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蓝盔勇士”的生命

2018-05-14 17:41洪建国
雷锋 2018年6期
关键词:维和病情医院

洪建国

北京的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溪流沁田,泛着绿意的“小生命”正带着泥土的芳香钻出来。生命诚可贵,使命价更高。大病初愈的“蓝盔勇士”梁晓明不禁感慨: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他的人生发生了一次惊天逆转。

死神来袭 刻不容缓

2017年9月21日,梁晓明作为中国第8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医疗分队队长,开始了他的非洲维和之行。在南苏丹第二大城市瓦乌,他带领医疗分队官兵,组建联合国驻南苏丹特派团(简称联南苏团)西战区的中国二级医院,为联合国维和分队及雇员执行医疗保障任务,同时为当地民众开展人道主义援助,他们的工作得到联南苏团西战区司令所罗门准将的高度赞扬。

然而,就在他踌躇满志地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2月15日,也就是大年三十那天,梁晓明突然高烧39度,一检查,在场的人吓了一跳:他的肝功能严重异常,转氨酶指标在3000u/L以上,是正常值40u/L的近80倍。由于病情危急,梁曉明立即被送往中国二级医院住院部。此时,梁晓明的生命已岌岌可危,死亡正向他一步步逼近。

联南苏团西战区中国二级医院不敢耽搁,立即将这一情况报至国内。很快,一条保障命令如离弦之箭,发至远在北京的解放军第302医院,该院迅速组织专家给梁晓明实施远程医疗会诊。众所周知,302医院是全军唯一的传染病、肝病医院,曾在抗击非典、防控甲流、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等重大任务中冲锋在前、屡建奇功。

大年初一晚18时30分,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二科副主任徐哲的电话铃响了:“请来远程会诊中心!快点!”处置过多次疫情、完成过多次远程会诊的徐哲,断定“此人病得不轻!”他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向远程会诊中心,刚一落座,大屏幕就切换到13000公里之外的联南苏团瓦乌中国第二医院。

高清画面实时传来,在南苏丹的中国二级医院医疗助理李子龙和住院部主任徐冬在网上详细介绍病情,这边北京的302医院专家在网下认真讨论病情,双方虽远隔重洋,却又近在咫尺,不到半小时,双方就形成了初步治疗方案。

第二天,远程会诊继续进行。然而,梁晓明病情加重,他的转氨酶指标上升到5000u/L以上,超过正常值100多倍,胆红素指标也从57μmol/L升至180μmol/L,超出正常值10倍多,凝血酶原活动度指标跌至20%……

摆在梁晓明面前的有两条路,或就近在其他医疗条件好的国家或地区暂时过渡治疗,或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做好回国乘机风险评估,建立安全转运途径后送回国治疗。

时间就是生命。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馆等单位迅速反应,积极协调安排梁晓明回国治疗事宜。维和医疗分队兵分两路,一边协助办理签证和机票,一边抽调医务人员准备应急药品。

生命相托 使命所系

302医院正在迎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为把“蓝盔勇士”的生命从死亡边缘拉回来,院长姬军生、政委叶宏志当即下达指示:“要不惜代价,不遗余力,不能放弃,全力救治!”于是,大家各司其职、分头行动,协调机场和交管部门,备好急救药品和衣被,研究治疗方案和应急方案,收拾病房,配备得力医护人员。

2月20日17时30分,当梁晓明乘坐的飞机平稳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早已在机场等候多时的302医院医务人员,迅速将梁晓明抬上了救护车。这时,梁晓明仿佛感觉到“救星来了,希望来了”。“快!快!快!”华灯初上,载有梁晓明的救护车鸣着笛声,风驰电掣地驶向302医院。19时20分,通过快速绿色通道,梁晓明被安全转运到肝衰竭诊疗与研究中心HDU病房。

“急!急!急!”病因不明,何谈对症下药?当晚,姬军生院长、叶宏志政委就召集院内专家进行了大会诊,在讨论治疗方案时,大家做了最坏的打算:必要时可以给梁晓明做人工肝,甚至进行肝移植手术。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

而在临床检验医学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加紧对16种病原体进行缜密排查。第二天上午11时,14种病原体被排除嫌疑,两个“凶手”被成功锁定,一个是甲肝病毒,一个是EB病毒。很快,专家将病情确诊为亚急性肝衰竭,并且研究出治疗方案,采取严格卧床监护管理、降酶退黄保肝、血浆蛋白与营养支持等措施,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进行心理辅导等配合治疗。

令人欣慰的是,第三天,梁晓明的病情有了好转,凝血酶原活动度回升到30%以上,这似乎也让胡主任看到了希望和曙光,好像胜利就在眼前。然而,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第四天上午,梁晓明的病情出现了波动,恶心、呕吐等症状再次来袭,黄疸指标跳跃式上升,凝血酶原活动度也停滞不前了,一切又似乎回到了“原点”,甚至可能更糟。

治疗方向不对路?用药剂量不适宜?这不禁让肝衰竭诊疗与研究中心的胡瑾华主任纳闷。推断过后,胡主任找到问题症结:原来,梁晓明在身体精神稍有恢复后的第三天,又想起维和任务,想起了他在非洲的战友和兄弟姐妹。他在与部队领导的交流中,无不流露出对今后可能无法继续回去执行任务的担忧和惋惜,此时虽身躺病榻,但心生波澜,导致情绪低落、彻夜失眠、病情加重。

救治过程险象环生,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所以,HDU病房医护人员丝毫不敢有半点马虎,对待梁晓明如同呵护“国宝”大熊猫似的,悉心观察着他病情的每一点微小变化。

一天,肝衰竭诊疗与研究中心二科主任苏海滨在查房时,询问梁曉明身体有无不舒服,梁晓明随口说右小腿肚子稍稍有点酸痛。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苏海滨立马警觉起来,生怕梁晓明出现下肢深静脉的血栓,立刻让梁晓明躺在床上进行体检。梁晓明也是学医的,自我感觉腿痛并无大碍,认为苏主任有点“小题大做”。

体检过后,苏主任还是不放心,又给梁晓明进行了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彩超过后,苏主任仍不放心,还是担心梁晓明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血栓,所以每次查房都会过问他腿疼的事。过了三四天,梁晓明的腿消痛了,苏海滨这才松了一口气。

真情守护 不离不弃

20天后,梁晓明感觉精神好多了,身上也有劲了,就开始下床活动,结果在走廊里刚走了两圈,身上就呼呼地冒出汗来,一会儿衣服就湿透了。护士们很害怕,立马告诉了主治医生,李晨医生赶忙处置,安排测血糖、量血压,结果显示正常。对于李晨而言,这又是“虚惊一场”。前些天,在给梁晓明输白蛋白时,他身上莫名地起了黄豆大小的疹子,李晨担心会有排异反应,后来确定梁晓明属于超敏体质,给他吃一点抗过敏药,症状就消失了。

说起两名特护,一个是郑佳,一个是梁潇,梁晓明对她们“既爱又恨”。两名特护护技高强,好似两名“女保镖”。 在她们眼里,护理无小事,事事连健康。为了“蓝盔勇士”的生命,她们对梁晓明实行24小时监护,当梁晓明看电视超过半小时了,她们就会上前制止;当梁晓明翻看手机影响休息时,她们就当场没收手机;当领导们和战友们纷纷来探视梁晓明时,她们前期谢绝探视,后期规定每天只有一次探视机会,并且一次只能进一人,无论你是将军还是士兵,进病房都要按规定穿上隔离服,方可放人。

梁晓明逢人便讲:“是302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他们31天的坚守和呵护。得了重病,我是不幸的,但来到302医院,遇上这么好的医生、护士,我又是幸运的……”整整31天,近800个小时,302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不抛弃、不放弃,终于将行走在生死边缘的梁晓明硬生生地拉了回来。

3月23日,“蓝盔勇士”梁晓明康复出院仪式在302医院举行。仪式上,梁晓明眼含热泪,激动万分,他感慨地说:“一名普通维和军人生病后,竟能够得到祖国和军队如此厚爱,我要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感谢这个让军人更有尊严的伟大时代。这正应了那句话,‘国家有力量,军队有担当,官兵有希望……”

猜你喜欢
维和病情医院
THE FAREWELL
向维和英雄致敬
海外维和
听诊器
海外维和步步惊心
萌萌兔医院
海地大地震重创维和总部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