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遵循

2018-05-14 16:07朱继东
中华魂 2018年7期
关键词:伟大工程全党共产党人

朱继东

1939年10月4日,为推动全党更好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带来的众多挑战和更好解决党的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党中央机关刊物《共产党人》正式创刊。毛泽东同志为刊物写了发刊词,第一次系统阐明了毛泽东建党思想,成为我党历史上最重要的党建文献,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党建文献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重读《〈共产党人〉发刊词》,更加深刻理解毛泽东同志当时不仅强调党已经“成为全国性的大党”,而且特别提出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的伟大意义,更加深刻明白其当年解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时的高瞻远瞩,从而进一步沿着正确方向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应对国内外党内外众多挑战:第一次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党中央為什么要创办机关刊物《共产党人》?这是和党应对的国内外、党内外众多挑战密切相关的,这些挑战要求党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伟大革命斗争的需要,领导全党更好地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38年10月,随着日寇相继攻占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逐渐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由此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对我们党、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中国革命带来众多挑战。并且,随着相持阶段的推进,党的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日本对华方针作出重大调整和国民党党内反共思想再次抬头并不断制造反共事件、反共摩擦,要求党必须采取坚决有力的举措加以应对,而全党的思想统一是重要前提。随着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主动调整对华方针,将主要战略进攻对象由国民党转变成共产党,将此前主要集中打击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力量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身上。而对国民党,日本则将原来的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的方针转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企图诱使国民党政府妥协投降。

面对日本的政治诱降,再加上英、法等国对德、意法西斯采取纵容妥协的绥靖主义政策,国民党内投降派势力再次占据上风。先是汪精卫于1938年12月29日公开投敌叛国,不久之后,1939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更是把对付共产党问题作为重要议题,制定了“溶共”、“防共”和“限共”的方针,并随后成立了反共的“特别委员会”,不仅陆续制定和秘密颁发一系列反共文件,大肆进行反共宣传,而且通过设立集中营等手段对共产党员、进步青年、爱国人士进行迫害,甚至在军事上制造了一系列反共摩擦、反共事件。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必然反映到党内,使得党的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虽然王明为代表的党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提出的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等错误主张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受到批判,但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对于中国共产党如何在抗日战争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如何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问题,党内依然存在一定的思想混乱。再加上抗日战争初期,为了增加党的抗日力量,吸收了大批农民、小资产阶级入党,出现了不少党员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并没有真正思想上入党甚至在思想上完全没有入党等问题,这部分党员将一些落后甚至错误思想带入党内,造成了一定的恶劣影响并影响到党的健康发展。

为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党内外的众多挑战,更好地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党中央决定创办一份机关刊物,经过认真筹备,《共产党人》便应运而生。为让全党充分认识到创办党中央机关刊物的目的、意义以及为全党指明正确前进方向、道路,党中央请毛泽东同志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刊登在创刊号上。在这篇重要文献中,在直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投降危险、分裂危险和倒退危险日益发展着等问题和形势发展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的同时,毛泽东同志不仅论述了《共产党人》出版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加强党的建设,而且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第一次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并进行精彩阐释,堪称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奠基之作,开启了党的建设新时代。从此,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便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旗帜鲜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等。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再次要求全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全面从严治党水平。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的重要讲话中,他又进一步深入阐述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的重要性。就是警示全党在新时代更要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沿着正确道路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解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从建党之日起,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终于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给全党作出了准确回答,很好地统一了全党思想、凝聚了全党共识、形成了强大合力。毛泽东同志同志不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这一光荣而严重的伟大任务,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而且在文中四次强调并进行了全面、深刻地论述。正是以《〈共产党人〉发刊词》正式发表为标志,党的建设步入一个健康、快速发展的快车道,朝着建设成“全国性的大党”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解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不仅是“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更重要的是“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经过18年的发展,当时的党已经是一个全国性的党、群众性的党了,并且已经是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巩固的和布尔什维克化的党。但是,因为有大批的新党员所形成的很多的新组织还不能说是广大群众性的,还不是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巩固的,还不是布尔什维克化的。再加上老党员也发生了提高水平的问题,老组织也发生了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一步巩固和进一步布尔什维克化的问题。这就要求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当时党所处的环境、所负的任务已经和过去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很大的不同,并且环境是复杂得多、任务是艰巨得多了。保持这样的高度政治清醒,是解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的重要前提,也是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的。

毛泽东同志对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来不回避,并且敢于直面问题,坚持认真解决问题。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他就毫不留情地指出:“新党员非常之多,但是没有给予必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工作经验也不少,但是不能够很好地总结起来。党内混入了大批的投机分子,但是没有清洗出去。”提醒全党要注意党的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严把新党员入口关、清除不合格党员等问题。由于党的十八大之前在党的建设中积累下来的众多问题,毛泽东同志当年警示的问题今天依然存在,这也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并明确提出要“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穩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等。就是警醒全党要直面问题,在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回答好在新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

在指出党面临的新挑战、新考验之后,毛泽东同志回顾了党的斗争历史、梳理了党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剖析了中国为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等,指出中国现阶段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等,强调了党正确地处理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着分裂统一战线的问题、正确地处理革命武装斗争问题的重要性,要求全党要深刻认识到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之间的密切联系,深刻认识到党的建设与党对于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之正确处理或不正确处理的密切联系,“党更加布尔什维克化,党就能、党也才能更正确地处理党的政治路线,更正确地处理关于统一战线问题和武装斗争问题。”警示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党的政治路线,从而为处理好党的建设和政治路线的关系提供了正确的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等,就是对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党的政治路线这一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很好继承和发扬,是抓住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关键。

总结经验教训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党,解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也要求党必须深刻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同志早就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多次强调。在《〈共产党人〉发刊词》结尾,他特别强调:“集中十八年的经验和当前的新鲜经验传达到全党,使党铁一样地巩固起来,而避免历史上曾经犯过的错误——这就是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求全党一定要把总结历史经验和当前经验并传达到全党作为党的任务,深刻反思并杜绝重犯过去曾经犯过的错误,并且要深刻认识到这是党的建设中积累的一个重要方法和经验。后来,正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党内思想取得了空前一致,全党更加坚定地团结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并且,适时对重大问题作出决议,成为党的一个重要惯例和优良传统,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党合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在新时代,也应该适时对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问题作出决议,这是时代的呼唤、人们的期盼,也是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体现。

正确认识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和科学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毛泽东同志第一次论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并进一步论述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既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今后党的建设提供的重要遵循。直到今天,正确认识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和科学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指出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并强调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明确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三大法宝”思想的提出,是在深刻总结建党以来的历史,深刻总结中国革命的特点,深刻总结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而且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随后,结合过去18年的历史,毛泽东同志对“三大法宝”进行了进一步地深入论述,不仅结合对中国无产阶级同中国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的统一战线的三种不同的情况、三个不同的阶段的剖析,指出同资产阶级联合又同它斗争的政治路线是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一部分,党就是在同资产阶级联合又同它斗争的中间发展起来和锻炼出来的;而且强调“离开了武装斗争,离开了游击战争,就不能了解我们的政治路线,也就不能了解我们的党的建设。我们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一部分就是武装斗争。”警示全党要牢记“没有武装斗争,就不会有今天的共产党”这个拿鲜血换来的经验;更结合党的建设的三个阶段,重点论述了如何一步步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并指出这就是我们党在18个年头中的主要的经历和主要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同志进一步阐释了“三大法宝”之间的相互关系:“十八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强调了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的重要核心所在,进一步凸显了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让全党更加深刻认识到党的建设成败决定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成败,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正确处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问题。

《〈共产党人〉发刊词》不仅在全党引起很大反响,更使全党对党的建设的重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直到今天仍然是推动党的建设的重要理论源头。在1949年6月30日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同志又将“三大法宝”的内容和意义进一步概括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进一步推动了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也启示全党要牢记和运用好“三大法宝”。在新时代,我们不仅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也要大力抓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始终确保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党领导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努力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在党的建设过程中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党成立至今一直非常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1938年10月14日,在扩大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这一部分中,毛泽东同志就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他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理解”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和遵循。正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成为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历史方位、实践要求等全面推进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在国际国内产生重大影响,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更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新高度。

猜你喜欢
伟大工程全党共产党人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想对您说
初心如磐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深刻理解推进党的建设要一以贯之
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伟大工程的新起点
“四个伟大”:治国理政的大逻辑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新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