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背景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2018-05-14 17:15王思懿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课本文章

王思懿

新课程改革之后,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更加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但英语阅读材料,绝大部分是由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编写的,在词汇和语义上都与汉语有明显差异,字里行间渗透着英美文化。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曾指出,“语言在文化中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而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不仅包括基础的句法知识结构,还涉及到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学生对于英语国家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社会的各个方面,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难以理解,因此在迅速且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实际含义和说话人的真实意图上遇到困难和阻碍。文化背景无疑是我国中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拦路虎”。我国中学生要想学好一门外语,了解一定的西方文化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目前我国中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的现状分析

1.1 教学只注重课本知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英语教学中,课本中虽然也有不少关于文化知识的介绍,但并不十分完备,对于扩展学生文化知识面,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教师完全依赖课本,必然会导致学生的阅读范围缩小,影响阅读能力的发展。并且在日常英语课堂中,教师将更多的重心放在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忽略对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就会造成尽管学生已经掌握大量的语言知识,但还是会在理解上产生困难,产生逐字逐句翻译的局面,闹出笑话。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几乎不会主动去了解课本以外的关于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信息,学习主动性不高,因此对于他们的阅读理解产生了相当的阻碍。

1.2 对课本中涉及的文化知识了解相对有限

英语阅读课本中,文化背景知识无所不在,然而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并不透彻,如西方民族的历史、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书中对于文化知识点的介绍也非常有限。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时也以课本為主,很少阅读课外的英语报刊、杂志等,因此就无法真正理解文章内容,导致学生在看到俚语、谚语等时,易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造成句意理解上的偏差。

1.3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在接触到一些文化气息较为浓厚的文本时,由于大部分学生长期受到本族文化的浸润,形成了以本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视野,在遇到无法理解的句子时,常用本族语言来填补非连续事实的空白甚至根本无法填补,再加上西方语言中的宗教、地域、历史等因素对理解造成的障碍,因此他们很容易在阅读上产生歧义,影响对语篇整体的正确理解。在学习英语时,英语中的称谓名称要比汉语少得多。例如,英语中cousin一词,对应汉语中的表兄弟,表姐妹等。但是在汉语中,我们对于表亲关系区分的很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说出大小,跟本不像英语一样用一个词代替所有称呼。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两三千年前的封建统治,这种封建社会高度重视血缘关系,和等级间的差异。在英美国家,年轻人称老年人只在姓氏前加Mr./Mrs.或Miss,他们这些做法体现了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在他们眼中,称谓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

2. 提高中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策略

2.1 正确认识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文化背景知识,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中只注重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局面,要将文化知识层面渗透进阅读课程的教学中。在授课之前,教师应充分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在课堂上能够将文化背景知识与文章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浅入深,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水平和阅读质量,尽可能地避免学生犯理解上的错误。

2.2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对比

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材中丰富的内容、广泛的题材,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分辨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比如西方的情人节和中国传统中的乞巧节,分析它们的异同。如果学生对此知之甚少,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或让学生课前利用网络或阅读相关书籍查阅资料来获得文化背景知识。这种方法,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能够更加持久,在学习到语言的同时,也学习到文化。

2.3 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学习

在学习文化背景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教师讲授课本上有限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长期的积累。应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对于不同的学生推荐不同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关于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究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在遇到困惑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解答。

在英语阅读中不仅要掌握语言的表现形式,还要掌握语言背后所包含的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英语阅读教材中处处渗透着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如果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于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如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就无法真正读懂文章,就会出现尽管识记了不少单词,也会出现对文章理解出现偏差的现象。当学生拥有丰富的文化背景时,他们对于语篇意思的猜测就越准确,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必然更深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导入西方国家的宗教、风俗等,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在阅读过程中激活背景知识。

3. 结束语

外语学习三分靠语言,七分靠文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在跨文化背景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在信息量庞大的阅读理解中迅速且准确地理解作者意图,把握文章大意,达到提高阅读水平的目的。

[1] 程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1] 李秀萍.加强背景知识教学提高外语阅读能力[J]. 延安教育学报, 2005(4): 49-50.

[1] 李继林.文化背景知识和英语阅读:中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现状调查[D].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02.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课本文章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哈哈镜
哈哈镜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新目标英语中考总复习文化背景知识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