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远的怀念

2018-05-14 09:01包乐
参花(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梁先生锄头养老院

秋风起,蝉鸣轻,走在月下的石板路上,没有了伏天的燥热,凉快不少。养老院里的老寿星祝念恩坐在葡萄藤下,望着微黄的月亮,念着《桃花扇》里的《哀江南》:“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月光照在他似橘皮般褶皱的脸颊上,因为眼疾,他的目光不再清澈,混沌的眼珠滚出几颗晶莹的泪珠……

念恩记忆里的大哥蒲恩,仍然是那样潇洒英俊,有时,仿佛看见他习惯性地撩撩头发,淡淡地一笑……祝念恩含含糊糊地自说自话:“大哥离开我几十年了,这人老了总是想从前……”

东北沦陷之前,祝家父亲在乡里有官职,家里有农田,家底殷实,生活无忧。一九三一年东北沦陷,祝家父亲拒绝做汉奸,被日本人枪杀。祝家一时没了顶梁柱,十六岁的大哥担起了重任。母亲和大哥商量连夜离开家,乘火车去沈阳投奔父亲的挚友梁先生。到沈阳已是深夜,面对耀眼的聚光灯和日本人明晃晃的刺刀,大哥沉着冷静地雇了一辆人力车,带着母亲和念恩去父亲的好友梁伯伯家。

梁先生将祝家母亲和兄弟二人安排到其他城市,那里有他的生意。祝家母亲带着两兄弟重新安了家。大哥长念恩十岁,梁先生给大哥安排在商行工作。从此一家人的生活都靠在了大哥身上。大哥聪明能干,吃苦耐劳,为人诚实,很快被商行重用。长兄如父,教导念恩的责任大哥也承担起来。

大哥是热血青年,亲历了九·一八的劫难,对日寇恨之入骨。他会唱两种曲调的岳飞的《满江红》,一唱起来就慷慨激昂。他教念恩唱《锄头歌》《大路歌》《毕业歌》,唱到“五千年古国靠锄头啊,锄头底下有自由啊”“我们是开路的先锋”时,他的眼里就闪着泪花。念恩每天钻进他的被窝,缠他讲很多故事。大哥善于演讲,他以前上学时获得过爱国演讲大奖。看到他手执奖旗的纪念照,念恩很是羡慕,他是念恩心中的英雄。

大哥是祝家第一个新文化的传播者。他不但有笔挺的洋装、超俗的举止、不凡的谈吐,还经常说些母亲和念恩没听过的新事儿。他看念恩的指甲,说他严重营养不良,说菠菜有叶绿素,牛肉富含维他命。由此,他们能够吃到菠菜汆丸子,番茄炖牛肉。

大哥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继续求学。他努力工作,把念恩送到北京读书。他一直鼓励念恩出去闯荡,学好本事安身立命。他有理想有才干,写得一手好字,能背诵许多诗词,《桃花扇》里的《哀江南》就是他一句一句教念恩的。念恩在北京上學苦恼时,就背《哀江南》,就想起大哥。

大哥积劳成疾,盼到了解放却没享到福,与念恩竟几十年天人两隔!

念恩的儿子要接父亲去美国同住,他一拖再拖,竟拖了十来年。儿子不解,母亲去世多年,父亲一个人孤单寂寞,在美国,可以和家人团聚;在中国,他住在养老院。是什么让他不舍离开?念恩想儿子,可看着已经是满嘴洋话,吃西餐喝咖啡的儿子,他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他喜欢在养老院,闲时念念《西江月》,诵诵《浣溪沙》;闷时和老哥几个唠几句嗑儿,说的是家乡话;或是在这清凉的月明之夜,念大哥。念恩觉得这思念不会太久了,他与大哥快相聚了!

作者简介:包乐,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旅居德国十年,喜欢旅游、阅读、写作。作品散见报纸、期刊等。

(责任编辑 宋倩)

猜你喜欢
梁先生锄头养老院
一把小锄头
95后玩出网红养老院
梁漱溟演讲收费
This 11?year?old student brings joy to seniors one wish at a time 11岁学生助梦养老院
绕转小舌头
女子离婚后发现前夫隐瞒股权
搭讪
她在睡梦中,他在等她醒
Love Counts More爱心可贵
两代人的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