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根原在群众中”

2018-05-14 16:07梁君
中华魂 2018年7期
关键词:从政权力党员干部

梁君

党的好儿女、全国优秀组工干部杨汉军同志永远地走了,家住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毛家冲村的87岁的孤寡老人郭桂荣,再也听不到“儿子”嘘寒问暖的话语。同时,在“儿子”关心下盖起来的新平房,此后也不可能出现他的身影。

诚然,杨汉军并非郭桂荣老人的亲生儿子,但在杨汉军眼里,这位老太太就是自己的生身母亲,他愿意让老人家晚年过上好日子,能够持续享受到新时代党的好政策所带来的种种红利。人们常说,作为党员干部,你在心目中把群众放在什么位置,群众就在心目中把你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无疑,杨汉军的一去不复返,让郭桂荣老人泪流不止,正缘于杨汉军的心中始终将群众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时刻做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古往今来,无论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还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无不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为官从政的第一要义、第一立场,就是能否始终拥有一种爱民、为民、恤民、忧民的火热情怀与质朴胸襟。毋庸置疑,以杨汉军为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做到了。今天我们向杨汉军同志学习,也内在地、必然地需要从杨汉军身上汲取智慧和能量,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切实以顺民心为基,以厚民生为要,以忧民生为乐。

历史由人民创造,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皆缘于人民赋予,理当为人民服务。搞清楚权力的来源,明晓了权力的属性,才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发自肺腑地对权力存敬畏之心,而断然不会出现“一朝权在握,便把令来行”的盛气凌人、胡作非为。由此顺民心,时刻不辜负群众的重托和期盼,让手中的权力规矩老实,为民所用。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生活幸福美满,一直都是人民群众最为直接的愿望、纯朴的向往。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不变初心和使命。由此,持续地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终极价值取向。歌曲《社会主义好》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就在于其不仅道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好,更蕴含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的深意。所以作为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必须以群众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为官从政的根本衡量标准,矢志将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百姓疾苦声。”封建王朝的官员尚且有如此忧民、恤民的浓烈心境,况乎今日人民公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应该说,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间,置于为官从政的第一要务,是今天党员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题中之义,更是做新时代党的好干部、好儿女的重要评判标尺。听闻群众的劳苦则如坐针毡,看见群众的辛酸则寝食难安,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的困难,千方百计让群众生活得更美好,这既是共产党员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本色,也是对党忠诚,助推党更加深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不二秘诀。

“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这是当年习近平同志对郑板桥《竹石》部分诗句的改编。某种程度上,“立根原在群众中”既是对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实践经验总结,是一名真正共产党人的自我鞭策和勉励,也是对今天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殷切希望和谆谆告诫。铭记“立根原在群众中”,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群众当家人、親人,始终为了群众的利益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我们才能与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猜你喜欢
从政权力党员干部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从政敬业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持刀人
轻易不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