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c小调夜曲》音乐分析

2018-05-14 09:01刘菁菁王世红
参花(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夜曲音乐分析肖邦

刘菁菁 王世红

摘要:18世纪的夜曲主要为流行的器乐套曲,仅活跃在少数西方贵族阶层。许多杰出的音乐作曲家都曾尝试创作夜曲这一体裁的钢琴音乐作品,其中著名的波兰作曲家肖邦,也对夜曲这一体裁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肖邦一生共创作了21首夜曲,它们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c小调夜曲》(Op.48 No.1)更为精品中的精品。此次笔者根据肖邦《c小调夜曲》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的民族性,结合肖邦创作的浪漫主义色彩及现实情怀来进行综合分析,深入了解波兰民族音乐作曲家肖邦夜曲的魅力。

关键词:夜曲 肖邦 音乐分析

夜曲以高雅轻盈的曲风而受人喜爱。从上世纪开始,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夜曲也逐步转为浪漫主义的一类音乐体裁,是行云流水的安谧,是田间小溪的恬静,也是哲理逻辑的静默,是以器乐表演为主的抒情短曲,以钢琴类表演作品居多。与其他钢琴作品主张“炫技”不同,夜曲体裁更加侧重于旋律的动听性,是一类极富歌唱性的钢琴曲调,节奏以慢速或中速居多,带给听众心灵上的洗礼和精神上的放松,以恬静淡雅来抒发情感。

一、创作背景

这部《c小调夜曲》(Op.48 No.1)是上世纪杰出的波兰作曲家肖邦在1841年创作并完成的,也是肖邦诸多夜曲创作中极具代表性和创造性的一部。夜曲的创作也在肖邦的改创下逐步摆脱了西方贵族的浓重气息,转为另一种更有质感的、以丰富形象及深刻内涵为创作方向的钢琴音乐体裁。创作之时恰逢肖邦的人生顺境,尽管身处异乡巴黎,但在音乐艺术创作方面备受瞩目,在物质生活上也十分富裕。在肖邦的物质生活有滋有味之时,他的个人感情也在与乔治·桑的恋情中得到充实和享受。这首《c小调夜曲》(Op.48 No.1)尽管篇幅较小,但五脏俱全,完全具备叙事曲的要求,以三段式为全曲的结构。第一段主要为宣泄情感和叙述故事,旋律十分优美动听但微微泛着感伤;第二段转换为庄重深远的和弦,厚重有力且汹涌澎湃;第三段延续第一段音乐的伤感和含蓄,并逐步加入了不安的躁动情绪,随着乐曲的进行明显加重,以致这种躁动的情绪在收尾处显得无法克制,充满悲愤。在悲情和愤恨中变得平和,音乐在淡淡的伤感中戛然而止。

二、音乐作品创作的民族性

肖邦推崇莫扎特式的创作风格和理念,喜爱简约纯朴的曲调,因此,二者的整体创作方向大致相同,都是以深邃的作品立意和巧妙的构思打动听众,以远而深的质感扣人心弦,完美的织体和清晰的脉络随时经得起推敲和品味。这便是肖邦毕生的创作理念,他用丰富的想法来构思作品,将创意与作品完美融合,尽可能地将个人情感和思想逻辑紧密联合。为了保证肖邦夜曲的弹奏更加完整,在演奏时要注意技巧的把握,保证旋律的流畅自然,避免出现主旋律的停顿,导致整体的连贯性和呼吸感缺失,从而丧失了乐曲的美感。值得注意的是,肖邦的作品中,夜曲的节奏和旋律都是其创作的亮点,在弹奏肖邦夜曲时,要注意精准把握他本人的创作意图,从而探寻并释放出夜曲的意境和深切的情感。

提及肖邦的艺术人生,我们总是会被他强烈的民族情怀打动。尽管肖邦并不是单纯以民族艺术为创作中心的作曲家,但是他所创作的夜曲中所体现的波兰民族情怀是深远的,就像他的回国遗愿一样,体现出了真正的赤子之心,它流淌在肖邦的音符中。乡愁造就了肖邦独特的音乐魅力和文化符号,这比简单的儿女情长、直白的抗争怒吼来得更柔软、更含蓄,是对祖国的一往情深。波兰的民间文化不仅孕育了肖邦,给予了他丰富的创作灵感,也被肖邦的真情实感带出国土,与夜曲作品一起走向世界。

肖邦的夜曲富有故事情节,优美动听,加之肖邦个人对钢琴乐曲弹奏的认识和经验,运用多线条、多层次的交织,形象生动地烘托出夜曲的主题思想和情境。《c小调夜曲》以缓慢、低沉的曲调过门,声音起伏不大,有的地方还标有半声唱法的演奏要求,是缓慢柔和的抒情叙事。这是肖邦的音乐结构特色,以右手的旋律为伴奏充分发挥音乐的表现力,左手则通过和弦为夜曲搭建和声情境,期间搭配踏板的巧妙转换,音域丰富具有表现的张力,其中充分吸收借鉴了波兰民族音乐声乐和器乐相搭配的旋律方法。波兰民歌是一种伴有简单伴奏的单声曲调,因此,器乐化的音调总是潜移默化地融合在民歌的曲调中。《c小调夜曲》的旋律处理明显借鉴了波兰民间音乐特色,在此基础上,肖邦又对旋律进行细腻的处理,使乐曲在声乐化旋律上将器乐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加之器乐演奏的歌唱性特点,体现了肖邦乐曲的独特美。

三、肖邦音乐的浪漫主义色彩和现实主义情怀

《c小调夜曲》以波兰民间音乐为创作根基,加入创造性的声乐、器乐音调,融合了个人形象的叙事性的旋律,以巧妙的创作手法将各个元素有机融合,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艺术效果,现实主义意味浓厚;又以柔和自然的笔触将满满的情感娓娓道来,是浪漫主义时代背景下的艺术情怀。但是肖邦的浪漫主义艺术是理智的、有逻辑的,他的乐曲旋律中没有凌驾理智的冲动、打破规律的狂妄,只有有序的思想脉络,带有严谨的规范曲式结构。肖邦摈弃了浪漫主义的弊端,去掉了盲目的偏激与狂妄。特别是在这首夜曲的民族化创作上,充分体现了肖邦的现实主义又不失浪漫的感情色彩。也可以说,肖邦在创作的出发点和创作过程中都始终扮演着现实主义的作曲人形象。所以,肖邦不仅可以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音乐艺术家,也可以被称为现实主义的音乐创作者。虽然《c小调夜曲》的篇幅不算宏伟,但它却涵盖广泛、层次清晰,同时也展现了肖邦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性格,是肖邦浪漫主义情怀和现实主义观点的有机结合体。

四、结语

肖邦以钢琴的演奏为依托,将钢琴的性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在众多钢琴演奏音乐题材中,没有肖邦不感兴趣的领域,也沒有肖邦不曾涉足的禁区,而夜曲便是肖邦所创作的众多音乐体裁中,散发着别具一格魅力的曲调。肖邦在夜曲的创作上,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想法和感情脉络,特别是饱满的情感表达、多彩的思想刻画。它是浪漫的、缤纷的,打破了束缚和枷锁的,以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情感来呈现的音乐作品。

与肖邦其他体裁的音乐作品不同,夜曲是极具诗意的抒情乐曲。我们也可以将肖邦的夜曲看作是其毕生的艺术灵感和细腻的创作雕琢,针对夜曲的创作,肖邦总是挖空心思去探索、反复推敲夜曲的创作潜力,尽可能地挖掘前辈的艺术精髓,并结合自身想法和浪漫主义的时代背景积极地创新,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来创作夜曲,从而促使肖邦的夜曲出类拔萃。肖邦所创作的钢琴演奏作品无论是在乐曲的旋律上还是曲式的结构上,都尽显他的创作艺术特色和民族情感。肖邦也将其个人的人生阅历、内心的感情流转、生命的不期而遇等情感,深深地融入到夜曲的创作中,给予了肖邦夜曲别样的魅力与强劲的生命力。

肖邦的《c小调夜曲》以丰富的表达方式刻画了从痛到憧憬未来的心路历程,是他丰富情感的真实写照。在对这部音乐作品的研究中,笔者不仅深入了解其创作背景,还在不断的探究中领悟了肖邦的民族情怀以及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笔者会在不断的借鉴和创新中,努力完善并充实自己,力求为我国的钢琴音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柯.肖邦钢琴作品音乐的体裁特征分析[J].当代音乐,2017(23).

[2]周勇,周晋.肖邦《c小调练习曲(革命)》的音乐伦理价值——基于音乐学原理的教学分析[J].当代音乐,2015(19).

[3]段卓.探析浪漫主义时期钢琴练习曲的创作风格特征[D].长春:吉林大学,2013.

(作者简介:刘菁菁,女,硕士研究生,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夜曲音乐分析肖邦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月夜曲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肖邦的魔法
快乐新年
歌剧《女人心》中咏叹调《年轻的姑娘应该懂得》的音乐分析
孤独与诗意的交织
Schubert Sonata in A Major D664 Op.120(1825)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快乐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