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识破假军人

2018-05-14 17:50
新传奇 2018年30期
关键词:军衔军装证件

社会上,假冒军人招摇撞骗的案件时有发生。有冒充军人求婚骗钱的、有打着部队旗号兜售伪劣商品的,有挂着军人招牌与他人签订合同的……本文告诉你“五看秘诀”,用好了它们,就等于掌握了“打假神器”。

假冒军人招摇撞骗的案件时有发生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曾播出一期节目《谁来作证》,讲述了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从未服过兵役、已婚并有三个孩子的抹灰工闫召龙,冒充“海军军官”、“副团干部”、“司令员的外甥”,在30多个妇女身上骗色骗财的案件。

《重庆晨报》曾报道了一个只读过两年书的打工者熊小妹,冒充“女军官李惠”,自称是“研究卫星轨道”的双料博士,到处招摇撞骗,并和真博士举办婚礼的诈骗案。

近些年来,假冒军人招摇撞骗的案件时有发生。有冒充军人求婚骗钱的、有戴着“大校”“上校”军衔、携带“中央密令”公然“劫狱”的,有假冒联合国维和部队官员行骗的,有打着部队旗号兜售伪劣商品的,有挂着军人招牌与他人签订合同、招兵、招工的,还有在网上冒充“特种部队指挥官”、“文工团士官”故意炒作的,等等。

这些假冒军人,除了在现实和网络中骗财、骗色、骗感情,让当事人和社会受到直接损失外,还严重损害了军队和军人的声誉。更让人不可容忍的是,这些人的恶行还会引来众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对整个军队和全体军人进行否定性评价和攻击谩骂,打击人民群众对军人的信任感。

他们为什么要假冒军人

一是有“利”可图。使用假军服、假军牌、假证件的不法分子,可以通过减免过路费、景点门票费等方式获得回报。

二是便于伪装。一方面,由于军队工作的特殊性,军队证件信息无法与地方机构实现共享,地方工作人员难以核查检验军人证件的真伪性。另一方面,现有的军队纠察力量薄弱,一般而言,一个普通地市级警备司令部具有执法权的纠察分队也就数十人,但是辖区范围广、人员多,纠察力量难以全面兼顾,难以形成威慑作用。因此,以假军人身份实施犯罪的人员拥有一定的伪装空间。

三是违法成本低。目前在对持假证者的定性上,还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只要不是假冒军人构成诈骗罪的,公安机关一般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仅对其进行行政处罚,而将其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则比较少。在景区持假军人证件逃票者,即使被发现,也只是没收证件了事。

“五看秘诀”识破假军人

虽然广大群众具有浓厚的爱军、拥军情结,对军人有天然的信任感,但不少人缺乏识别真假军人的常识;加上有些假军人无论是服装还是证件,都假得有模有样,所以非懂行人员很难发现。而且这些假冒军人行骗时大多一对一进行,有的还是在网络虚拟空间里诈骗,非当事人发现被骗后直接举报,很难露馅。

但假的就是假的,只要用心识别,真假军人并非不可分辨。下面的“五看秘诀”,用好了它们,就等于掌握了“打假神器”。

1. 看证件 主要是看三证:军人证件(包括军官证、文职干部证、义务兵证、士官证、文职人员证、职工证等)、身份证、军人保障卡。7月1日起全军和武警部队换发了新式军人证件,从防伪性、通识度、数字化等方面都作了较大改进,造假有了一定的难度。哪怕有人能对新式军人证件造假,也很难对身份证、军人保障卡同时造假,并把三者的姓名、籍贯、出生日期等相关信息全部统一起来。

2. 看服飾 军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军装,哪怕是迷彩服也分冬夏,如果一个“军人”一年四季只穿一两套军装,那就有问题了。军装上的军衔、级别资历章、姓名牌、胸标、领花、臂章等与军人证件上的内容是相互对应的,如果说资历章稍显复杂,有的人不是太懂的话,那么姓名、军衔和级别很容易辨别。尤其是职务、军衔和军龄,要看其是否有矛盾之处,比如一个挂着中尉军衔的人却说自己是营长、团长,一个30出头的人资历章上却显示有30多年甚至更长的军龄,不用看就知道是假的。

3. 看通联 可以到其单位去一下,如果对方以部队保密、不方便等理由不愿意让你去其单位,可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到其单位门口给其打电话,找个理由让其立即出来见你;向其索要部队的通信地址,通过给其写信、寄东西等方式验证,部队驻地、代号和通信地址都不保密;向其索要所在单位的军线电话,军线和地方线一般是相通的,不保密,不定期地给其打个电话即可验证。

4. 看言行 军人一般有特殊的气质,无论是站立还是行走,都有着特定的“范儿”。军人气质非一朝一夕养成的,有的军人不穿军装也能看出其职业,而有的人即使穿上军装也不像军人。

5. 看交往 只要是军人,肯定就会有不少领导和战友。如果对方真心想和你交往,就会带你认识一些其部队的朋友,可以通过与其“战友”的交流,看看这些人是不是军人,并侧面了解其相关信息。

针对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犯罪行为,虽然相关法律制度是健全的,但是打击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应细化量刑情节、加重惩处力度。二是军队主动作为,地方密切联动。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防力量。同时,还应设立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等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形成群防群治网络,使违法犯罪分子无处藏身、“见光就死”。(《沈阳晚报》等)

猜你喜欢
军衔军装证件
刚捡的
美国军官军衔翻译与简介
外媒猜测中国军衔改革走向
勤奋
中国人一生要办证件、证明超过400个
飞的翅膀
非洲国家军衔自成体系
无形的军装
绿色军装的起源