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融入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实践与思考

2018-05-14 13:52左贾逸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4期
关键词:治疗师医患康复

左贾逸

[摘 要] 感恩教育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具有显著成效。康复专业学生沟通过感恩教育能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面对患者时,用同理心和感恩心去理解患者、感化患者,使其积极面对治疗,以此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感恩教育需要融入康复职业教育。

[关 键 词] 康复评定;病例;临床思维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199-01

高职卫生教育教学中,感恩教育的价值已被认可,感恩教育是高职教育工作者针对高职学生感恩意识的丧失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正确引导高职学生将知恩、报恩、施恩的客观意识转化为感恩行为的教育过程。笔者作为康复专业教师,在执教生涯中担任了7年康复班班主任,深深了解到感恩教育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道德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康复治疗是一种为患者减轻身心痛苦、改善其功能障碍、增强其独立生活能力的一种医疗手段。因此,康复治疗师在工作中将面对具有各类心理状况的患者,这也对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需要拥有积极的心态,这样才能引导患者以同样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所以,对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感恩教育,使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时能有良好的医德,具有服务意识与奉献意识。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始终秉持将感恩教育融入班级核心管理的理念,本文以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近几年开展的感恩教育为例进行探讨。

一、感恩教育在高职康复职业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感恩教育有助于健全人格

由于康复治疗工作的特殊性,对康复治疗师从业者的人格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目前医院多采用绩效手段与劳动者结算报酬,治疗师的收入属于多劳多得,这为提高治疗师工作效率提供了动力,但难免会造成治疗师在治疗患者时缺乏耐心、细心与关心。感恩教育能让治疗师具有感恩心和同理心,他们会多为患者着想,以患者需求为己任,做到身体力行。他们会听从内心感恩意识的引导,在实践中挖掘自身潜在内心的真善美,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改善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在今后工作中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感恩教育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脚步逐年加快,但一些因素成为医改道路中的绊脚石。医患双方作为医患关系中的主体,双方道德素养的高低将对该关系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治疗师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在校学习期间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今后在工作岗位面对患者时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感恩教育能使医学生尊重患者、信任患者,面对患者时,能够保持宽容理解的心态,产生和谐的人文氛围。因此,感恩教育能拉近医患距离,提高康复治疗效率。

(三)感恩教育有助于树立职业自信

在目前形势下,中国医疗执业已成为高危职业。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在校学习期间难免会出现迷茫以及缺乏自信的情况,一些人的价值观甚至会有偏差,及时的感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将成为治疗师的心理支撑,引导学生树立感恩、奉献的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转化为职业原动力,最终树立职业自信。

二、感恩教育融入高职康复职业教育的方法

(一)建立感恩教育课堂新模式

目前,许多高校开展感恩教育倾向采用隐形课堂形式,即通过第二课堂、文化建设等方式进行。笔者在感恩教育时,倾向于课堂教学模式。笔者教授康复专业基础课程,在授课中,通过培训标准化病人,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感受与病人的交流,甚至模拟偶然发生的“不和谐”医患关系,让学生尝试处理,引导学生用感恩心、同理心对待病人。这样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巧妙地设置感恩情境,有针对性地将感恩教育的理论结合专业实践操作,能够引导学生热爱专业,树立专业自信。

(二)将团学活动融于感恩教育

将传统康复医学中的职业素养融于团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团学活动,如感恩家书演讲比赛、康复礼仪操比赛、康复治疗师形象设计比赛等,发挥专业特色,使团学活动促进专业学习,既能改变团学活动空洞乏味,又能改变专业学习枯燥的情况。但实践证明,团学活动形式过多只会使学生疲于应付,达不到活动效果。因此,笔者提倡创建特色品牌活动,活动内容要与专业特色、时代特点结合,让学生从内心接受感恩教育,并用感恩的心态理解病人、善待病人。从而逐渐担负起自己对他人、自然、社会的责任,提升自己生命的厚度。

(三)结合新媒体开展感恩教育

新媒体近年来在学生学习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传统纸质媒体,碎片化信息、碎片化时间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教育,这一点,作为一名现代职业教育者,笔者从不否认。笔者努力学习新媒体运用,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达到“渗透式”感恩教育的目的。笔者通过开展创建班级学生家长群,向家长展示学生在校情况,请家长为学生留言送祝福等互动活动,让感恩教育由一种显性的教育延伸为一种潜在的教育,通过家长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面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未完全形成的情况,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真心,激发学生的心灵共鸣,使他们受到激发和感悟。

三、结语

笔者在带班7年中,尝试多种方式进行感恩教育,有成功的方式,也有失敗的例子,但未曾停下脚步,只因笔者认识到,感恩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一种道德教育、一种人性教育,对一名高职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在康复职业教育中,还是在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工作单位也将持续开展榜样引领、评优评先、志愿服务等活动进行感恩教育,从而提升治疗师自身的道德素质。因此,在高职教育期间,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积极面对感恩教育。

猜你喜欢
治疗师医患康复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厄瓜多尔传统治疗师疗愈身心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共享美好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障碍之医方因素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纾困医患关系
肌肉紧张,六个拉伸动作来帮你
“十二五”期间3.6万贫困孤独症儿童获得康复补助
帮孩子摆脱分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