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团体心理辅导在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2018-05-14 13:52李红花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4期
关键词:团体辅导成员

李红花

[摘 要] 从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分析入手,结合自己的经验,对团体心理辅导在技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发现其对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 键 词] 团体心理辅导;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230-02

21世紀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有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然而这些品质无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但是由于技校学生特殊的经历,身心健康发育还不够完善,在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以及学习生活等方面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近年来,笔者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采用了团体心理辅导来实施教育活动,发现其对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明显的效果,有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

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情绪困扰的成员提供理解、支持的心理环境,在这种安全的环境中,促使成员尝试探索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有效的技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团体心理辅导主要是用来预防和调整心理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生活适应问题、人际交往、自我意识与职业选择等。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的优势

团体心理辅导之所以在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的优势在于它的经济性与高参与性,表现在:

(一)适用面广

团体活动既可以针对具有共同心理问题的十人左右的小组,又可以针对几十人的发展性群体进行辅导,这种辅导方式大大地弥补了个体咨询的不足,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严重不足的今天,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

活动通常采用圆形、马蹄形或分组的布局,这种设计缩短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民主、自由、安全、和谐的心理氛围,能较好地促进成员之间的互动性。

(三)活动耗时短,效率高,收效好

团体中每个成员既是“求助者”又是“助人者”,成员们在这种有引导的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从而帮助成员产生心理与行为的改变,最终达到成员心理成长与潜能开发,增进成员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心理素质能力。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探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使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有不少学生会出现发展性的心理问题,如生活适应问题、人际关系、自我意识、职业选择的相关困惑等。而技工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职业人员,那么就需要针对这些共同的成长课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笔者将团体心理辅导纳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为确保活动的正常顺利开展,学校将团体活动安排在第二课堂、新生教育周和社团干部的培养中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之一,在平时的工作中可以结合以下几点来开展。

(一)确定主题

团体主题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内容要积极向上,富有吸引力,要注意不要使用容易出现理解歧义的词句,题目太小或太大都不切合实际。主题可以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来确定,比如适应和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人际交往指导、情绪控制、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

(二)制订方案

团体方案是团体心理辅导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所以在制订方案时要特别清楚团体主题要达到的目的,并在团体理论依据下设计活动方案。方案要充分考虑团体成员的特点、团体的规模大小、团体活动的时间和频率、活动的场地和所需的设备材料。

(三)成员的组成

团体的成员应该是无条件自愿参加团体的,在活动的准备期可以通过海报、校园广播、校园心理栏目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让学生充分了解活动的主题和相关事项。活动成员组成部分可以是通过宣传途径了解开班信息;也可以是在咨询过老师后,根据平时的咨询情况给出建议和鼓励而得来的;或者是通过其他途径,比如任课教师、班主任和班级心理委员介绍、发动而来的参与者。然后再根据参加者参加团体辅导的动机、在团体中可能的开放程度、对团体活动形式的接纳程度、对团体活动规则的遵守程度、改变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愿望强度、参加团体的目的,及对自己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成长经历、目前生活状况的描述等情况进行认真了解并筛选,确定合适的成员。

(四)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阶段

团体心理辅导一般安排8~10次左右,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关系建立阶段(一般用1~2次活动时间完成)

在此阶段,主要是做好关系建立、规范成员活动,签定团体契约、清晰团体目标。接着带领者可以运用“群体动力学”理论,创设和谐温暖、理解包容的团体心理氛围,让团体成员感觉到有安全感、归属感。在活动开始时,可以通过成员互动或者预热游戏,同时可以引导成员之间利用互联网将个人的资料进行分享,比如加QQ、微信好友增进成员的彼此相识、彼此认同、消除沟通上的障碍。

2.主题实施阶段(一般用4~6次活动时间完成)

实施阶段是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的关键阶段,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在这一阶段实现的。这一阶段采取的小组活动形式和技能因辅导目的、类型、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带领老师应量身打造,根据小组预设目标、成员特点制订活动计划。比如在做自我探索时,可安排自画像、我是谁、独一无二、生命线、家庭树、如果我是……等活动;改善人际关系的活动可安排信任之旅、你说我做、戴高帽、合力吹气球、人椅、扎气球、盲人排队、人体模特等;情绪管理、情绪培养的活动有体现情绪表达的疯狂复印机,情绪气球、情绪大法官、情绪预报站等;澄清价值观与生涯规划的活动有价值观拍卖、回到未来、临终遗言、生命中的五样、生存选择、生涯地图、生涯树、成功储蓄罐等。虽然这些不同主题的设计和实施的理论依据不同,但是实施的目的大致相同,都是让学生能够有最深刻的心理体验,从而在体验中得到成长。每一次的团体辅导活动后,团体指导者要注意请成员们作出反馈,及时交流新的认识及感受,促进团体目的的实现。

3.团体结束阶段(一般用1~2次活动时间完成)

在通过多次的团体心理辅导之后,成员之间已建立了亲密、坦诚、相互支持的关系,对团体心理辅导的结束可能会感觉依依不舍,有的还可能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但团体心理辅导仍然需要进入结束阶段。这阶段的目的是要巩固团体心理辅导的成果,处理可能的分离焦虑,做好结束的心理准备,这对巩固团体心理辅导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五)团体辅导效果的评估方式

通过评估,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活动的有效性,并对团体的继续完善提供参考。评估可以从过程性评估及效果性评估两个角度进行,过程性评估即对整个活动过程中成员的表现和反应进行整理,从而考察活动对成员的作用;效果性评估是从最终成员的收获和变化进行评估的,可以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同学侧面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绪状况。

四、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成果

(一)学生從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获得知识,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探索。带领者在活动中设计的系列活动都是学生现在或曾经遇到过的问题,成员围绕这些内容通过合作、交流来分析问题、搜集资料直至解决问题。

(二)学生在团体中获得了自尊,提升了自我意识水平

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的氛围是彼此信任的、尊重的,因此,学生能够感受到团体的力量,发挥了自己的潜力,增强了自信心,促进了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

(三)学生在团体中获得情感支持,提升了人际沟通能力

当学生在遇到情感困惑的时候他们都会出现焦虑、烦躁、消极的状态,这些不良情绪常会导致学生变得无助,同时又会伴有失落甚至有可能产生抑郁,极少数人更有可能变得极端而伤害到他人或者自己。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通过主题活动使学生将压抑的情感宣泄出来,并得到大家的共鸣和支持,在这种积极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容易认识自我,找出症结所在。宣泄了压抑情感后,学生往往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积极处理问题,提升了其人际沟通能力。

五、团体心理辅导的不足与思考

(一)团体心理辅导对带领者的要求严格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个开放性的团体,话题及引导都要有一个非常严格的把握。因此带领者必须严谨、慎重,千万不可误用或滥用了某些团体辅导活动,不然会使团体成员内心受到伤害,反而加深其自卑感和挫败感,而且还会破坏团体辅导的专业信誉。所以,从事团体辅导的领导者必须不断学习并严格充实团体辅导的专业知识,掌握团体辅导的技巧。

(二)团体心理辅导无法满足每个个体的需求

团体心理辅导并不适应每个个体,个体问题过于隐私或者个体本身比较内向,不善于在团体中表达的个案,团体心理辅导是无法满足其需求的。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由于时间情境的限制,可能只讨论群体共有的问题,而对个体的特殊问题讨论缺乏深入性,有时可能还会伤害到个别成员,因此在团体心理辅导之前,要认真甄别出这些个体,转为采用个体咨询较为合适。

由此可知,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一定的实用意义。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现实社会的缩影,学生能够从团体中获得洞察能力与日常生活经验,并在安全、信任的气氛中尝试着去学习或改变行为,最终达到心理健康的提升。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本身,更多的是它对学校整体教育工作的影响和推动。我们将会继续将团体心理辅导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运用到学校整体教育活动中,以发挥它更大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丹.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生人格重塑研究[J].科技视界,2013(27).

[2]宋艳.团体心理辅导对解决中职学生恋爱问题的实证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3(12).

[3]魏敏.团体辅导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4(14).

[4]姚琼.团体辅导对高中生希望特质培养的理论可行性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22).

[5]李琛,王之璞.论高校学生干部开展团体辅导的必要性[J].价值工程,2013(21).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成员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两只挂钟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
我家的新成员
课题组成员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