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和尚”今何在

2018-05-14 17:50
新传奇 2018年34期
关键词:龙套济公弘一法师

近日,网上突然出现一段视频,在很短的时间内,点赞数就破了300万。视频中,当年扮演“济公”的老戏骨游本昌穿着破袈裟、摇着破扇子,一开口就勾起了网友们的回忆。留言里出现最多的两个字是:经典。

“下比演主角还多的功夫去演配角”

放在任何一个时代,一个50多岁跑了20年龙套的演员还想爆红,恐怕是痴人说梦。这件事,游本昌做到了。

1933年,游本昌生于江苏泰州,他打小就有一颗热爱表演的心。生逢乱世,志趣未曾蹉跎。新中国成立后,他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可学了三年都没开窍。

跟同学比,他的天赋不高。他不甘心,就积极参加社团,私下找老师求教,把手边能搜罗到的苏联电影看了个遍,晚上直接睡在排练厅。最后毕业考试,他拿了第一名。

毕业后,游本昌到了中央实验话剧院。但那时的话剧,主演讲究高大全,游本昌个头矮,人也瘦,主演轮不到他头上,存在感几乎为零。几年下来,游本昌处处不得志。

他也十分彷徨,人家演的都是大鱼大肉,自己都耗了几年了,还演“佐料”,难道一辈子都当“佐料”?但想来想去,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内心有个声音说:除了表演,你不会热爱别的东西。

“下比演主角还多的功夫去演配角”,从此就成了游本昌的从艺态度。

给话剧《大雷雨》跑龙套,一个农奴的角色,一句台词也没有,他翻了19个译本,看完整个历史背景,才在短短几十秒里抓住了观众的心。

即便是“佐料”,他也是最有味的那一勺。

把《济公》演成了“独角戏”

据游本昌回忆,在演《济公》之前,他已经演了79个角色。这79个角色,全都是小人物。最多的时候,他一场戏里要跑5个龙套。

然而,1984年春晚后,正在大连演出的游本昌忽然接到家里人电话,说有上海电视台找他饰演济公。接到电话后,游本昌一晚上没睡。20年的龙套啊,这都年过半百了,才能演一回主角,個中滋味可想而知。不过激动完了,游本昌心里也犯嘀咕:这么重要的角色我能演好吗?

事实证明,命运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虽说是20年的龙套,可之前那79个角色,都不是敷衍了事。几乎每个角色,都渗透着游本昌的汗水和思考。有了足够的舞台经验,加上哑剧的底子,游本昌塑造起济公来才能够举重若轻。他将传统戏曲、卓别林的喜剧手法和哑剧技巧融为一炉,把《济公》演成了“独角戏”。

为了演好角色,游本昌真是下足了功夫。开拍头两集,导演觉得他演得好是好,可惜差点味道,气息神韵不对。全组上下急得不行。第三集清晨,游本昌在片场打盹儿,听到导演叫他,也不管脚上鞋没穿好就起身小跑起来。跑了两步,低头一看:“这趿拉着鞋的样子,不就是济公嘛!”

这才有了济公摇摇晃晃的独特步态。配上那首“鞋儿破、帽儿破……”一个经典的形象就这么诞生了。

拍摄《济公》期间,52岁的游本昌,身体始终处在超负荷状态。每天最多睡4个小时,导演一喊开工,又得嘻嘻哈哈面对镜头。好在这些辛苦没白费,《济公》一经播出,立即掀起收视狂潮。游本昌第一次尝到了大红大紫的滋味。

虽说当时的片酬一集才120元,但在那个年代,能主演这样一部轰动性的电视剧,身后名利可谓滚滚而来。特别是能在全国观众心中留下一个经典形象,那是多少演员梦寐以求的事。

可谁也没想到,《济公》之后,大红大紫的游本昌再度沉寂。

这一沉寂,就是整整30年。

顺应本心,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前20年的沉寂,是无可奈何。但《济公》之后30年的沉寂,是游本昌顺应内心的选择。

说起来,这离不开老一辈艺术家的作派。当初游本昌接下“济公”这个角色,主要是看准了济公惩恶扬善的精神。等电视剧成功了,游本昌才发现角色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预期。

有一次,他去山东演出,入住当地酒店。酒店董事长特意上门表达谢意,游本昌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谢我?”

酒店董事长说:“我是在人生最灰暗的时候看到您演的《济公》的,原本已经灰心丧气了,看到济公的乐天精神,才找到生活下去的动力,重燃了对生命的渴望。要不是您演了济公,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得知对方受到济公的感染,一边经商一边做公益。游本昌才意识到,文艺的力量,确实能够净化人的心灵,而自己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可能影响他人。

所以,之后各种乱七八糟的戏来找他,他都一一拒绝。他开始做自己后半生最想做的事:安放内心,以戏度人。

凭借商业演出,游本昌攒下了一笔资金。拿着这笔钱,他先是拍了一部长达50多集的哑剧电视剧《游先生哑然一笑》,又拍摄了讲述文化名士袁了凡立德扬善的一生的电视剧《了凡》,赔了上百万。

至此,一次次辛苦“走穴”表演挣下的钱,几乎赔了个精光。80岁那年,身边人都劝他退休,别再折腾了。游本昌却又做了个异于常人的决定:“不行,我要卖房!”

为什么卖房?只为一部话剧:《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跌宕起伏,生前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留下一曲《送别》传唱世间。游本昌早年熟读他的生平,内心只有崇拜,希望有人能用话剧纪念弘一法师,一位剧作家反问他:“这件事,何不由你亲自来做呢?”

这话在游本昌心里生了根。80岁后,想法越发成熟。他便决定卖房,组织话剧社团。

旁人说他太冒进了:“《弘一法师》这样的剧,演了也不会有多少人看的。”他说:“那也无妨,钱是手段,不是目的,人要站在钱上考虑问题,而不是趴在钱底下考虑问题,那叫财奴,你站在钱上你是财主,这钱为我所用,服从我的人生目的,服从我的追求。这钱花得才值。”

就这样,已经80岁高龄的游本昌,一手抓起团队建设,负责24个团员的生活开支。从剧本到排练,事无巨细,全面操持,像个20岁的年轻人一样精力旺盛。第一年下来,《弘一法师》只演了三场,开出了近百万的场地费和劳务费。有人就笑他:“你这么白忙活,纯粹过戏瘾呢?”

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时,游本昌坚持不懈,带着一帮底子极薄的青年演员,一场又一场地打磨,跌跌撞撞走过了三年。到了第三年,《弘一法师》一年超过60场,还收到了港台戏剧界的邀请,一直演到了美国。

能有这般成就,都是游本昌带队拼出来的。83岁那年,在一次排练中,他不慎摔成骨折。演出在即,以他的年龄,全麻手术风险极高,最好是中医保守治疗。游本昌等不及,果断做了手术。25天后,打着绷带就上了舞台。

到了2017年,《弘一法师》一年能演130场。几乎每一天,游本昌都和一群不到30岁的演员们一起排练,直到夜里8点才会休息。

只要醒着,他就要挥洒热情。他说:“我不想养老,只想尽可能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

从少年痴迷表演,到跑过20年龙套走红,再到后来甘愿沉寂。游本昌留下了“济公”这个嬉笑怒骂看似顽皮的形象,但支撑他一路走来的,却是极为严肃的艺术热忱和生命追求。这份热爱与追求,便是他“不老”的秘诀。

(《羊城晚报》 余乐/文等)

猜你喜欢
龙套济公弘一法师
传统评书龙套人物名字绰号创作解析
跑好龙套很重要
济公传
龙套熬成“咖”
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
济公传
因为那是属于你的东西
济公传
我的潮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