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思政教育的侧重面

2018-05-14 13:52冉景蓉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4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高职

冉景蓉

[摘 要] 思政教育不应该只局限在思政课上,更应该随时随地出现在学生的公共生活之中。思政教师的授课也不仅限于课堂的教学时间,更应该在学生处于懵懂迷茫的时候进行引导。

[关 键 词] 新时期;思政教育;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098-01

2017年被教育部定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思政教育正在逐步的完善和发展之中。而在高职学校中,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度与接受度与专业课相比较低,教师教授方式受到局限难以创新,导致在思政教育中教育实践和教育成效还存在不足。

一、思政教育效果不显著

(一)学生对思政课程内容接受度低

思政课内容理论性强,处于青春期躁动的学生对该课程内容上没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原因多是因为思政课为必修课,不得不去学习这门课程,这就造成部分学生在思政课上态度散漫。高职院校部分学生自我意思较强,对时事热点关心较少,政治意识薄弱,从而造成在思政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存在障碍。

(二)学生对思政课程留于理论

大部分学生的思政课考试成绩非常优秀,但仅仅停留在考试成绩的优秀上。很多时候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并没有践行理论知识,依旧是以自我感受为主,注重短期的功利。

(三)教师对思政课授课方式单一

因为思政课的理论性和政治导向性强,所以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这就使得在思政课上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整堂课可能全是教师在讲解,与学生的互动较少。

二、新时期思政教育的侧重

随着“十九大”的召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更加开放,与别国的沟通也更加密切。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既好也坏。首先,国家的开放给学生带来了开阔的眼界和更多的机遇。但是,国家的开放使一些负面的价值取向、社会现象以及思想行为侵入我国,造成一些价值观和社会道德的冲突。而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差,所以在新时期的思政教育中要重视一些新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作为思政教育对象的学生来说,他们也在发生的变化。成长生活的环境安稳单纯和他们通过其他方式接收到的价值取向复杂多元,造成现在的学生主体自我意识强,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所谓的“民主”思想,但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大局观较差。所以他们更希望在平等的沟通中获得知识,而不是“听从”老师。

大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改变,逼迫思政老师开始思考思政课该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学生在遇到道德冲突、激烈竞争和处理问题时能够理论指导实践,提供正确的处理方法。

(一)注重历史教育

我国还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国家,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培养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就需要向学生讲解辉煌的古代史和屈辱的近代史以及我们的党史。历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使学生敢于去承担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来自各方的挑战和阻碍,而我们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这是一种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注重理想信念教育

思政教育注重学生的德育,我们要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整个思政教育之中,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将这些重要思想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脑海和心中。而不是仅仅在课上去讲述这些重要思想的内容,也不是硬性要求学生去背诵,是要学生在心中牢牢地树立起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理想信念。

(三)注重思政教育的方式

思政教育不应该只局限在思政课上,更应该随时随地出现在学生的公共生活之中。思政教师的授课也不仅限于课堂的教学时间,更应该在学生处于懵懂迷茫的时候进行引导,做学生的朋友和长者。思政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并融入学生的生活,才会知道他们在哪一方面出现了偏颇,从而有意识地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思政课的考核方式也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更应该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思想行为。

思政教育应该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因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思政教師应该用这种人文关怀去感动学生,使学生懂得人间大爱,从而上升到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的感悟,让学生的品质得到真正的升华。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高职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