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师发展与教科研管理策略

2018-05-14 13:52刘雨华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科研中等职业专业化

刘雨华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迈入以提升教学质量建设为重点的时代,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为抓手,着力促进各个学校自我诊断、自我改进以达到提升办学质量的目标。职业学校加强教学基础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软件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中职教师的发展和学校教科研管理相辅相成,在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氛围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教师潜心教研、潜心课堂、潜心教改,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立足于对中职学校教师发展和教科研管理策略研究,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提高我国职业学校的教学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教师发展;教科研管理;教学诊断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210-02

在当前国家经济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国家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大形势下,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具有专业化技术的人才,更是成为各大企业的急需人才,这就为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条件和发展的动力。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职成司《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职业学校在逐步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切实履行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纵观当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队伍管理,还存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动力不足、学校教学科学研究开展力度不大的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也对教育事业的提升造成了严重阻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水平的提升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想要保证学校竞争力的持续增强,保证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能够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就必须在教师的发展与教科研活动的开展与管理中加大力度,保证学校教师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中职学校教育事业的稳步提升,为学生成长为国家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做好坚实的铺垫。

一、当前中职学校教师发展与教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自身专业化发展及从事教科研的意识普遍较低

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并没有对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教科研工作有一个科学、全面的认识,更没有认识到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对国家、教育教学、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科研活动中重视活动的形式化并没有真正重视其实质,把课题研究、课例研讨作为一种表面文章来做,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却没有真正联系起来,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了一纸空文,教科研活动则失去了其本应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在实际的教科研工作中,部分教师的功利思想过于严重,为了评职、评优、评模才会临时参与课题研究、参与论文写作,这样的动机导致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作用。因为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再具有升学的巨大压力,因此一部分教师在工作中就失去了绝对的动力,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逐渐产生,尤其是当教师的职称评定已经完成,高级教师的职称已经到手,再去进行教科研活动,对自身的利益也没有什么促进作用,所以继续发展自身水平、从事教研科研活动也就没有了根本的动力。

(二)学校不能营造良好的教师发展和教科研开展氛围

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科研活动的开展支持力度不够,不能从提升教师自身的强烈提升欲望方面入手,过分重视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忽视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教师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那就是只要把学生管理好,把教学活动正常开展起来,就是一名好老师了,至于教科研活动,还是交给那些高等院校的教授们去做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没那个责任。另一方面,学校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没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科研工作采取有效的策略,导致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忙于教学事务,忽略了专业发展。此外,学校并没有拿出相应足够的资金鼓励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教师即使想要开展某些教科研工作,也没有必要的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况之下,又怎么能奢望教师能够自发地开展专业化发展活动,开展教科研活动呢?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科研能力水平仍有待提高

在中等職业技术学校的教师队伍中,其实也有一批锐意进取、期望自身水平获得更大提升的教师,只是因为自身综合素养水平有待提升,所以在开展教科研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的困难和阻力,想要去寻求帮助,但是因为学校大环境的影响和其他老师的不理解甚至带有歧视的目光,导致这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另外,有的教师可能存在写作水平低下的现象,想要创写论文,结果三言五语就难以为继了;有的教师恐怕连什么是课题,课题研究需要进行哪些工作都不明确……这一切都导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科研工作的展开会遇到重重障碍,让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了一句空话。

二、中职学校教师发展与教科研管理工作的改进策略

(一)转变工作观念,构建教师发展与教科研先行的良好氛围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明确要求,要建立一支能承担运行、监控、改进任务的管理队伍,围绕提高职业学校培养质量,在认真分析学校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常态化教学工作诊断制度和运行机制,在诊断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在当前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的趋势下,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第一生产力。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强化自身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中职学校的教育事业,才能促进学生更大程度的发展与进步,才能促进国家建设的高速运行。因此,学校领导首先需要转变自身理念,从传统的重视教学、忽视教科研的理念向教学、教科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正确理念转变,实行教学立校、科研兴校的科学战略,保证教师在学校的正确理论指引下,在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共同引领下积极、深入地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科研工作,深入探究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不足,向改革要效益,积极寻求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促进学校教学、教师自身的切实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还应列举那些来自老师身边的,通过重视自身专业化发展以及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而实现了更大进步的具体实例,帮助教师及时转变思想理念,提升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动力,保证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得以有效、充分的开展。

(二)强化制度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工作管理章程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目的之一就是建立规范有序、全程监控、自我诊改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需要制定科学、规范、有效、可行的教科研管理章程,保证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科研工作的切实开展。首先要制定教师教科研参与制度,比如,要求每一名教师都必须参加教科研活动,每一名教师每年都必须参加至少一次的校级公开课评选活动,每年都必须阅读至少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并撰写一定量的读书笔记和心得反思,每两年间必须在公开发表的正式刊物上刊登一篇以上论文,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等取得了相应称号的人员,必须在一年中完成一项学校级别的课题,三年内要完成一项市级及以上级别的课题,并要有相关的论著发表等。其次是要制定教科研奖惩制度。对于申报的课题,学校要进行首批的评价与论证,对其实用性、研究型、可行性、创新型进行实际的论证,对通过论证的课题方准许立为校级课题,或准许向上级推荐。对那些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教学改革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老师或取得了较好业绩的课题,学校一方面在评职、评优、评模过程中予以优先考虑,同时还可以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奖励,而那些没有完成学校规定的教科研目标的,则取消当年的一切评优评模资格,通过这些制度保证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绝对动力。

(三)加强人才建设,选取高素质高能力人才充实科研队伍

常态化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必须有高水平人才引领。必须选拔更多的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具有较高科研探究能力,具有较高的科研攻关素质,具有不畏艰难精神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把这些人才充实到教科研工作的队伍中来,让这些人才作为学校教科研开展的领军人,可以保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科研工作的稳步推进和扎实开展。首先,学校要争取招聘那些具有高等学历、在校表现突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年轻教师充实到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来,为学校教科研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其次,加强校内中青年教师的组织培训工作,发掘那些有能力、有素质、有闯劲的中青年教师作为业务骨干,向学科带头人和拔尖人才的方向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走出学校、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之后让他们以校级公开课展示、专业论文编写、课题组织研究等形式在学校中引领教科研活动开展,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科研活动中来。再次,要充分调动已经取得高级职称教师的科研热情,对他们要提出岗位科研要求,因为他们的基础比较好,只要激发了其科研热情,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采用“走出去”的形式,鼓励教师到校企合作的企业当中参与顶岗实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明确当前岗位对工作人员的切实要求,了解相关岗位的发展趋势,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和教科研的开展奠定一定的技能基础。

(四)加大资金投入,为教师发展与教科研工作开展做好保障

想要保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教师发展与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还必须有充足的硬件建设作为基本的保障。教科研工作能否取得成效,能否得到正常的运行和稳定的开展,不仅取决于参与教科研工作的教师的综合素质,更取决于学校配套设施的配置与保障。因此学校需要加大投资力度,配备电脑,建立校园局域网络,以保证教科研工作的资讯和信息的搜集与传递工作正常开展。学校需要购置大量的专业化图书以及相关的影像资料,购置教科研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等,保证教科研活动能够深入开展。学校需要切实做好协调上级领导部门的工作,和上级教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了解教科研的最新动态,为教师的课题申报做好后勤保障。同时还可以设置弹性工作制度,对那些热心于教科研工作的教师进行工作量的减免,保证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教科研活动中。

总而言之,在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强调常態化、周期性的背景下,职业学校教师的发展和教科研管理工作要看到新时代、新起点、新要求。想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教科研管理的深度开展,实现学校教育事业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开展长期的、系统的、深入的管理研究和探索工作,从多个层面和多个角度开展教研科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水平,提高学校经济建设服务水平,为学生的综合、均衡发展搭建一个更加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下发《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Z].教职成司函[2016]37号.

[2]刁端琴.浅议中职学校教师教育科研工作[J].科学咨询,2013(52):75.

猜你喜欢
教科研中等职业专业化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School life课堂实录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