职校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四)能知勤劳有获,但自己生活不节俭

学生来自农村的多,这类学生大都知道父母在家辛勤劳作,打工挣钱,供他们在校读书,生活不易。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生活不节俭,平时乱花钱。购买衣物追求时尚,少数男生还有抽烟、喝酒的不良嗜好。

(五)讲社会公德,但律己行为不能持之以恒

学生在校政教处、团委、学生会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明显渗透了公德意识,大多数学生能做到遵守交通法规,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特别是在学校文明创建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学校从美化、净化、优化校园环境入手,坚持创建全国最优美教室、寝室,校园最潔卫生区,各班级人人参与,激烈竞争,不甘落后。但也有少数学生只注意个人仪表,不讲公共卫生,随手丢弃垃圾、随意损坏公物、践踏花草等不良行为时常出现。每月校文明创建评分结果公示栏中公示的“有待改进的寝室和班级”就是有力的例证。

二、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造成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存在问题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学生家庭、学生自身、学校和教师以及社会影响等四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不健全

中职学生大约20%来源于素质较高的家庭,这部分学生从小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心理和智力得到良好的发展,进入中职学校往往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心态,行为习惯能符合规范要求。而大部分学生的原生家庭相对来说素质较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方式不当,严时以打代教,松时放任不管,使孩子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甚至有些家长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气和作风给孩子带来恶劣影响,农村家庭的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小学、初中直到高中都是留守学生,学生多由祖辈和亲戚照料或独自生活,这类家庭很少或很难对学生做到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更谈不上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的家庭对孩子的物质要求尽量满足,忽视孩子心理教育的需求。这类学生长期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导致不良的行为习惯积重难返。

(二)学生自身自控能力差

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初中毕业生经过“层层筛选”进入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他们普遍自信心不足,认为进职校低人一等,心理上压抑导致自卑,这类学生学习无兴趣,有的沉溺网络游戏,整天无所事事,长时间养成自由散漫、懒惰等不良行为习惯,自我约束力下降,缺乏恒心和毅力,缺乏是非辨别能力,胸无大志、无心向学,良好的言行举止得不到矫正和规范。

(三)学校的养成教育没有突出关爱性

教师要遵循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校训。学校在招生上只注重数量而无法讲究质量,因而少数行为习惯好的学生进校后是教师眼里的佼佼者,多数行为习惯有问题的学生被教师视为难管理的差生,教师一见这部分学生违纪违规,要么训斥、要么嫌弃、要么爱理不理。若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德服人、以爱感人、以课堂来渗透、以师表行为来影响,那么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

(四)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俗话说“学校十年功,难抵社会一分钟”,学校教育的天花乱坠,向学生展示美好的社会前景,学生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会用自己的头脑去理解世界,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同程度上对学生养成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校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心理上难以抵制这些社会现象的影响。

三、思考与建议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成良好的习惯”。针对结果分析的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学校应从五个方面常态化、科学化地有效推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在教学中渗透行为规范教育内容

学校的教学活动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它所使用的时间最充足,频率最稳定,各科教材都直接或间接地涵盖着行为规范内容,教师应认真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教育素材,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并潜移默化的养成教育,学生容易接受,教育效果也比较明显,随着教学活动的长期推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发挥得就越好。

(二)以榜样的力量和师表形象激励学生行为

在养成教育活动中可以用伟人、名人、道德模范人物为榜样教育学生,用他们的事迹激励学生立志、勤学、友善、诚信。还可以用学生中的榜样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如在学生中评选“学习星”“劳动星”“文明星”“卫生星”“希望星”“优胜班级”等,由于这些榜样在学生中产生,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更容易被其他学生理解和接受,能促进他们自觉模仿,激起上进心。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因此教师的学识、仪表、动态、言行、表情都应符合职业规范要求,处处以关爱之心,师表形象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在系列德育实践活动中反复训练学生行为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除思想内涵教育外,行为训练尤其重要,根据中职学生活跃、好动的特点,学校应不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参观游览、知识竞赛、文艺演出、成年宣誓、课外社团等,各项活动要精心策划,做到有目标、有教程、有记录。使行为规范内容在活动中有体现,有落实,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训练、自我约束、自我养成。

(四)在优美校园环境中感染学生行为

校园环境的优化、美化、净化给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学生所在班级须努力追求育人环境的构筑,如教室内有班规班训、文明誓言、学生特色作品展,寝室内有卫生公约、置放盆景,校花园、走廊、广告栏设置名人名言、文明标牌、礼貌用语等,以优美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给学生耳濡目染,使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

(五)家校合作,同步培養学生的良好行为

中职学生三学年时间多半在校度过,但也不能忽视在家中度过的寒暑假。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在学生养成教育这一主题上应凝聚力量,同步实施,学校要建立班主任家访制度、家长到校回访制度,家校结合,相互交流,相互反馈学生在家在校的行为表现。定期召开家长联谊会,让家长相互交流管教孩子经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保持教育的连续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让学生做到在校在家一个样,时时都生活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

参考文献:

[1]李进成.心理学智慧[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冯绍群.行为心理学[M].广西旅游出版社出版,2008.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中职学校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推介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