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部队装步三连四班

2018-05-14 17:41杨敏应学良李怀坤
雷锋 2018年1期
关键词:驻地学雷锋雷锋

杨敏 应学良 李怀坤

传播和谐新风,暖流激荡心灵。立冬时节,东部战区陆军驻徐王杰部队装步三连四班班长尚巴曲扎、副班长马 等3名战士,又一次来到驻地津浦社区孤寡老人张大爷家走“亲戚”,为张大爷送来豆奶粉、土鸡蛋等慰问品,这是四班持续开展精准扶贫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好人好事天天做,和谐新风代代传。自1972年老班长董长春被树为“雷锋式的好战士”以来,四班在46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一茬茬四班战士坚持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始终爱党忠诚、爱民奉献、爱岗敬业、爱学奋进,在帮助他人、温暖社会中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被驻地群众亲切赞誉为弘扬雷锋精神的“播火者”。

既要做好事,又要有本事

这是一次让四班战士永远铭记在心的经历。三年前的一天,他们在驻地照常开展学雷锋便民活动,一位中年人抱來一台电脑请他们帮忙维修。虽然四班战士人人会基本的电脑操作,但却没人懂得硬件维修。中年人见状,扔下句“原来你们只会干粗活”的话便走了。

“既要做好事,又要有本事。”四班战士深深感到 :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展学雷锋活动也要与时俱进、常学常新。为此,他们长期坚持创建“学习型班组”,先后成立了军事高科技、信息化知识、法律政策咨询、乐器书画等学习互助小组。

四班战士以学为荣,你追我赶。霍九全不仅军事技能过硬,还积极自学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摄像技术,自费订阅了《电脑报》和《网络编程设计》书籍,一有空闲就钻进连队电脑房“倒腾”。他参与设计的连队网上连史馆,受到官兵们的“点赞”;马犇将报刊上刊载的致富信息,分门别类做成厚厚的剪贴本,送到驻地贫困户手中,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据统计,2000年以来,四班先后有70多名战士参加法律、计算机、经济学等10多个专业的函授学习,其中,40多人拿到了专科或本科结业证书。他们把当“知识雷锋”“科技雷锋”当作不懈追求,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有劳者必有所得。一次,四班在古彭广场开展学雷锋活动。看到桌子上摆出的“法律咨询台”“手机养生站”等标牌,过往群众眼中有些犹豫。行动是最好的证明。当一位个体老板手机黑屏的问题被四班战士顺利解决后,不少群众围了上来,纷纷咨询求助。

翻看四班“爱心接力本”可以发现他们学雷锋活动内容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缝缝补补、打扫卫生为主 ;20世纪90年代,以维修家电、自行车为主。如今,学雷锋活动则以维修电脑、法律咨询和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讲到,要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这个全民参保计划能够登记所有未参保人员的具体情况。通过这个参保计划,动员那些没有参保的人员参加到养老保险制度里面来……”前不久,四班“理论学习标兵”孔俊在火车站广场宣讲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时,恰巧徐州工程学院的一位政治理论教员路过。他发现战士们不仅理论素养高,而且宣讲形式新颖活泼。经他联系,工程学院专门邀请四班战士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与大学生们沟通交流,解除思想“疙瘩”。

四班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前来的人越来越多。徐州教育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等院校纷纷邀请他们担任校外辅导员、国防知识宣讲员,宣扬雷锋精神和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目前,全班战士都有一个“学理论书包”,人人政治信仰坚定,其中两名战士还成为部队的“我爱学理论”小组成员。

立足主阵地,矢志精武艺

作为荣誉班战士,下士曾宇文在学雷锋实践中悟出 :“军人生来为战胜,提高打赢能力,才是对老百姓最大的爱护。”46年来,四班战士牢记使命、献身使命,把本职岗位当作学雷锋的主阵地,矢志精武,努力提高军事技能。

“当兵就当能打仗的兵,时刻做让党放心的忠诚战士!”这是现任班长尚巴曲扎写在军旅日记本扉页上的座右铭。

为练就快速通过渡海登岛400米障碍的本领,尚巴曲扎虚心拜连队的“障碍王”阮益鹏为师,给自己“加压充电”,强化体能训练,并总结创新出了“四力合一”训练法,即蹬力、腰力、臂力、身体协调力的合力训练法。2015年6月,集团军“岗位练精兵”考核拉开战幕,尚巴曲扎首次代表单位参赛,战绩“一鸣惊人”:分别斩获400米渡海登岛障碍和1000米战斗体能两项第一,并打破了集团军1000米战斗体能保持纪录,年底荣立个人三等功。

立足岗位学雷锋,重大任务打头阵。

2015年8月上旬,皖东某山区“联合行动—2015B”实兵实弹演练激战正酣。四班配属坦克一营担负主攻任务。那天,一场暴雨突然来袭。四班战士顶着瓢泼大雨,巧除障碍,智越浮桥,抢占山头,个个如嗷嗷叫的猛虎,没有一人叫苦叫累,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激情,最后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作战任务。战士杨政感慨道:“真打实抗的演习场,让我嗅出了未来战争的‘硝烟味,只有平时练精杀敌本领,战时方能决胜疆场!”

传好“接力棒”,当好“播火者”

结对共建学雷锋,爱的春风暖彭城。2017年初春时节,徐州大地暖阳普照。四班通过智能手机“雷锋在线”微信群平台,携手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王杰小学“雷锋班”,来到云龙区燎原敬老院,联合开展以“青峰助力,幸福燎原”为主题的孝老爱亲活动。

“温暖孤寡老人、关爱残障儿童、资助贫困学生……”该部政委张振东介绍说:“四班战士积极与共建单位开展联学联育,着眼时代需求与时俱进学雷锋做好事,利用智能手机微信新平台,大力传承雷锋精神、弘扬社会和谐新风。”

每次感受社会上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四班战士都会感触良多。为弘扬学雷锋传统,四班战士平日里省吃俭用,挤出钱救济困难群众。然而,一个班的能量毕竟有限。四班战士常想,如何才能当好雷锋精神的“播火者”,让更多的人感到温暖。

“感谢你们赠送的新图书,你们的精准扶贫帮困解决了图书服务站的大难题。”前年元宵节,四班战士运用智能手机“与雷锋同行”微信平台,在“爱心献血大使”王顺利的协调帮助下,联合驻地民富园小学师生代表共12名志愿者,驱车赶赴邳州市邢楼镇范墩村“向日葵”读书点开展捐赠图书活动。这1000余册精心挑选的儿童图书,符合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受到图书服务站职工的赞誉。

众人拾柴火焰高。四班战士感到,随着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人有意愿也有能力献出自己的爱心。徐州万事达集团是驻地经济实力非常强的企业,原四班班长沈国节主动与企业联系,双方商定,共同建立“青少年军营成才基地”,由四班担任军事教员 ;设定专门资金资助困难学子,帮助他们进步成材。

走一路、红一线 ;驻一地、红一片。四班学雷锋的“接力棒”,就这样不断传递下来、不断发扬光大。46年来,四班还与驻地“下水道四班”、“好妈妈”服务队、心缘志愿者服务队、徐州电视台、徐州广播电台等 12个单位长期共建,携手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传播文明之花”实践活动,为民服务近 18万人次、救助2000多人次,被驻地群众誉为传播和谐新风的“阳光使者”。

时代呼唤雷锋精神,人民崇尚雷锋品格。四班战士告诉笔者,雷锋精神是一种生命的表达,是一种时代追求。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磨砺和时光淘洗,雷锋精神始终具有穿越时空的无穷魅力,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宛若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以极大的凝聚力汇入我们的精神支柱,变成我们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未来的日子里,全体四班战士会不断续写新的“雷锋故事”,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努力做好雷锋新传人,让雷锋精神永驻军营。

猜你喜欢
驻地学雷锋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学雷锋
驻地项目如何做:谈无题空间的困境与可能
日防相视察自卫队宫古岛驻地遭抗议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