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发展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2018-05-14 13:52刘雪松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会性心理健康心理

刘雪松

[摘 要] 对大学生而言,社会性是大学生个体心理发展方面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最本质的心理特征之一,是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因此,要从社会发展视角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关 键 词] 社会发展视角;社会性;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1-0217-01

从社会发展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研究和解读,能够看出社会性在大学生心理素质体系中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高校加强大学生个体心理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大学生的成长状态,要积极设定相对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凸显大学生心理的社会性,为大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社会发展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较为特殊的时期,在此期间,大学生既面临着心理成长方面的一般性问题,也受到特殊教育环境和教育任务的影响,开始关注心理成长的社会性,并且大学生心理成长社会性呈现出个体特殊性。对同年龄的大学生和工人本体性进行研究,能够发现工人青年在心理发展方面更加重视职业本体性的建构,即参加工作能够推动其本体性的职业化发展。而对大学生而言,长时间的大学生活导致大学生的本体性出现了长时间停滞的情况,这就表明教育环境会对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大学阶段要从社会发展角度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大学生的健康成长[1]。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力求通过教育改革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掌握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增强教育的科学性。所以结合人才培养需求和大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十分有必要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并且从社会发展角度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调整,强化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社会意识和价值理念,为大学生毕业后更好地服务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从社会发展角度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优化的措施

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从社会发展角度对大学生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然后采用多种方法和措施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技能,强化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素质。因此,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优化、创新,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即按照大学生社会性发展需求,在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对大学生实施适当的组织训练,保证大学生在课程活动中可以获得社会性体验,在正确认识自己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能实现社会发展,掌握社会技能[2]。简言之,就是心理健康教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将社会性的活动情境创设作为载体,让学生在社会性情境载体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原有生活经验,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在有效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实现对社会技能培养效果的强化。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教学的主要优势是实现了对团体咨询方法的吸纳,在实际组织规划中可以将正常的大学生群体作为对象,结合大学生的社会发展需求对大学生实施预防性、教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训练活动,让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都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并且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品质结构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借助社会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可以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实施多层面、多形态的挖掘,进而把握大学生的动态心理变化过程,实现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有效监督和调节,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案,使大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可以了解人作为社会一部分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并且提高大学生对人类多样性和个体独特性的特征,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其社会包容能力,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3]。由此可见,对高校大学生实施有效的社会性心理健康教育,能激发大学生的潜能,让大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构建和谐的人格,在提高大学生社会性水平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未来人才培养工作中,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保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总之,心理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状态,并掌握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对高校大学生实施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从社会发展角度对教育方案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解读,争取为大学生培养工作提供相應的理论指导,切实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成效,为大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文君,张彦通.基于社会性发展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7(2):124-130.

[2]赖运成.未来取向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2):51-55.

[3]刘宗利,刘宗顺,孙东梅.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研究[J].考试周刊,2017(96):182-183.

猜你喜欢
社会性心理健康心理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心理小测试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