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与制药类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①

2018-05-14 13:52吴昊,张洁,苏成勇,李娟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化制药实训

吴昊,张洁,苏成勇,李娟

[摘 要] 阐述了生化与制药类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从实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训管理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在课程参与率、学生动手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工作岗位适应性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教改效果。

[关 键 词] 生化;制药;综合实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054-02

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到“专业课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的一半以上”。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是高职高专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开好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关系高职高专课程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1]。由于生化与制药类专业课程内容难度大,抽象性强,生化与制药类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越来越受到职业院校的重视[2]。

高职高专生化与制药类专业综合实训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一般为基础课程的综合实训,实训时间一般为1周,主要围绕基础课程的基本操作技能来设计训练,例如化学基本操作、分析基本操作、化学实验技术等。第二阶段的综合实训为专业课程的综合实训,实训时间一般为2周,围绕专业课程技能来设计训练,例如发酵技术实训、药物分离实训、药物制剂实训分别在《微生物发酵》《药物分离技术》和《药物制剂》等理论课程基础上开设。第三阶段的综合实训为毕业专题和顶岗实习前的综合实训,实训时间一般为5~6周,该实训的综合性更强,围绕专业的核心技能展开训练,同时让学生学会项目分析和工艺方案调整,为毕业专题和顶岗实习打好坚实的基础[3]。本文重点探讨第三阶段的专业综合实训改革。

一、生化与制药类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第三阶段的综合实训时间较长,实训内容较多,一些院校在项目的设置、教学和实训的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项目内容设置不合理

综合实训项目内容的设置可以按单个项目或多个项目来进行设计。但是往往忽视的是如果实训内容为单个项目,涉及专业技能少,就不能够代表专业技能训练;若为多个项目,尽管项目数多,但会存在重复的技能训练,而其他的核心技能则没有涉及。因此,综合实训项目的设置既要考虑专业技能的综合性,又要考虑专业核心技能的代表性。

(二)项目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综合实训项目教学方法是教师把已经设计好的实训内容及步骤的资料给学生,学生只要按照教师的思维方式去操作、验证,整个实训过于程式化。教师对实训教学的要求也仅限于实训数据和实训报告的完成。这种教条式的实训教学模式严重约束了学生的自主行为,限制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专业技能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项目管理混乱

当前大多数院校综合实训教师配置仅为一人,好点的院校还配置实验室管理员1名。尽管这样,对一个综合性的实验教学环节来说,涉及仪器的维护与管理、试剂的采购、实训操作的示范、纠正指导以及考核,教师人数配置欠缺。如果教师不够,综合实训很难顺利开展与实施。

二、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专业综合实训改革迫在眉睫。专业实训综合教学改革主要包括实训内容、实训主体和实训管理,以下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改革[4-7]。

(一)综合实训项目内容的改革

该阶段专业综合实训是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技术、生物分离技术之后开设,具备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之后方可完成的项目。本项目宗旨以典型药品生产工艺贯穿整个教学内容,以“柠檬酸钙及其片剂的制备”综合性的项目教学为例,进行了综合实训的教学改革。该项目涉及黑曲霉的培养、柠檬酸发酵、分离提取及柠檬酸钙片剂的制备等综合性内容。

本项目内容都能涵盖生化与制药类专业核心技能,如微生物的培养、发酵过程控制、药物分离提取以及药物制剂等,核心技能覆盖率达到100%,而且实训操作时间能在这5~6周内合理安排实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表明本项目设置较为合理。

1.实现项目的多步骤有序操作,综合使用各种仪器设备

由于本项目实施是一个大的综合项目,属于多步骤实验操作项目,项目进展的各个分支是由许多小的步骤组成,会涉及各种仪器设备操作。本项目涉及显微镜、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箱、离心机、真空浓缩仪、真空干燥箱、压片机、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多种仪器设备。有序的多步骤实验操作中,每一项技能操作实验都不是独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若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有趣的综合性实验操作,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为后续实验具体操作提供了技能储备[8]。

2.实现小组分工协调,综合提高协作操作能力

本项目的实施,能实现由“多项少能”向“单项多能”的转变。单个项目包涵多步骤的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实训安排过程中,将项目具体化,由组长安排好值班情况,使实验分工明确,学习内容更加全面具体,并体现团队协作精神。小组分工能增强组员的工作协调能力,让组员能够及时、认真地完成组长分配的任务;各组组员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小组协作能力帮助本组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值班能更好地体验毕业后工作中的值班任务[9-10]。

(二)综合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不同实训内容,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关于技能内容的讲解,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关于仪器或设备的操作,可以采用观看视频和教师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解教学;关于工艺操作过程,由于时间长,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平台观看视频,然后利用翻转课堂进行讨论教学。

本实训通过前期的“课堂教学”和后期的“项目实践教学”两个阶段实施教学,前阶段的“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学习过程,后阶段的“项目实践教学”体现了“做—教—学”的学习过程,从而真正实现了“教—学—做—教—学”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着重解决课程教学中常见的“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做什么、怎么做”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教—学—做—教—学”五位一体的学习和实践体系,让学生在反复训练实践过程中掌握操作技能。

(三)综合实训教学管理的改革

本项目是综合性实训,教师基本配置至少为3人,其中1人为实验室管理員,负责试剂的计划与采购、仪器的测试与维护以及实验室卫生管理等,另外2名为指导教师,其中一人为主带教师,负责讲解、现场示范与指导、过程考核以及作业的批阅,另一人为辅助教师,协助操作纠正指导以及课堂现场秩序管理,分工协作,共同指导综合实训。

三、生化与制药类专业综合实训教改效果

本综合实训课程改革,目前已在2012、2013、2014级生化与制药类专业班级中得到实施,从效果反馈来看已初步见到成效。

(一)增强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通过综合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让每一位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工作职责。在课程未改革之前,学生在上综合实训课的时候,枯燥无味,时有逃课现象,课程参与率仅为94.2%,在经过课改后,2012、2013、2014级学生的实训积极性普遍提高,课程参与率分别达到98.8%、98.6%和99.3%。

(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综合实训结束后,毕业专题相继开展,因此综合实训教学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后续毕业论文的成绩。据统计,在实施项目改革的三年中,2012级学生毕业论文优秀率为10.2%,良好率仅为30.3%;2013级学生毕业论文优秀率达到15.1%,良好率达到50.3%;2014级学生毕业论文优秀率达到17.4%,良好率达到60.5%,可见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得到明显增强。抛开生源质量下降造成的影响外,在这三届学生中,每年都有学生的论文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在后续的毕业生调查报告中,提到“哪一门课对你的影响最大”,有61.2%的学生选择了此门课程。

(三)增强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适应性

通过实训过程中技能操作、团队协作、生产过程真实模拟以及项目成本核算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相应提高。在2012、2013、2014级学生中,在对工作岗位适应性调查中,学生岗位适应性满意度分别为90.5%、93.4%和96.8%,可见各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越来越好。

四、结束语

本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目前已在生化与药品类专业学生中得到实施,从效果反馈来看已见到成效,本综合实训以典型药品生产工艺贯穿整个教学内容,以综合性的项目全面涵盖专业核心技能操作,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内容学习。强化指导教师分工协作,加强项目过程指导与管理。在教学的安排上采用“教—学—做—教—学”五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生课程参与率、学生动手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工作岗位适应性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教改效果。

参考文献:

[1]邢增威,陈聪,曹智启.高职生物制药技术综合实训项目设计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旬刊),2012(7):157-158.

[2]舒洁倩,梁盈军.高职药学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探讨[J].广东化工,2010,37(6):162-163.

[3]杨东升,罗先群,王新广.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J].科教导刊,2016(26).

[4]王娣.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72-73.

[5]范一文,吴晓英.生物制药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1,28(4):62-64.

[6]杨威.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综合管理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200-202.

[7]陈咏梅,葛雨菲,王妍.制药专业面向岗位群的药检技能实训教学设计[J].现代企业教育,2013(6):150-151.

[8]李潇,洪海龙,景慧萍,等.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6,44(24):132-133.

[9]胡德奇,穆春旭,刘志梅.高职中药制药综合技术课程改革和探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4):269-271.

[10]卓微伟.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改革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5(19):135.

猜你喜欢
生化制药实训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游戏《生化奇兵》 改编电影
仙人台醒梦亭
“自制药”热卖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机构荐股:亚夏股份、中航重机、永辉超市、佛慈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